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景德鎮一日遊必去景點

景德鎮一日遊必去景點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13 01:49:03

  1、龍珠閣

  珠山龍珠閣自古就是景德鎮的象征。建在珠山之巅的“龍珠閣”,幾經興毀,今天的龍珠閣氣勢恢宏,巍峨壯觀。自明始該閣就是禦窯廠的代表性建築物,後逐漸轉化成景德鎮的标志性建築。龍珠閣1990年重建,采用明四暗七的結構,閣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窯史料,對景德鎮官窯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價值。現閣内陳列了青花釉裡紅萬件花瓶、明正統官窯巨型龍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窯陶瓷珍品等。作為明清官窯遺址,龍珠閣周圍的地底下還埋藏着無數寶貴的文物。

  龍珠閣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窯史料,對景德鎮官窯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價值。作為官窯遺址和現代官窯器研究成果展示場所,龍珠閣一直是中外陶瓷愛好者關注的地方。現已成為景德鎮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2、高嶺

  古瓷礦區,位于東鄉高嶺村,距市轄49公裡。國際通用黏土礦物學專用名字高嶺土(KAOLIN)命名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曆史遺迹有明清兩代采礦遺址、淘洗坑、水口亭、古街、古道等。尤其是高嶺土淘洗後留下的白色尾砂堆積蔚為壯觀,有“青山浮白雪”之譽,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和自然生态相結合的景區。

  遠在南北朝時,這裡就出産優質造瓷原料--高嶺土。在元、明、清曆代史料筆記中,多次提到高嶺土。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陶炬》中所記述的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礦區的高嶺山。1712年法國神甫昂特雷柯爾向外國介紹過這裡的瓷用原料,從此高嶺聞名世界。在高嶺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萬曆至清代雍正時期有關開采高嶺土的石刻。現在的高嶺,存有不少明、清礦坑遺址,以及一丘丘雪白的尾砂堆,最厚處達50米。在此,人們不僅可以考察古代采掘和陶洗瓷土的情形,而且還能欣賞到青山映托雪白尾砂的奇的觀。“高嶺”一名,已成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術語。

  3、景德鎮陶瓷館

  位于市區蓮社路。郭沐若親筆題寫的“景德鎮陶瓷館”六個大字鑲嵌在門樓上。該館建于建國初期,後規模不斷擴大,展出内容分“曆史之部”,“新中國之部”和專題展覽廳。 前者以朝代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後者按類别陳列,展出建國後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裡紅;明代的青花瓷 、五彩瓷、鬥彩、各類顔色釉瓷;清代的數十類精品陶瓷。現代各陶瓷工廠、陶瓷 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來景德鎮觀光的遊客不可不遊的去處。

  這些珍貴的陶瓷真實地反映了景德鎮曆史發展的全過程,展示了曆代景德鎮陶瓷工人的聰明智慧和偉大創造。駐足欣賞,令人流連忘返。

  4、三闾廟古街

  位于江西景德鎮市中心的昌河西岸,因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而建三闾大夫廟,故得名,同時三闾廟也是景德鎮明清時期非常有名的渡口之一,是當時運輸制瓷原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重要碼頭,因此,現在三闾廟古街分為明街、清街和古碼頭三部分,是著名的曆史文化街區。

  三闾廟的明街長84.7米,寬4.5米,為明朝中晚嘉靖年間(1522-1566年)所建,有曆時500年仍保存完好的青磚街面,路面呈拱形,兩側有排水明溝,整條街道不如清街保存完整,平時的氣氛也比較冷清。

  三闾廟的清街全長231米,寬約3米,街口有“三闾古栅”的石牌,街面用長石條、青石闆鋪成,清街兩旁為各式商鋪和民宅,曾是清代時期十分繁華的商貿街,經1998年修複後,古樸中透露這一絲現代氣息。

  古碼頭則是用青石條壘成的,共三層,以适應不同水位的要求,非常科學,在古碼頭上還建有一座紀念著名詩人屈原的“忠潔侯廟”,即“三闾大夫廟”,三闾大夫廟的北側就是清街的入口。

