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能夠造出的最先進的單兵戰術硬件,“雷神錘”外骨骼系統(Mjolnir)一直都是斯巴達戰士最核心的作戰工具,據估計每套裝甲的價格都超過了U.N.S.C的小型護衛艦。
在斯巴達計劃的前身“獵戶座計劃”實施過程中,海軍情報辦公室(O.N.I)發現陸戰隊使用的“被動外骨骼”無法為超級戰士提供有效的防護,導緻他們在執行危險任務時傷亡率過高,畢竟每個超級戰士都是耗費巨資的吞金獸,因此海軍急需一款既能提供保護又能提升作戰效率的裝甲系統,于是在“斯巴達計劃II”得到重啟的同時,“雷神錘”主動外骨骼系統(“動力外骨骼”)也在哈爾西博士領導下同時開始研發。
在哈爾西之前,海軍的外骨骼系統已經陸續開發了三代(MK-I至MK-III),不過它們各自都有比較大的技術缺陷,無法應用于實戰;哈爾西博士接手之後對“雷神錘”裝甲做了革命性的改進,不但解決了裝甲的動力問題,還進一步提升了穿戴者的身體機能,所以從MK-IV型開始的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雷神錘”外骨骼系統(Gen-1)。
MK-I型
第一代外骨骼裝甲的研制開始于2511年,設計指标能讓穿戴者攜帶超過兩噸的負重以每小時32公裡的速度長時間行軍,機載計算機還能将戰術信息通過标準神經植入物發送給穿戴者。而且為了滿足超級戰士從外太空到水下的各種極端作戰環境,MK-I型從一開始就采用了全封閉設計,這讓它的自重就超過了1噸。為了驅動龐大的機體,設計者不得不背負沉重的發電裝置,讓這台外骨骼裝甲愈發笨重。
MK-I型作為驗證機總共生産了40台,但是由于實在太過笨重,完全沒有辦法投入實戰,該型号很快就被海軍放棄。
MK-II型相比上一代,MK-II型最大的變化是改進了機體結構,在外殼和穿戴者之間增加了一層聚合铌酸锂填充物,通過分子工具編織成毛細管系統,也就是通常說的“人造皮膚”。駕駛者隻需包裹這種皮膚就可以抵禦EMP和輻射,過濾裝置還能夠有效地清除環境中的有害物質。
藉由這樣的設計,MK-II型的自重被大幅度降低,用燃料電池就可以驅動,大大增加了行動部署的效率。盡管如此,由于燃料電池自身的衰減,全功率運作下還是隻能支持12小時,導緻該型号還是沒有通過海軍最終的實戰驗收。
MK-III型
O.N.I為了争取訂單,替MK-III型外骨骼系統加入了更加“天才”的無線充電設計,試圖通過廣播頻率向機載燃料電池充電。不過人們很快發現這種設計比前兩代更糟糕,機甲的活動範圍被限制在充電裝置的投射範圍内,意味着昂貴的超級戰士隻能應用于正面戰場(當時人類和星盟的戰争尚未開打,超級戰士主要用于暗殺反叛殖民地的領導人等敵後行動)。更不用說巨大的發射天線本身就容易成為敵方的攻擊目标。MK-III型的最終導緻海軍開始質疑“雷神錘”外骨骼的可行性,不久之後該項目遭到無限期擱置。
第一代外骨骼系統 MK-IV型
2525年星盟戰争爆發,這讓海軍重新複活了此前遭到凍結的“雷神錘”外骨骼開發項目。哈爾西博士領導的O.N.I第三部門接手以後推翻了此前大部分的設計,隻保留了“人造皮膚”這一項。而且随着微型聚變反應堆開發成功,一直困擾機甲開發工作的能源問題也得到解決,這讓MK-IV成為第一款量産型的“雷神錘”外骨骼系統,戰鬥全重大約450公斤。
整個MK-IV型分為内外兩部分,外部裝甲和頭盔由多層合金拼接而成,表面增加了防輻射塗層,能夠分散一部分星盟能量武器的沖擊力;合金外殼下是黑色的钛納米複合緊身衣,與人體接觸的部分還有一層凝膠填充物,在内置計算機的控制下能夠自行調節溫度甚至改變密度以适應各種惡劣的戰場環境。
此外MK-IV型還包含多項拓展功能,包括一個持續監控武器和生物狀态的集成計算機系統,以及可提供90分鐘空氣的再呼吸系統。機甲的内置計算機能夠與植入斯巴達戰士腦中的神經處理芯片連接,讓他們憑借意識就可以開啟和關閉這些功能。
不過可惜的是,O.N.I一直想要實現的主動能量護盾技術并沒有在MK-IV型上成功應用。
