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母親在誕下小天使之後,身體都會非常虛弱,所以需要休息4-6周的時間好好調養身體,這4-6周的時間就被稱為“月子”,從醫學角度來說,并沒有坐月子這一說法,學名為産褥期。
由于老人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或者兒媳,所以女性在坐月子期間總會被灌輸一些“不能喝冷水”“不能吹冷風”“不能久坐”“别亂吃東西,喝小米粥吃雞蛋”等等的自以為對女性好的思想,其實沒那麼誇張!
給大家盤點幾個坐月子的常見誤區來避避雷:
誤區一:多喝湯下奶
總有人認為媽媽喝的水多、湯多奶水就多,而且喝那種特别有營養的湯就會讓母乳更有營養。這裡有兩個問題,首先并不是喝得越多奶水越多,媽媽乳汁的分泌來源于嬰兒的不斷吮吸,其次,母乳的營養是很全面的,包含了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并不會因為補得越多越有營養。
喝湯是沒錯的,可以幫助媽媽更好的恢複身體補充營養,應該給媽媽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營養素的清湯,如精肉湯、蔬菜湯、蛋花湯、鮮魚湯等,而且喝湯的同時不要忘記吃肉,肉湯中的營養大半都在肉裡。
誤區二:生完孩子急于減肥
有許多媽媽為了保持一個好身材,生完孩子就想通過節食來恢複身材,這樣做不僅不利于身體的康複,也不能保證為嬰兒提供足夠的營養。
如果真的體重太重,超過了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适宜的健身鍛煉,在飲食方面,可以适當增加一些蔬菜,有利于身體減重。
那麼坐月子期間應該如何從各類食物中補充營養呢?
主食類:谷類250~300g左右,其中雜糧約50g,薯類75g。
主食方面要增加全谷物、雜豆類和薯類的比例,減少精白米面及制品(白米飯、白饅頭、包子、大餅、面條、年糕、米線等等)的比例,增加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攝入,給媽媽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支持。
水果類:每天200~400g左右。
有些水果太冰,可以用溫水隔水加熱。對于血糖控制不佳的媽媽來說,水果不超過200g的同時還要選擇甜度較低的水果,如藍莓、草莓、小番茄、蘋果、橙子、橘子等。
蔬菜類:每天1斤左右。
多吃綠色蔬菜可以補充礦物質,比如鎂、維生素K、葉酸等,深色蔬菜為最佳,如果吃了一些澱粉含量比較高的蔬菜,比如山藥、芋頭、紅薯、南瓜、藕等,就應該相應地減少一些主食的攝入,避免攝入的熱量過高。
魚類:每天75~100g。
魚、蝦肉的肉質非常細嫩,而且脂肪含量較低,好消化。不僅如此,蝦皮、帶骨的小魚都是鈣質的優質來源,對于媽媽補鈣有非常好的效果。
有些人在坐月子時害怕這害怕那,總是什麼都不敢吃,殊不知營養不均衡的時候,自身的恢複效果也不會很好,從女人變成媽媽,身體到心理都會經曆一個大變化,有充足的營養才會有充足的戰鬥力來應對生活中的瑣碎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