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婚姻家庭觀念剖析
深圳大學法學院 馬發騰
提要:潮汕地區地處中國大陸東南部,廣東最東端,素有“省尾國角”之稱。 而且,潮汕地區三面環山,面朝大海,這樣一個封閉的地域造就了潮汕人與中原一脈相承又有其獨特方面的婚姻家庭觀。也正因為潮汕地區的封閉,導緻了外人對其的諸多猜測和誤解了。寫作本文目的便在于使外人更客觀更全面地理解潮汕地區的婚姻家庭觀,消除誤解,客觀看待潮汕人的長處與短處。
關鍵詞:潮汕地區 潮人 婚姻家庭觀
一、關于潮汕以及潮人
潮汕地區[1]理論上而言,主要涵蓋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包括汕尾市某些以潮汕方言為主的地區。潮汕地區地處歐亞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中國大陸東南部,廣東省最東端,毗鄰福建,北回歸線橫貫其中,素有“省尾國角”之稱。潮汕地區總面積10346平方公裡,在秦朝便已設置行政,屬南海郡;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置潮州,屬州郡建制。潮汕方言(簡稱“潮語”),漢語方言之一,為潮汕地區之母語。由于潮語保留着很多古漢語的發音以及語法特點,所以有學着稱之為“語言的活化石”。在粵東本土,大約有1370萬人講潮汕方言。加上港澳台潮籍同胞及海外華僑、華人,估計會講潮汕話的人口在2000萬左右。
1.傳統潮汕人婚姻家庭觀念的本質特點
(1)最基本的特征:恪守儒家學說,完整保留中國傳統的婚俗習慣以及家庭倫理道德
以儒家學說為主流的中國古代文化中,婚姻的基礎和最高宗旨是“合二姓之好,則天之道”,以及“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6]。就實際而言,婚姻也承擔着“孝養父母,供養祖先,養育後代”三大任務。對此,潮汕地區繼承了古代婚姻的宗旨以及任務,而且将其發揚光大。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後,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但是作為潮汕子弟,很多人都仍然恪守這樣的信念。
為什麼潮汕人在時代曆經那麼多變革和改革的曆史潮流中仍然巋然不動地堅持中國傳統的婚俗習慣以及家庭倫理道德呢?有很多學者将其解釋為是因為潮汕地區與外界的地理隔絕較大,新思想難以入侵。可是,這似乎無法解釋改革開放20多年來,各種思想随着網絡、電視等多媒體方式傳入潮汕地區,而婚姻觀卻依然改變不大;也無法解釋移居海外的潮人,身處更為開放、自由的環境,但其婚姻觀與潮汕本土的潮人依然大同小異。
筆者個人認為,地理環境與外界的隔絕隻是潮汕人婚姻觀千百年來不變的一個原因,而且是次要的原因。而其根本的原因而在于潮汕人的性格使然。務實是四海潮人的第一性格。考慮現實利益,注重現實意義是潮汕人的做事着眼點。即使觀念再多,價值取向再多麼紛繁,潮汕人還是可以從中選擇最務實的那一種觀念來為自己的生活做指向。所以,當整個中國破四舊、“廢孔學”、斥禮教的時候,當改革開放的新思想像洪水一樣湧入潮汕平原的時候,潮汕人依然不随波逐流,選擇其中最适合潮汕人自己、選擇其中最務實的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來組建家庭。潮汕人深深知道,中國傳統的家庭婚姻觀念并非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一文不值,而深信要想家庭和睦、夫妻和弦,選擇中國傳統婚姻觀念是沒有錯的。而家庭和睦、夫妻和弦又是保證物質生産順利進行的最基本保證,也是最節省資源、提高效率的前提。
另一方面,千百年來恪守的信念也難以使潮汕人轉變觀念,不是潮汕人的惰性,不是懶得去轉變,古代包括近現代的潮汕人靠海吃海,出海為生,為海洋文化所熏陶,所以也有其敢為人先的性格特征。但潮汕人的敢為人先不是盲目的敢為人先,而是一種務實為基礎、以劃算為度量的冒險和開拓行為。因此,當很多人認為潮汕人的婚姻觀保守和落後的時候,潮汕人卻以此為豪,并自覺地恪守儒家的傳統學說,将倫理道德、孝道等道德标準自覺地提高到最高層次。
