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ねこ)に木天蓼(またたび),お女郎(じょろう)に小判(こばん)。——日本諺語
大好物のたとえ。また、非常に効き目があることのたとえ。——日文解釋
比喻最愛的東西,另外還比喻非常有效果。——中文解釋
與其他國家不同,在日本,類似這種與貓有關的諺語非常之多,文化是語言的産物,日本之所以會存在大量和貓有關的表達形式,是因為貓在日本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日本人對貓的鐘愛,常常反應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緣由,除了自身性格和貓有很多相似之處以外,還與日本人喜歡借貓之口表達感情有關。日本人愛貓,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因為日本人内心情感豐富,并且對貓的喜愛之情不斷的演化和深入,最終形成了一種文化。
(友情提醒:全文共5100字,閱讀時間9分鐘)
二、貓文化的産生從愛貓,到借貓表達感情,貓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并且逐漸融入民族文化當中,最終形成了獨特的,也是世界少見的貓文化。雖然喜歡貓的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像日本民族那樣将喜歡之情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還是比較少見的。
早期由貴族飼養貓
到了明治時期,貓在日本開始逐漸日常化,由于數量不斷增多,普通人家也可以飼養貓,并且這一風氣也迅速流行開來,達到鼎盛。直到近代,貓不僅是家家戶戶可以飼養的寵物,也成為了很多人精神上的朋友,給現代人帶來一種精神慰藉。日常生活中關于貓的産物也非常之多。
總體來看,當時貓進入日本,主要是用于保護經書。此外,日本是一個種植水稻的國家,貓進入日本之後消滅老鼠,保護水稻,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這也是日本人愛貓的最根本原因。
②主觀背景
貓的性格安靜、優雅,不喜歡喧鬧,喜歡獨處。日本人覺得貓的性格和他們相似,不喜歡他人揣測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的秘密,喜歡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們覺得自己像貓一樣優雅安靜
日本民俗中,貓可以與神靈相通,他們可以通過貓表達自己的憧憬。此外,孤獨感是日本民族内裡的感情,因為貓身上能夠折射出這一感情,所以日本人常常喜歡借貓抒發感情,特别是對人性進行深層的剖析和反應社會現實問題方面。
貓的拟人化
三、貓文化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日本靈異記》( 日本奈良藥師寺的僧人景戒所著)是最早有關于貓的相關介紹的文學作品,當時貓的形象是妖,貓又(ネコマタ, 羅馬音 :Nekomata),俗稱為貓妖、貓股 。在日本神話中是一種有着兩條尾巴的黑貓形象,耳朵大而尖,牙齒為雙面鋸齒型的妖怪,是貓妖的一種,據說有兩條尾巴,能直立行走。 在該部作品中,描述了一隻貓死後産下的胎兒竟然變成人的故事。貓妖是上了年紀的老貓,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顯現,身體大約是人類體型的一倍,大隻的貓妖甚至可以長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為二。
貓又
江戶時代,貓多會在浮世繪畫作中出現,浮世繪中的貓經常被描繪成直立行走,做着人類的事情。當時的貓多被描繪成歌舞伎,因為政府禁止張貼表演人員和遊女的照片,他們就利用貓來表現,将名人模拟成帶有個人特色的貓畫在浮世繪作品中,利用貓來傳達大衆的名人崇拜。
浮世繪貓
日本古典文學作品《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紅樓夢》”, 由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物語 ”是日本的文學體裁。反映了平安時代的文化生活和社會背景,在貫徹寫實的“真實”美學思想的同時,也創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 (もののあわれ)”思想。)、《枕草子》( 是日本平安時期女作家清少納言創作的随筆集, 最為核心的内容就是表達作者的感受以及感悟,不僅能夠将作者積極的生活态度呈現出來,同時不乏表現散文的特點)當中都有關于“貓”的故事。以《枕草子》為例,“帶着紅項圈,挂着記名的白牌,拖着索子,且走且玩耍”的文字。