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衆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鐘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内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曆,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 從以上影視劇改編的篇目可以看出,導演們的眼光似乎都隻集中在張愛玲有限的幾個篇目内:《半生緣》、《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張愛玲自認《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有“蒼涼的人生情義”,還有“華美的羅曼斯,對白,顔色,詩意。”傅雷當年批評《傾城之戀》的一段文字——“幾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态的社會的産物。”卻恰好成為今天人們熱愛它的緣由。 而《半生緣》,是張愛玲作品中最通俗、最激烈的一個,改編過話劇版的林奕華認為,《半生緣》裡的男女主角,是張愛玲塑造過的最淳樸的人物,他們之間,也沒有張其他作品中的涼薄和算計,她第一次講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所以這個故事有最多的改編,電視劇、電影,話劇,還有歌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