正是潮汕人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婚姻家庭觀再與本土文化結合,便衍生了一系列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全面的婚姻家庭觀。譬如說,夫妻從一而終,注重家庭,家庭以男權為中心等等。
(2)最顯著的特征:極少與“非潮人”通婚
這是潮汕人極為顯著的一個婚姻特點。而且,比較普遍的現象還有,即使是潮汕人本群體内部,也很少跨市結婚的,大多是隔壁村之間的通婚,或者隔壁鎮之間的通婚。
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情況呢?筆者認為,極少與“非潮人”通婚的原因,在于以往交通閉塞,潮汕地區與外界隔絕較大,于是便在本群體内相互通婚。其二,由于語言習慣不相同。世界各地的潮人家庭,大多仍是以潮語作為主要的交流語言。而且,潮語有八個韻調,對于外界人而言,是一門難學的“外語”。所以,外人一般很難融入潮汕家庭的生活。但更主要的還是因為,潮汕人的生活習俗以及文化心态與外界的人有較大差異。最明顯的差異是,古代中原人重農輕商,他們鄙視潮人經商;而潮人曆來商農并重,于是便造成了文化心态上的不認同。筆者個人認為,文化心态對于夫妻和睦、以及家庭幸福是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潮人大多是現實主義者,于是他們必然選擇在文化認同以及價值取向趨于一緻的潮汕本地人。
至于潮汕本群體内,很少跨市結婚,筆者覺得這是由于潮汕語言本聲所具有的特殊性起影響的。潮汕話,雖然發音大緻相同,但是在語音、語調、口音上,卻由于東西南北各區域的不同而各有特色。潮汕話各種口音的分布,以汕頭灣、潮陽西胪和關埠間的丘陵沿大北山脈走向一直延伸到普甯中部橫斷的山嶺地帶一線為界,可分為兩大次支,以北為“北潮語”,以南為“南潮語”。這兩個次語支的代表核心,竟就是同為汕頭市左臂右膀的澄海[7]跟潮陽[8]。而更為細緻的劃分,又可将潮語分為韓江流域語調、榕江流域語調、練江流域語調以及海陸豐區域語調。更有“潮汕十八縣,縣縣有語”之說。所以,這種因河流、山脈隔離導緻的多口音化潮語分布,也養成了潮汕本土不同地方不同的語言習慣,使婚姻也因為語調、口音的不同而降低了通婚的可能性。
(3)從一而終,一夫一妻,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在我目前所收集到的資料中,沒有什麼比較權威的資料可以顯示潮汕地區是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但是,就我們潮汕人在當地的生活經驗便明顯可以感到潮汕地區的離婚率的确很低。低離婚率的潮汕地區究其原因,在于:其一,潮汕人認為婚姻的宗旨在于“結二姓之好”,若離婚,便是“結二姓之怨”。在家族觀念濃厚的潮汕地區,結二姓或二家之怨的事,是很不希望發生的,所以,當潮汕家庭感情出現危機的時候,無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會盡力規勸雙方合好,以和為貴。其二,潮汕女子很強的忍耐性。不得不承認,就潮汕地區來說,婚姻出現問題的根源大多來源自男方。面對丈夫的過錯,大多潮汕女性都睜隻眼閉隻眼,而且認為:“婚姻就是兩口子過日子,無論好與壞都要過下去。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原因,她們不希望離婚,也不會同意丈夫離婚的。”[9]其三,潮汕父母有很強的家庭責任感,離婚意味着是個人的解脫,但更多的是,離婚意味着下代人的痛苦。所以,為了下一代,潮汕父母都從心靈底處拒絕離婚。這便是潮汕人重情理之處。另外,對于離婚,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大多都認為是丢人的事,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批評,有損公婆、父母以及家族的聲譽。而且,潮汕人法制觀念淡薄,所謂的淡薄,不是因為不懂法,很多人都知道“想離婚找法院”這樣一個道理,可是,出于對對簿公堂的厭煩,一般潮汕人都會尋求社會道德規範下的私力救濟方式來調解矛盾,而不願進行離婚訴訟,這也跟潮汕人與生俱來的對公權力的不信任有關。