日本人相信“化貓”的存在。何謂化貓?就是家貓活過十幾年後,會變身成人,最終會殺死主人。這樣看來,貓既是寵愛者,又是挑唆者,而在旁詭異地笑個不停的是人。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 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 、漢詩和書法,一生堅持對明治社會的批判态度。)的小說《我是貓》(作品是以一位窮教師家的貓為主人公,以這隻被拟人化的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善于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更是把貓人格化,借貓之口嘲諷對社會的黑暗以及表達不滿:
世人褒貶,因時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樣變化多端。我的眼珠不過忽大忽小,而人間的評說卻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無妨,因為事物本來就有兩面和兩頭。隻要抓住兩頭,對同一事物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是人類通權達變的拿手好戲。——夏目漱石《我是貓》
當今世界是個以個性為中心的社會,在一家由家主代表,一郡由郡守代表,一國由諸侯代表的時候,除了代表者,其他的人都是毫無人格可言的。——夏目漱石《我是貓》
加菲貓要有了三個願望:“第一個是要豬肉卷,第二個還是豬肉卷,第三個,哦,你錯啦,我想要更多的願望,那樣我就能得到更多的豬肉卷啦。”——夏目漱石《我是貓》
此外,赤川次郎的《三毛貓》、宮崎駿的《貓的報恩》等都是通過對貓的表述來表達人的感情。
到了近現代社會,貓文化多以動畫形象在衆多動漫中有所體現。
四、“吉祥物和貓妖”,貓文化在動漫作品中的不同體現在不同的動漫作品中,貓的形象各異,想要表達的感情也不同。
①哆啦a夢(善)
《哆啦A夢》(日語:ドラえもん;英語:Doraemon;舊譯叮當 / 小叮當)是由日本漫畫家藤本弘(筆名藤子·F·不二雄,日本男性漫畫家,小學館的代表漫畫家之一,代表作《Q太郎》《哆啦A夢》《小超人帕門》《超能力魔美》)創作的漫畫。
哆啦A夢以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哆啦A夢為主角,講述了他受主人野比世修的托付,回到20世紀,借助從四維口袋裡拿出來的各種未來道具,來幫助世修的高祖父——小學生野比大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和身邊的小夥伴們發生的輕松幽默搞笑感人的故事。
哆啦A夢主要人物照
作品自1970年1月開始在《小學1-4年級生》雜志中開始連載,并且大受小學生歡迎。《哆啦A夢》系列的篇幅浩繁,由原作者親自執筆的短篇漫畫共1345回(分為45卷單行本),大長篇漫畫16回,《哆啦A夢Plus》6卷,在藤本弘去世後,又由其弟子創作了大量漫畫,至今仍有新作品在不斷推出。
日本人氣卡通形象機器貓“哆啦A夢”得到外務省任命,榮膺日本首位卡通大使,負責向全世界推廣日本動漫文化。
哆啦A夢被任命為卡通大使
在日本,《哆啦A夢》是其曆史上首個總觀影人次破億的系列電影;在全球,它則是動畫電影裡獲得年度票房冠軍次數最多的。
就像歌裡唱的“小叮當幫我實現所有的願望”,竹蜻蜓、任意門、時光機、記憶面包、透明鬥篷......哆啦A夢的萬能口袋似乎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憧憬,而且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會說話吃飯的機器貓,是貓的拟人化表現;機器貓對大雄和孩子們的太多,基本上都是以比較正面的形象出現的;對老師的尊敬,兒童訓練文化,“反戰”,夢想的實現,樂于助人等衆多文化特征和精神特征都是通過哆啦A夢來反應。
哆啦a夢說:“這世上沒有什麼是别人做得到但是你做不到的事情!”在這句話的鼓勵下,一向軟弱的大雄,在受過無數次的傷之後終于學會了踩竹高跷。
人總是愛欺騙自己,因為那比欺騙别人更容易。
在你看别人的同時,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風景。
夢想是一個天真的詞,實現夢想是一個殘酷的詞。
法國人說酒是葡萄的回憶,經曆了足夠的時間之後,所有事實都必然産生微妙的改變,到達美麗的頂點後枯萎下去。
如果背叛是一種勇氣,那麼接受背叛則需要更大的勇氣。
天沒降大任于我,照樣苦我心智,勞我筋骨。
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用人所長,天下無不可用之人;用人所長,必容所短。
現在的夢想決定着你的将來,還是再睡一會吧。
