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篇文章,原本是《列族的紛争》原稿中“将門之家”一章節的内容,以關羽之孫關彜的視角,将三個家族的故事徐徐展開。後經反複考慮,最終在成書中棄用此篇,另以常規方式講述。
不過既然此篇已成型,終歸應與讀者見面。姑且作為《列族的紛争》“番外篇”,分為四部分,于“三國月旦評”連載刊發,以飨讀者。
今日為第二篇:
回顧前文,請點擊:
之二
我打小開始,就喜歡聽爺爺的故事,但給我講故事最多的,倒不是父親,而是右車騎将軍廖公。
廖公名化,是爺爺老部下中唯一健在者,或者說,從爺爺殉國後四十餘年間,廖公都是這唯一的一位。廖公出身沔南冠族,後随了爺爺做主簿。爺爺蒙難于臨沮後,廖公詐死,騙過了吳賊,帶着老母星夜兼程抵達秭歸,與先帝的大軍相遇。當時廖公訴說爺爺和大伯父(關平)不懼威吓、慨然赴死的情形,悲痛得淚如雨下,讓先帝為之動容。
當年爺爺舉兵北上合圍樊城,擒于禁、斬龐德,已立下威震華夏之功,吓得曹操差點要遷都以避其鋒芒,不料呂蒙那賊人偷襲江陵,加上反賊糜芳、士仁叛變獻城,爺爺後路被截斷,終至敗走臨沮,為敵所獲。廖公對爺爺可謂景仰備至,忠心耿耿,每念及吳賊,他必咬牙切齒,渾身顫抖。
廖公對我講過,爺爺北伐樊城之前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群豬在咬他的腳,便對大伯父說:“我這一年看來會比較倒黴,很可能回不來了。”後來的事情果然印證了夢裡的情景。
他又說爺爺去世後不久,呂蒙就突發怪病,孫權請了國中所有名醫,用盡了各種方式都查不出病因,無法治好,甚至還請了道士做法祈壽,沒用,呂蒙沒過多久就死去了,那一定是關侯爺的陰魂顯靈,來奪了他的命。聽得我脊背發涼,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些故事都成為了我的童年陰影。
等到我大了一些,娶妻生子了,又從廖公那裡聽到不一樣的爺爺的故事。
那是屬于爺爺的情感世界,當年先帝接替陶謙做徐州牧,爺爺尚未婚配,緊接着呂布被曹操打敗後前來投奔,爺爺對呂布這種反複無常的小人一點都看不進眼,若非先帝仁厚,絕不會收留他。可爺爺卻看中了呂布部将秦宜祿的妻子杜夫人,那女人應當是絕美的,否則不會以已嫁之身,讓爺爺動了凡心。那段時間他很苦,他愛上了不該愛的人,卻隻能隐藏在心裡,即便對先帝和張三爺,他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後來先帝與曹操聯手,将呂布圍困在下邳,别的将軍都為将要擒獲戰神呂布而興奮,爺爺的心思卻全在城内的杜夫人身上。他生怕城破之後,杜夫人在亂軍中性命不保,便鼓足勇氣,将自己的秘密透露給曹操,請他做主将杜夫人賜給他為妻。曹操很尊敬爺爺,不消分說便滿口允諾。
可壞就壞在爺爺用情至深,有些過于焦急,又生怕曹操不守信諾,在下邳城破之前把這事跟曹操又提了好幾次。一次兩次還好,三番五次的,曹操就起疑了,那曹操實際上是天字第一号色鬼,偏想看看那杜夫人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夠栓得住爺爺這樣英雄人物的心,就在破城之後派人将她帶來,一看果然是國色天香,世間無二,當晚便留在了自己帳中侍寝。爺爺被橫刀奪愛,自是心緒難平,我想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後來不管曹操怎樣厚待于他,他都不為所動,不為其效命吧。
廖公講起爺爺這些情感往事,卻沒有任何不敬之意,他覺得,爺爺雖然是神武蓋世的大英雄,卻也是凡人,也有人之七情六欲,他反對将爺爺神化,在他眼中的爺爺就是那個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心之所愛,即便因為這份愛情而落得個尴尬的境地,也并不是件羞恥的事情。
美麗的杜夫人沒能成為我奶奶,少年的我甚至有些小失落。我開始對他們那一代人的愛情産生了興趣,我問張遵知不知道他爺爺怎麼娶到他奶奶的,那小子是個渾球,一問三不知。那幾日他正在追尚書郎黃崇的女兒,但那姑娘還未及笄,似乎對他也沒什麼感覺,他就老嘀咕着要把那姑娘硬搶過來,生米煮成熟飯,看她應不應。所以當我問的時候,他就随口亂講,說他奶奶是他爺爺搶來的。這話被他叔父聽到了,狠狠拉到柴房打了一頓。
後來我們才驚詫地得知,他奶奶真是被搶來的!