另外,從一而終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不僅體現在妻從一夫而終,也體現在夫從一妻而終。也就是說,潮汕地區除了地位顯赫和有道德瑕疵的極少數人,大多是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即使在古代也是這樣;在當地,就更不用說。
(4)最奇怪的一個特點:盲婚啞嫁時代,夫妻感情從無到有,從壞到好
在以往,潮汕人的結婚大多是盲婚啞嫁的。當然,現在随着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盲婚啞嫁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戀愛為主流。很多人都在批評潮汕地區以往那種盲婚啞嫁的弊端和害處,但是,盲婚啞嫁就不一定不幸福。我的父母雙親便是盲婚啞嫁走在一起的。他們對婚姻的滿足感,是我等身為子女所有目共睹的。而且,這樣的家庭也非僅僅是我家所獨有,相反,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結婚的人。
在衆人眼中看來是毒瘤的盲婚啞嫁,卻在潮汕人這裡找到了生長的土壤,并也為潮汕人所認同。而且,更令外人感到驚訝的是,在這些通過盲婚啞嫁而組建起來的潮汕家庭,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從無到有,或者從壞到好,呈良性發展趨勢的。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感情會更為加深。
這不得不說與潮汕人以家庭為重的家庭觀緊密相連,家庭觀影響婚姻觀,也便使雙方對自己的婚姻越來越滿意。即使在婚姻的初期,雙方對對方都沒有感情或者不甚滿意,但是随着生兒育女,随着贍養父母或公婆,雙方便漸漸将愛轉移到子女身上,繼而将愛的高度提高到整個家庭。雙方也會随着家庭的溫馨而漸漸愛上對方,從而使這種感情随着生活的柴米油鹽而愈來愈真實,愈來愈濃。所以,歸根到底,是家庭責任感催生了真情與愛。
(5)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孝道為重,子女為貴
前文已經提及潮人婚姻家庭觀的最基本特征是恪守儒家學說,保留中國傳統的婚姻習俗以及家庭道德倫理。這對于潮汕家庭的直接影響便是,使潮汕人具有非常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孝道為重,子女為貴。潮汕人一般都會将家族的榮耀放在至上的位置,待人處事是否有辱祖宗,是否有辱門楣,是否傷風敗俗,都是潮汕人考量的标準。
另外,中國傳統儒學對潮汕人的影響還體現在:“父母在,不遠行,行必有方”。[10]雖然在海外的潮人占總潮人的1/3,但是,在以前,潮人并非很願意便漂遊海外的,而是的确受生活所迫。當然,改革開放後,離家創業的潮人也很多,這是新的氣象。而一旦在外地或海外闖天下的潮人,他們同樣肩負着整個家族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他們在外奮鬥并非為個人而奮鬥,而是為家族,為家庭,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以香港亞洲衛視永遠名譽主席林百欣先生為原型而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我來自潮州》,三個年輕人鄭琛、李乃強及朱潤為擺脫農村艱苦生活,肩負着家庭的責任感,從潮州來到香港掙紮求生的故事。所以,一般在外的潮汕人都會認為,離家在外而一無所成,是很恥辱的事。
接着,家族觀念以及家庭觀也會随着感情的加深而漸漸地升華為愛鄉愛國的高尚品質。很多事業有成的潮汕人不僅僅回饋父母、盡孝道,而且,更會心懷桑梓,無私地回報家鄉。海外的潮人而回饋祖國,捐财捐物,心系國家安危。譬如李嘉誠、李光隆、林百欣、陳弼臣之輩。這種愛鄉愛國的情懷,便是來自潮人骨子裡濃厚的家庭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種家庭責任感則是源于以血緣為基礎的孝道和愛子愛女之心。
