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年的大洋沒有5元面額,民國隻有紙币有5元面額。
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鑄币局,統一發行銀币。中國銀圓因為上有蟠龍像,因此被稱為“龍洋”。各式銀圓被稱為“大洋”。民國成立後,于1914年推出《國币條例》,确立銀本位貨币制度,定國币“壹圓”重七錢二分,含純銀八成九,即六錢四分八厘,約等同于銀圓壹枚,又定十分之一元為一角,十分之一角為一分。國币的壹圓被鑄成八成九銀、一成一銅的硬币,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并推出以銀鑄造的輔币。
袁大頭出現後,逐漸取代“龍洋”、“鷹洋”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