  三闾廟古街中還有幾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宅,大多為明朝中期到清朝初期所建,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最為出名的是明朝中期所建的劉家弄3号住宅,從布局到雕飾,都展現出我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藝。

  5、湖田古窯遺址

  湖田窯是我國宋、元兩代各大制瓷規模最大,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産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窯場。遺址保存的遺物非常豐富,曆代古窯啟遍地.七百年的制瓷曆史給湖田留下了大量的古窯、古作坊遺迹,如“葫蘆窯 ”、“馬蹄窯”等,在該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湖田古窯址陳列館,展示了在這裡出土各種窯具和瓷器。這些古迹使湖田成為我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不斷出土的古迹也成了國内外陶瓷考古愛好者的樂園。

  1982年,湖田古瓷窯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古陶瓷博覽區

  景德鎮古陶瓷博覽區,坐落在西市區蟠龍崗,占地面積 83公頃。博覽區是易地集中保護古代工業,民俗建築的成功範例,以實物形式生動地再現了十五, 十六世紀瓷都景德鎮的曆史風貌。 博覽區共分古窯瓷廠,明清民間建築和陶瓷曆史博物館三部分。

  古窯瓷廠為古陶瓷制作區,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古代陶瓷制作工藝的全過程。這裡有6 間古胚房,為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内敞開的建築組成。呸房内,工人們以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操作,妙手神工讓遊人驚歎不已。廠内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名式鎮窯。此窯以松柴為燃料。窯長18米,成直躺的鵝蛋形,前大後小,尾部砌築高約21米的薄壁煙煙囪。這是古代建築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彎曲外型立築架梁的結果,可謂匠心獨具,也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陶瓷曆史博物館陳列了大量景德鎮曆代古瓷精品等曆史文物。明清建築由一系列祠堂,闾們,民居,街道和店鋪構成,布局合理,風格獨特,或古樸粗犷,或幽雅宜人。

  7、紅塔

  在景德鎮市浮梁縣城内。紅塔有六角七層,每面有二朵鋪作,角上有轉角鋪出,除第二層因第一層的門窗較高無平座外,其餘各層均有平座。每層平座設3門,各據一面,餘三面無門。因牆的厚度大,故塔裡形成一條長巷,巷的仰頂,以菱角牙子疊澀構成。有平斜步道。因外牆為紅色,故稱“紅塔”。

  8、連花塘

  在景德鎮市北。因滿塘盛開蓮花而得名。塘呈“呂”字形,四周群山環抱,塘邊揚柳低垂,中有涼亭畫閣,兩旁曲徑通幽,是遊覽避暑勝地。唐以前,蓮花塘稱“蓮池”,唐太和後,因尚書薛??之女玉枝死于池中,并葬于池側,故改名沉玉塘。宋時湖内建有寶積寺,是佛印和尚的下院,故又改稱佛印湖。宋以後曆代在此設有學宮,清道光年間(1821—1850)在此創建紹文書院。1938年,這裡是新四軍景德鎮市辦事處所在地,建國後辟為遊覽區。

  9、神集弄民宅

  在景德鎮市中心祥集弄内。是一條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民宅多處。其中3号、11号兩宅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結構嚴謹,用料堅實。住宅的平面布局分上下堂,四正兩廂加後房,中有天井。門皆設于側面。正堂明間作單層處理,堂屋高大軒昂,橫梁寬厚,前額枋直徑0.5米,梁枋之間的隔斷尚存“編竹造”的遺制。柱粗一人難圍,梁柱均為樟木等優質材料制作。柱礎、地腳飾以精美石雕,構件裝飾雕镂豐富多彩,古樸典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天後宮

  在景德鎮市中華路。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裝飾華美,富麗堂皇。進深66米,有牌樓、戲台、場院、酒樓、議事中堂、天後神殿、左右兩殿、三尊神殿等。後多數建築圮毀,僅存主體建築天後神殿。後于後神殿改作福建會館(或稱三山書院),成為閩人祭祀天後的場所,也是他們販運陶瓷外銷的集聚中心。建國後天後神殿經修葺,依然氣勢雄偉,氣度猶勝當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