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什麼在外地以及海外的潮人可以功成名就、衣錦還鄉,而潮汕本土的潮人卻平庸過生活。離鄉在外的潮人,家中有父母,有子女,但他們無須直接操辦家庭的柴米油鹽,而将時間和精力奉獻給自己的事業,為家庭、為家族名譽以及出人頭地而奮鬥;而本土潮人,卻過着那種得過且過,不追求飛黃騰達,隻求有能力養育父母、養育子女的生活即可,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家庭生活,使父母安享晚年,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顧和教養。盡管這樣滋長了本土潮人的惰性,但也從可以看出潮人濃厚的家庭責任感。
(6)家庭中的男權主義和“重男輕女”意識
潮汕家庭男權主義的形成有其曆史原因和客觀原因。從曆史原因來說,這與傳統儒家學說緊密相連;從客觀原因來說,潮汕地區自古封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或者闖蕩海外謀生,便是潮汕人的出路。而出海、上山這些高危性勞作自然難以由女人勝任,而隻有由男人來承擔。女人則隻能在家料理家務,或者幫忙做一些充當助手的勞作。這就決定了男人在潮汕家庭的日益重要性,一旦一個家庭失去了男人也便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了經濟基礎。所以,潮汕家庭的男權主義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經濟基礎以及後天環境所客觀形成的。而這種客觀形成的男權主義又随着曆史的遷移而在潮人的思想中加深。
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潮汕地區“重男輕女”以及“多子多福”思想的盛行。歸根到底是“多子”意味着經濟基礎的牢靠,而且潮汕地區的農村領域,女人出嫁後按風俗可以不承擔贍養娘家的義務。因此,計劃生育降低了潮汕家庭的“出丁率”[11],也就動搖了潮汕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的經濟基礎。所以,在潮汕地區的一些農村領域,農民是很反對計劃生育的。他們無法接受在政府沒有做好社會養老以及社會保障的前提下,使家庭的經濟基礎得到動搖。所以,國家從1983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20多年來,潮汕家庭依然子孫滿堂。
然而,家庭觀念中這種男權主義以及“重男輕女”思想所導緻的負面、消極以及卑劣的一面便是對女性基本人權的漠視,甚至踐踏。這是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顯而易見的便是,對于一個貧困的家庭,如果家中有男有女,往往是犧牲女兒的教育權,而用以供兒子繼續上學,即使兒子比女兒笨。在工廠裡,也常常看到女工,甚至女童工,她們低于16周歲,她們僅僅受過低年級的教育;她們從事着任務繁重、甚至危險的工作(譬如手裝火機,随時有漏氣爆炸的危險);她們的工作時間大多超過規定的時長,她們沒有節假日。去年2006年潮陽谷饒的5·19大火,死傷者全是女子。這些都不得不令我們沉思,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男女分工?我們的家庭該怎樣确保男女之間的和睦與平衡發展?我們潮汕人的觀念該如何轉變?該如何尊重女性?
(7)家庭内部實行“家長制度下的共同共有财産制度”和講究“長幼平均的家産繼承制度”
就目前而言,整個中國大體上都是實行共同共有财産制度,但是,潮汕地區的特殊性在于該共同共有制度是建立在家長制度的前提下,而非完全以夫妻為核心。所以,這種财産制不僅僅局限于夫妻之間,而且廣泛地存在于已經結了婚的兄弟之間。隻要兄弟還沒有分家,無論結婚與否,家庭的财政大權仍然掌握在以父母為代表的家長手中,家庭實行公有制财産制度。在分家之前,無論兄弟謀生的能力高低,無論他們各自賺多少錢,除了留有一小部分作為自己平時開銷所用,大部分都應上交給父母,由父母統一管理和支配家庭資金的運轉。當然,整個家庭的日常開支也同樣由父母統一劃撥。
财政大權、經濟基礎由家長掌管,自然而然就确立了潮汕家庭嚴厲的家長制度。在近現代以來,家長制一直為社會所诟病。但是,筆者認為,家長制有利有弊,甚至對于情況特殊的潮汕家庭來說,卻是利大于弊。
