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全縣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

為全縣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9:19:09

為全縣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近年來,為了紮緊生态環境保護的制度籠子,許多地方進行了諸多有益嘗試作為我國首批3個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之一,江西從2020年開始,成立了由副省長任組長的省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設置了省督察辦,并按照區域劃分,成立了贛東、贛南、贛西、贛北、贛中5個生态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以下簡稱專員辦),且高規格配備了1名正廳級和5名副廳級監察專員,實現了對11個設區市生态環境保護的派駐監察,構建起了具有江西特色的“1 5”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兩年多來,江西各個專員辦緊盯問題,把脈問診,推動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出成效,各地生态質量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為全縣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為全縣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築牢生态環境保護)1

為全縣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保駕護航

近年來,為了紮緊生态環境保護的制度籠子,許多地方進行了諸多有益嘗試。作為我國首批3個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之一,江西從2020年開始,成立了由副省長任組長的省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設置了省督察辦,并按照區域劃分,成立了贛東、贛南、贛西、贛北、贛中5個生态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以下簡稱專員辦),且高規格配備了1名正廳級和5名副廳級監察專員,實現了對11個設區市生态環境保護的派駐監察,構建起了具有江西特色的“1 5”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兩年多來,江西各個專員辦緊盯問題,把脈問診,推動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出成效,各地生态質量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

築牢保護屏障,護航綠水青山

“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産停産、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等五類案件共計17萬多件。”9月15日舉辦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生态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這十年是中國生态環境保護執法力度最嚴、法律制度實施效果最顯著的十年。過去十年,我國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這其中創新性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環保垂改、監察派駐等。時至今日,許多地方從省級層面都建立了生态環境監察機制,派駐了相關機構或人員,護航綠水青山的隊伍越來越大,能力越變越強。

綠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作為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江西高度重視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尤其是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了高水平構建生态環境監察體系,江西于2020年成立了省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省督查辦,成立贛東、贛南、贛西、贛北、贛中5個地方專員辦,高規格配備監察專員,環保垂改力度空前。“如果說省督察辦好比是個‘手掌’,5個專員辦就好比是5根‘手指’,捏在一起就是一個‘拳頭’。‘手指’伸出去就是發現問題的‘前沿哨’,收回來就是報告問題的‘通訊兵’,打出去就是推動解決問題的‘硬拳頭’。”江西省生态環境廳黨組成員、正廳級生态環境監察專員鄭光泉曾如是表示。

作為全新的、年輕的生态環境監察機構,5個專員辦可以說是誕生在環保垂改的春風裡,成長在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戰鬥中,如何履行好生态環境監察的神聖使命,完成好組織交給的派駐監察任務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課題,也是必須交好的時代答卷。為了保障江西省生态環境保護督察體系有效運轉,讓5個專員辦能夠真正發揮“前沿哨”“通訊兵”的作用,江西省于2020年6月出台了《江西省生态環境廳區域生态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管理辦法》,明确了專員辦的機構與職責、業務管理、政務管理等管理事項,确保派駐監察工作可以順利開展。去年3月,圍繞生态環境監察工作定位,江西又配套制定了監察工作計劃、列席會議、走訪問詢、聽取彙報、調閱資料、實地調查、監察報告等外部聯動7項制度,确保監察工作開展有序有力。“日常我們都是在一線明察暗訪,直面問題,直達現場,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建立問題線索庫,全力推動相關問題整改。”據贛南生态環境監察專員喻子水介紹,成立于2020年6月的贛南專員辦,共有9名正式編制人員,“9個人負責贛州這麼大的地方,還是要有的放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目前還是抓重點和影響比較大的典型案例,以此舉一反三,推動工作開展。”

生态環境涉及面非常廣,僅僅依靠專員辦和當地生态環境部門遠遠不夠,因此通力協作變得尤為重要。喻子水介紹,每年召開第一次生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時,贛南專員辦都會邀請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以及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和市直各個部門領導參加。會上,對往年的工作進行通報,通報主要目的就是三點:第一,去年做了哪些事。第二,對市裡生态環境質量的基本情況進行說明,總結生态環境保護成果。第三,重點指出存在的問題,每指出一個問題就舉一個具體的案例進行說明,一方面是提醒重視,另一方面提出整改要求。“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事後還會繼續回頭看,有制度的要根據制度執行,沒有制度的要根據我們發現的問題來制定相關的制度。”