那是建安五年,先帝逃出曹袁相峙的戰場,南下汝南聯合劉辟、龔都等策應袁紹,途徑曹操的老家谯縣,被一個外出砍樵、才十三四歲的女子發現了行蹤,先帝本來要滅口的,張三爺卻留了個心思,問她是哪家人。這不問不打緊,一問才知道,她姓夏侯,竟是夏侯淵的侄女,曹家的親戚。
其實在問話之前,張三爺就有心納她為妻了,見是良家女子,張三爺伸出虎臂,便将那夏侯姑娘抱起來帶進了高粱地,她後來就成了張遵的奶奶。這麼說,張三爺還成了曹操的上門女婿。
雖然媳婦是搶來的,但張三爺的婚姻生活過得還挺不賴,那夏侯姑娘也不怨不艾,賢惠持家。後來她聽說夏侯淵戰死定軍山,還請求先帝為其厚葬,被先帝稱頌為賢德。張三爺本是個武夫粗人,娶妻之後也變得細緻起來,軍旅之餘還經常操起筆墨,讓夫人做模特畫起美人畫來。
他們的兩個女兒,也就是張遵的兩個姑姑,也承襲了她們母親的賢良淑德,及笄後都被送進宮中,做了陛下的皇後,這很有趣,先帝與那曹操鬥了一輩子,沒想到死後卻成了兒女親家。後來夏侯霸将軍從魏國來降,陛下還指着幾位公子對他說:“這些都是夏侯家的子侄啊。”
爺爺在臨沮被吳賊斬殺後,首級被送到洛陽曹操那裡,自此爺爺身首異處,沒于敵境,冤魂難安,我等連祭掃都無法成行,這成為關家後人的心頭之痛。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的,張三爺聞聽噩耗,痛不欲生,急欲點兵複仇。盛怒之下,便将先帝之前的再三叮囑抛之腦後,對身邊的将士随意鞭打辱罵,一天夜裡,他被部将範強、張達所殺,首級被二賊帶着順江而下投奔孫權。
爺爺與三爺的先後殒命讓先帝遭受沉重打擊,他不顧丞相和趙将軍的勸谏執意起兵伐吳,大仇未報,卻讓數萬蜀軍将士葬身夷陵火海之中。那是一段字字血淚的曆史,也是像我這樣的将門之後必修的教訓。記得孩提時,這節課程是尚書令董允親自講授,雖已相隔數十年,其慘烈依然令人心悸。特别是我和張遵,聽完講述已成淚人,抱頭啜泣不能發一言。
現在,張遵已經死了,我卻在床下偷生,這太羞恥了,不行,我要沖出去堵住那扇門,決不允許賊人傷害我關家的任何人。
可是,賊人是誰呢?陛下不是已經出降了嗎?鄧艾和鐘會都宣稱約束軍士,禁止擄掠,善待蜀中軍民,大家已經準備做大魏的安順良民了,誰在城中作亂?
(連載中,未完待續)
88個三國家族的生死博弈,
上演一出鼎足三分的“權力的遊戲”!
系統梳理三國豪門世家譜系,
解開家族權力密碼。
馬伯庸、餘世存、師永剛聯合推薦
成長新書:
列族的紛争:三國豪門世家的政治博弈
京東、當當、天貓及各大書店有售。
▼ 長按識别二維碼,在京東購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