這主要是因為潮汕家庭大多不是獨生子女家庭,而是多子家庭。多子家庭會出現兩個矛盾,一是子女間的和睦程度;二是,子女間年齡的差距。由于在傳統的潮汕家庭,一般排斥女兒的财産繼承權。所以,該段,筆者就以“多子間的和睦程度”以及“多子間的年齡差距”這兩個普遍存在于潮汕家庭的矛盾來講:第一,若多子不和,将會導緻家庭離心,因此,嚴格的家長制度可以用以遏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便于引導和規範家庭成員的合心合力。第二,多子家庭,勢必會有兄弟間年齡的較大差别。因此,你可以在潮汕看到這樣的家庭:兄長已結婚生子從事勞動或工作,而弟者卻仍稚氣未脫或仍在校就讀。所以,若是家庭沒有實行公有制度,而是讓兄者自食其力,弟者也自食其力,這顯然苛求了為弟者。尤其對于父母年事已高,是無能力靠勞作養活家中的幼子的。所以,家長制集權下采取的公有制财産制,有利于保護幼子、保護弱者的生存和生活利益,符合情理。所以,家長制對于某些時代某個地域來說,其實是一種好東西,也是保證社會穩定的最基本構成。要不然,兄弟操戈,兄者富甲一方、弟者餓死荒山的情況或許會更頻繁的發生。
相對于古代嫡長子繼承制,潮汕家庭實行的是比較平均的分配制度。體現在,家中财産一般按兒子數量平均分配,而不是按長幼地位高低。當然,由于一般情況下,長子對家中貢獻往往是最多的,所以長子一般有優先選擇權。該種優先選擇權不是體現在财産份額的優先選擇,而是體現于:在堅持财産份額平等的條件下,對财産份别的優先選擇。通俗舉一個例子,便是,某家有兩座同等價值的房屋剛好繼承給兩個兒子,兩座同等價值的房屋,一座在北片,一座在南片。面對該種情況,長子便有優先選擇北片之房或南片之房。當然,有些時候,對于一些相當和睦的家庭,長子往往也放棄或者讓渡這種優先權,讓家弟優先選擇,或者通過抓阄的形式繼承家産。
(8) 永遠不忘卻的潮汕話:潮汕家庭成員交流的重要語言
四海潮人,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便有潮語。在衆多的海内外潮人家庭中,潮汕話依然是交流的重要語言之一。無論走在哪裡,無論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下,潮人家庭,都一定會攜帶自己的語言前行,并将語言流傳給下一代。所以,在例如新加坡、泰國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法國巴黎的唐人街、柬埔寨、越南,都可以聽到潮語。在新加坡、泰國、中國香港等地區還開辦有潮汕話課程班以及潮人學校。新加坡拍攝的家庭教育電視劇《小孩不笨》,其原聲碟便融合三種語言——英語、普通話以及潮汕話,這真實地體現了潮汕話仍然是海外潮人家庭用以交通的重要語言,他們仍然沒有忘卻潮汕話。這也便是潮人對家庭以及家族的另一種解讀,他們雖然遠離家族,遠離故鄉,但他們念本,他們不忘根,不忘家族。即使子輩生于海外,依然教養他們銘記自己是華夏兒女,潮汕子弟。
2.新時代潮汕人婚姻觀念的特點
在上文中提及到的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但是,盡管随着時代的變遷,随着改革開放以及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新時代潮人基本上仍然是恪守傳統潮人所恪守的理念,譬如說“孝道為重,子女為貴”、“以和為貴,夫妻和弦、從一而終”、“不忘本不忘根”、“堅守倫理道德”等大原則是依然不變的。但是,新時代潮人,相比較于老一代潮人,在觀念方面是更為理性化、開明化、科學化的,他們創造了新老觀念的融合,在依然保持低離婚率的同時,也更加促進了家庭的和睦、平等以及民主。
所以,現在的你,可以常常看到那些在影樓穿着西式婚紗的潮汕新婚夫婦,但也遵照潮汕傳統,結婚之日,依然在家裡拜“五谷母”[12]。
(1)理性化
新時代潮人很理性地認識到真正的屬于潮汕文化中婚姻家庭觀念的根是源于舊時代傳統潮人的恪守,而非來自新時代的潮人。而且,也認識到,潮汕傳統的婚姻家庭觀是基本符合潮汕人的實際,但也存在諸多弊端和不足,甚至有卑劣之處。因此,新時代的潮人都很自覺地對傳統潮人的家庭婚姻觀做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使其更适合社會發展。具體表現在:沒有完全颠覆傳統潮人本身在家庭婚姻方面所保留下來的優良傳統,譬如說盡力保持家庭圓滿、夫妻和諧。當然,一切的繼承都不會是盲目的繼承,而是批判地繼承。既批判,又繼承,不全盤否定,不全單照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儒家學說為主,兼采衆家之長,兼采中西方之先進文明,這便是新時代潮人的理性之處,也是其務實的第一性格所使然,保持了新時代潮人依然較低的離婚率。