MK-V型
2542年,随着戰争的深入,U.N.S.C開始對繳獲的星盟武器裝備進行逆向研究(由于星盟的技術大多繼承自先行者,這一過程其實比想象中要順利)。其中最重要、對後續“雷神錘”項目産生重大影響的研究項目就是豺狼獸(Kig-Yar)的手持護盾發生器,通過對它的逆向工程,哈爾西博士的團隊第一次在MK-V型外骨骼上驗證了“被動能量護盾系統”的可行性(後來這項應用被逐步拓展到飛船等大型設施上)。
雖然能量護盾可以偏轉小型實彈、抵禦能量武器的沖擊,但也會對系統電源造成大量消耗,所以護盾能夠承載的沖擊力由外骨骼系統本身的電能儲備有關,一旦超過了預設的阈值就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自動恢複。
MK-V型的第二項重大改進是添加了超導存儲設備,允許斯巴達戰士搭載人工智能(哈爾西認為這種“人機組合”是人類未來的進化方向)。AI可以實時搜集戰場信息,通過腦機接口将數字代碼轉化為電化學信号與斯巴達戰士在“精神層面”進行更有效率的溝通。在此之前,斯巴達戰士的反應時間大約為20毫秒,應用AI輔助之後,這種反應幾乎可以在瞬間完成。
MK-V型最終在2551年實裝,戰鬥全重330公斤。“士官長”約翰-117是第一個在實戰環境中應用它的斯巴達戰士,當下熱播的《光環》劇集中出現的都是這一型外骨骼。
MK-VI型
2552年緻遠星(Reach)陷落以後,“雷神錘”項目的開發幾乎陷入停滞。好在地球上的“臭鼬工廠”還秘密留存着一個并行的“雷神錘”生産基地,MK-VI型就是在那裡完成開發和組裝的。
總的來說MK-VI型相較之前的改動并不大(畢竟人類-星盟戰争正處于最嚴峻的階段),比較重要的改進是加強了護盾系統的效率,避免頻繁充電影響斯巴達戰士的作戰效率。此外還增加了AI輔助瞄準、“大氣層再入技術”、可拆換的噴射背包等額外組件。
MK-VII型
MK-VII型是為了配合新一代超級戰士(“斯巴達III”)而開發的“雷神錘”産品,主要變化是增加了遷躍空間“去-插入”(Slipspace de-insertion)能力,意味着斯巴達戰士可以離開處于遷躍航行中的船隻,重新進入正常空間。
第二代外骨骼系統(Gen-2)
2553年,第四代斯巴達戰士計劃開始啟動,由于強化技術的改進,讓他們不再需要從兒童開始培養,可以從普通士兵中招募,這讓斯巴達戰士的培養成本大大降低,數量也更多,所以“雷神錘”裝甲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滿足大規模量産的需要。
O.N.I下屬的材料集團推出了基于MK-VII型的改款,也就是“第二代外骨骼系統”(相當于MK-VII的減配型)。特點是外骨骼結構被徹底簡化,與第一代外骨骼系統相比,複雜組件的數量減少了一個數量級。絕大多數重要硬件都被集成到“techsuit”緊身衣中,從而實現更精簡的生産和可替換的通用配件。
第三代外骨骼系統(Gen-3)
2559年,随着星盟内部的瓦解,許多桑赫利“精英”(Sangheili/Elites)調轉槍頭與人類結盟,他們也帶來了獨有的鍛造技術應用于最新的第三代外骨骼系統。
三代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部分外殼都使用納米合金制成,除了繼承過去“雷神錘”系統的所有功能之外,還能夠通過附帶的納米機器人組件讓護甲在沒有外界影響的情況下自動修複。
當然,《光環》的故事還在繼續,“雷神錘”外骨骼系統的開發也不會停止,對這方面内容感興趣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光環》背景資料:星盟的形成以及發動戰争的原因
洪魔和環帶都是怎麼來的?一篇文章了解《光環》上古編年史
#原創##科幻##士官長##光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