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理解“春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8年3月21日,是“春分”節氣。
(大樣,未校版)
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沒有立春那麼熱鬧,但在氣象學上它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與秋分、冬至、夏至一起,構成4大節點,從春分起,太陽順次到達黃經0度、90度、180度、270度。
對此天文現象,古人觀察得很仔細。漢代佚書《孝經緯》稱:“鬥指卯,為春分。分者,半也,當(春季)九十日之半也,故謂之分。”
這就是“春分”的意思,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得更具體:“陽生于子,終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為陽中,而仲月之節為春分。正陰陽适中,故晝夜無長短雲。”
(春分是家事全面開始的标志)
上述涉及了古天文學概念,比較複雜,現代讀者不容易搞清楚,這裡簡單說一下。大概唐朝時,出現了一套新的方位表達述系統,傳統的八卦和十二地支、十天幹表述法被打通、合并,從中選定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幹、亥、壬、子、癸、醜、艮、寅共24 個字,表示不同的向位,形成一個較以前“四面八方”更為複雜、精确的“二十四山”時空系統。
(春分,半柄指向)
在此理論基礎上,設計出一個圓形方位儀,可以簡單而又直觀地“看山”定位,這就是後世堪輿家常用的羅盤——看風水使用會有更複雜的系統,會在二十四山基礎上,再等劃出72份,稱為“七十二龍”。如果你弄清了這個關系,就可以看風水了。
“二十四山”可推向位,當與十二月、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時候,又可斷時序,依據北鬥星“勺柄”的變化而來。鬥柄被設想為指針,指向某字,就是某方向某位置,或某月某節氣。
(海棠花為“春分花信”之一)
知道這個時空表達系統後,就容易理解“鬥指卯,為春分”、“至卯而中分”這樣的說法了:北鬥星的“勺柄”指向“卯”時,就是春分節氣,系農曆仲春二月。
而将“卯”與“春分”對應當是刻意為之,與春分前後植物長生是貼合的。
(卯,發芽)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為‘天門’。”同樣的,“秋分”在二十四山上相對應的是“酉”字,“酉,就也”,意思莊稼成熟,萬物已入。
古時“卯”、“酉”二字字型字型相似,一開一關,所以在植物生長上,春分與秋分形成“出”與“入”的關系;對動物而言,則是“生”與“死”。
(春分後采茶,為明前茶,最好喝)
西漢儒家董仲舒對二十四節氣見解獨特,其《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稱:“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陰日損而随陽,陽日益而檻,故為暖熱。”
對于“春分”的得名,董仲舒認為,“至于中(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
(春分後梨花開)
元人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法應源于此,董仲舒所謂“正東”相當于“子”位,是冬至節氣,“正西”則是“午”位,乃夏至節氣,春分正好位于二者中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