(2)開明化
開明化集中表現在兩點。一是,對外界人的開明化;二是,對女性的尊重日益增加。
新時代潮人對外界人是持善意和歡迎的态度的,盡管在文化認同以及文化心态上還無法完全認同外界人,但對于潮人與“非潮人”的通婚,是持平靜和寬容的态度的。以往的潮汕人給外界人的感覺是好鬥、尖酸、拉幫結派等印象,其實這是外界人對潮人的誤解,好鬥、尖酸代表的也許隻是一部分潮人,而非全部。而且,随着潮人整體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對潮人的印象已經改觀,也願意與潮人通婚。
對女性的尊重是新時代潮人開明化的又一方面,新時代潮人大多接受過優秀的教育,也經受過新思想的洗禮,所以,他們越來越尊重女性。而且,對于一個本來有濃厚家庭責任感的潮汕男人來說,他們也更容易做到對女性的尊重,更容易關愛女性。當然,在前文,筆者已闡明,潮汕地區以往男權主義的盛行不是主觀形成,而是由經濟基礎和客觀實際所共同決定的。但現在潮人家庭的經濟基礎構成已經随着時代在漸漸改變,體現在女人也從事工作,有了自己的崗位,可以獨自創造财富,所以,經濟基礎已不再單純由男人構造,而是男女雙方共同締造的,女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當然,在新時代潮人身上,還是依然存在“大男人主義”的,但這種大男人主義已經不再是魯莽的粗暴的大打出手的大男人主義,而是一種出于對家庭的責任,出于對妻兒的疼愛而産生的理性的大男人主義。這對于一些潮汕女性來說,也許也是她們喜愛的大男人主義,因為大多女性還是會鄙視那些娘娘腔、無作為、畏葸不前的男性的。
(3)科學化
盲婚啞嫁雖然在潮汕地區有其滋長的沃土。但是,新時代潮人對于婚姻還是較慎重與科學化的。他們已走自由戀愛路線,自由擇偶,自主婚姻大事,父母也較以往開明許多,鮮幹涉婚姻,隻是提出建設性意見。其次,不再迷信旁系結婚“親上加親”的錯誤思想,而是相信科學,相信醫學,不盲娶,不盲嫁。再次,在家庭财産處理上,按照“物盡其能”的思想選擇科學的具體的分配方式,而不再是單一的家庭内部财産公有制。
三、潮汕人與猶太人婚姻家庭觀之簡單比較
潮汕人因為有着似乎是天生的經商天賦,賺取了世界很多财富,而被譽為“東方猶太人”。經商才能确實是潮人的一大本質特征。但是,對于“東方猶太人”這一稱号,筆者表示持慎重意見,畢竟潮人與猶太人在總人口數上相當(都差不多2500萬),但在綜合實力上,還是與猶太人存在很大差距。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便是,猶太人以其占世界0.3%的人口數,卻摘取了22.35%的諾貝爾桂冠。而潮人卻毫無此能力,所以,潮人不能因“東方猶太人”這過于吹捧的虛号迷失了自我。
但是,在婚姻家庭方面,在生活方式上,潮汕人确實與猶太人存在明顯的相同之處。首先,有着濃厚的家庭責任感,尤其注重家庭教育。廣為人傳播的一個故事,便是,在猶太家庭裡,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便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讓小孩子用舌頭去舔,寓意書本是甜的。這樣一種啟蒙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尤為深刻。同樣,在潮汕家庭,也很注重家庭教育。但教育的内容不同,猶太人注重的是對孩子藝術文化修養的教育;而潮汕家庭重視的是道德廉恥為人處世方面的教育,較貼近現實。猶太家庭的教育手段大多是通過規勸,但是傳統潮汕家庭則是通過管教,譬如在潮汕俗語裡,有“小時唔熨,大時唔出骨”[13]等俗語;另外,潮汕家庭也尤為注重家長在家中的表率作用,有“大無好樣,細無好相”為證。其次,不與族群外的人通婚。潮汕家庭與猶太家庭極為相似的一點,便是不與族群外的人通婚。潮人結潮人二性之好,而猶太人亦僅僅跟猶太人結婚。再次,便是不忘母語。猶太人的母語是希伯來語,他們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在哪裡落根,都會教孩子說希伯來語。潮汕人也一樣,帶着潮語趕潮流。