哆啦a夢在動漫中無數的經典語錄,都是人在社會現實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反饋,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時,他大多數時候都是帶着大雄正面的去面對這些問題。
《貓的報恩》中頭戴禮帽身穿禮服舉止紳士的貓;《龍貓》中傳遞着美好希望和溫馨的貓;這些動漫中都是用比較正面的形象來抒發感情和表達希冀。
②黑化的貓(惡)
從另一方面,貓有時給人的印象是恐怖的,很多民間傳說中都把貓描繪成一種具有靈性的動物。因此,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衍生出了很多關于貓的妖怪:
在日本民間傳說中,存在着一種被稱為貓妖(不具有科學性和自然規律性)的生物,相傳這種生物一般由年老的家貓和生活在山中的野貓所化成。故事裡說,貓在化成貓妖的過程中,其先是逐漸變成雙腳直立行走;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們不僅能形成跟成年人一樣大小的體型以及說人類的語言,甚至還能擁有随意改變自身外形、控制亡魂、控制火以及下詛咒等超自然力量。
日本貓女
盡管傳說中貓妖有好有壞,但貓有的時候又完全被視為是邪惡的,并能給人類帶來恐怖的災難,如在古代日本貓又往往被認為是戰争和火災的罪魁禍首。傳說中貓又有着數條尾巴,其尾巴越多、越長則說明它越邪惡。
還有傳說曾介紹過,當一隻貓逐漸能直立行走且雙眼越來越發亮,那麼就是即将要成為妖怪;此外更古老的一種說還認為,當一隻貓去舔舐魚油燈中的魚油時,那麼也是成為妖怪的預兆。
③不一樣的貓咪老師
在動漫作品當中,《夏目友人帳》中的斑/貓咪老師(ねごせんせい)就是以招财貓為形象的妖怪。斑是一隻高級妖怪,被封印在招财貓裡,因為主人公夏目貴志不小心弄斷封印的繩子而被解放,作為寵物貓和保镖與夏目一起生活着。可是因為多年被封印在招财貓中而被同化了,日常行為作風帶有濃重的貓習氣。本名斑(まだら),是個擁有強大妖力的妖怪。
據貓咪老師稱,招财貓的外形是封鎖妖氣的“容器”,因此沒有妖力或靈力的人看到的是招财貓的形象。因為強大妖力性格自傲的斑,成為夏目的保镖後要夏目尊稱他“貓咪老師”,但很多時候都被戲弄。斑動不動就要吃夏目,并與夏目約定其死後友人帳就歸他,然而在與夏目相處中逐漸被感化。愛酗酒且酒品奇差,動不動吓唬低等妖怪,五音不全。喜歡吃饅頭,與夏目表面上無時無刻不在鬥嘴,其實非常重視夏目。
喝酒的娘口三三
作品中的貓是以妖怪的形象出現的,但日常生活中的貓咪老師,和人類似,愛喝酒吃鱿魚,吃饅頭,口頭上動不動就要吃人,但卻對夏目非常的照顧。
人類還真是脆弱的生物,我最讨厭脆弱的東西。明明就很脆弱還去幫人,明明就沒有能力還要拼命的去保護誰。
你的心出現了縫隙,軟弱的心會招來妖魔。
人也好物也罷,壽命都很短暫,讓他們返老還童煥然一新不是更值得高興嗎。是想脫胎換骨還是随歲月成長,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吧。
無論如何思念,也有些東西終究無法企及,那麼,忘了就好。——貓咪老師
作者借貓咪老師之口,表達了很多對于人生的觀點,強大如貓咪老師一樣的妖怪,嚷嚷着要吃人,欺負新手,本性中似乎也是一個妖怪,但受到人的感化之後,學會照顧,學會同情,表達的是人類的感情。
無論是《哆啦A夢》中善良正直的貓的形象,還是《夏目友人帳》中要吃人的貓妖的形象,其實表達的都是人的情感,或積極,或悲傷,或喜歡,或離别,都是人生之常态。
五、貓文化的現代體現在日本,因為大衆喜愛貓,更有為貓慶祝的“貓日”,因為貓叫的聲音與日語“2”的發音非常相似,所以每年的2月22日在日本被稱為“貓日”。
從古至今,日本貓文化的演變,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時期日本人民的内心世界的變化,也是通過貓表達了當時普通人對社會現實的一種情感反饋;對應的,日本民族的發展也相應的左右着貓文化的變遷。
東京的今戶神社裡,拜殿裡擺放着兩隻巨大的招财貓。這邊還會出售由有斑塊的男神和純白的女神兩隻招财貓連接在一起的“結緣貓”。在豪德寺裡,寺内遍地是參拜者供奉的招财貓。日本文化學家直江廣治在《日本文化史詞典》“貓”的詞條中指出,貓已經成為一種代表财富和姻緣的文化符号。這種文化符号拓展延伸之後,形成了多樣的貓文化現象。
貓咖
諸如招财貓、Hello Kitty等貓的形象,貓咖(這種咖啡店與普通咖啡店的區别在于店内飼養着各種各樣的貓,人們在品嘗咖啡的同時,可以和身邊的貓咪玩耍,在安靜平和的環境中讓身心有所放松。)的産生,貓咖啡館可以說是貓文化和現代化結合的出色案例,都是日本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創造的,是日本民族特色的體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