在此,論及潮汕人與猶太人婚姻家庭觀的比較主要是為了讓我們從差異中看到距離,不是印要追求“東方猶太人”之空虛名号,而是汲取他人之優秀文明服務于我們的家庭生活和家庭管理,更好地提升自我。同時,也是為了讓外人從相同之處更好地理解和看待潮汕人,畢竟外人對潮人的理解多有誤解和偏差之處。
四、結語
世界有千千萬萬民族,有千千萬萬群體。沒有哪個民族優人一等,更沒有哪個群體也會優人一等。世界千千萬萬群體之間,本來就是相互學習而共生共榮的。潮汕人也一樣,作為華夏兒女,作為中華民族的一支分支與溪流,與其他群體一樣,沒有優劣之分,唯有學習、互勉、共生共榮。因此,作為人類文明的婚姻家庭觀也一樣,每個群體都各有其特點,每個群體都各有觀念先進與落後之處,所以,我們所要做的是,摒棄不符合社會發展和實際情況的落後之觀念,尋求更理性、更合理、更開明、更科學的婚姻家庭觀。
【本文為作者就讀深圳大學期間“婚姻與家庭”選修課寫的課程作業,後獲得第十四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澳大利亞-悉尼)“潮汕文化與社會發展”征文二等獎】
參考書目:
1杜松年:《潮汕大文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陳澤泓:《潮汕文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3張更義:《最富是潮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4王偉深:《潮汕俗語文化趣談》,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
[1]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區習慣稱呼潮汕地區為“潮州地區”,稱潮汕人為“潮州人”。這主要是因為,潮州從隋朝一直到民國之前,一直是潮汕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1927年7月,在原隸屬于潮州澄海設立汕頭市政廳,并于1930年準予設市以來,汕頭便逐步取代了潮州而成為潮汕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潮州地區也便漸漸改稱“潮汕地區”,并為官方和學者所認同,寓意潮與汕共榮。其次,“潮”是水的意思,“汕”是沙子堆成的脊部。從這也可以看出,潮汕地區背山向海。
[2] Teochew: 潮人,同時也可以指潮汕話,潮州,潮汕等意思。
[3]潮陽:潮汕地區最古老的縣城之一。東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縣,1993年4月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撤市設區,分裂為潮陽區以及潮南區,劃歸汕頭市管轄。
[4] 張更義:《最富是潮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5] “存在即合理”:黑格爾的名言。
[6] 《禮記·昏義篇》:“昏禮者,将結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7] 澄海:北潮語核心代表。
[8] 潮陽:南潮語核心代表。
[9] 鳳鳴:《愛我,就帶我回家》,來自網易文化頻道“連載”欄目。
[10] 孔子語。
[11] 出丁:潮汕地區譽男孩為“丁”;“出丁”寓意生子。
[12] “五谷母”:潮汕地區供奉的一位掌管五谷的神明,實際上,應為神農氏,隻是将神農氏母性化,意為潮汕人知恩圖報,視五谷蒼生之母。所以,但凡家中有喜事,都要設壇祭祀“五谷母”,表告知之意。
[13] 在潮汕話中,“唔”表示“沒有”之意;“熨”表示“管教”之意。
【備注:文中配圖來自“百度”圖庫。】
來源: 阿馬文字庫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删除。 南澳百事通團隊,緻力于傳播潮汕文化,宣揚潮人精神,也不遺餘力的提供汕頭南澳島的住宿、餐飲、遊玩等服務。來南澳島不知道怎麼玩,可咨詢小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