借開會之機,一方面讓地方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對專員辦及其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指出地方生态環境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壓實責任。此外,贛南專員辦還對履行生态環境責任的主要部門進行調研和督導,理清每個部門在生态環境保護中的職責,重點是找問題和工作上的不足。與地方紀委溝通,反饋一些履行生态環境保護責任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典型問題,通過紀委來推動問題的整改落實,也是專員辦的一把利器。

作為體制改革創新的産物,專員辦這種派駐機構對生态環境保護到底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對推動生态環境問題的整改能起到多大的成效,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去年,江西省委編辦針對專員辦做了一次全面的調研,主要圍繞職責定位、人員配置、工作任務,看能否達到當時編辦設立機構的作用,最終對各專員辦的工作進行了充分肯定。

讓督政更有力,讓監察更有效

派駐生态環境監察機構,之所以能發揮巨大作用,與其獨特的行政管理和運作方式有關。一般來說,地方生态環境保護部門負責生态環境領域的日常工作,雖然屬于條管單位,但主要領導的選拔任用、經費等,仍由地方管理和負責,開展工作還是受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專員辦則可以站在省生态環境廳,甚至是省委、省政府生态環境保護委員會的層面,來開展工作,不受地方的限制。

通常,各專員辦開展具體工作時,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江西省生态環境廳每年都會有生态環境保護工作要求、工作重點,根據省廳的要求和安排,各專員辦會劃出工作重點,制定相應的任務和目标。第二,管轄範圍内,曆年中央環保督察過程中發現的一些重點問題,專員辦都會收集在冊,進行重點監督。第三,從省委、省政府的角度,圍繞江西省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和生态環境問題整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計劃,劃出的工作重點,各專員辦負責轄區内的落實和監督。第四,平時開展督察時,掌握的一些問題,也會重點解決。按照政策要求,加強溝通聯動,各專員辦正是通過以上方式,收集更多生态環境督察線索,然後制定計劃,開展具體的工作。

除了與省廳密切聯系之外,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溝通交流,暢通督政與督企的協同聯動渠道,也是各專員辦工作的主要内容。按照列席會議制度,各專員辦都會參加地方黨委政府相關會議,如生态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生态環境問題整改領導小組會等,并發表意見。有時候,為了解決重大生态環境問題,專員辦還會及時協調地方政府聯合召開相關會議,如督導會、督察調研座談會等。對生态環境保護的主要組成部門,如工信、林業、環保、住建、城管等進行調研督導,也是專員辦的主要工作之一,督導的重點是這些部門在履行生态環境保護職責方面,有什麼好的經驗和做法,還存在哪些問題。督導過程中,重點是講問題、談要求,然後形成報告彙報至省生态環境廳,省廳再通過專員辦正式下發給地方政府,然後地方政府再轉發給相關職能部門,對專員辦提出的問題,進行落實。适當的時候,專員辦還會進行回頭看,檢查整改落實情況。深入各縣市區進行現場檢查督導也是常态,一旦發現存在突出生态環境問題,便會召開座談會,一般情況下,地方縣委、縣政府也會派人參加,專員辦會明确整改時限和要求,并形成會議備忘錄,地方政府針對專員辦提出的問題和要求,自主壓實生态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對于日常監督檢查、暗訪督察、調研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各專員辦會認真進行分析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提出監察建議,指出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要求,及時向派駐區域黨委、政府反饋。其他部門機構發現轉交過來的線索,各專員辦也會通過省生态環境廳下發督辦函,針對一些問題,要求地方整改落實。今年4月7日,贛南專員辦根據江西省生态環境廳部署,經過專項督導,向贛州市整改辦發出了《關于移交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期間交辦環境信訪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态環境保護情況審計問題和“綠盾行動”自然保護地指出問題專項督導問題清單的函》,一次性移交了59個問題,要求贛州迅速開展逐一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并加強跟蹤幫扶督導,确保不形成“堵點”和“雷區”,有力保障了第二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迎檢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開展環保督察是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為了落實好生态文明思想,我們改革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成立了5個專員辦,主要目的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發揮‘前沿哨’‘通訊兵’的作用。”贛東專員辦常務副主任廖遠洪表示,通過督察發現問題,壓實政企責任,形成震懾,推動問題解決,促進派駐區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專員辦的職責和使命所在。

創新工作方法,生态環保再上新台階

生态環境監察工作上要接天線,下要接地氣,既要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對生态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又要針對具體生态環境保護問題,來督促地方黨委、政府落實。兩年來,江西省在實現對設區市省級督察及“回頭看”全覆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專員辦推動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的利器功能,加大督企與督政的力度,在推動一系列生态環境問題整改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2020年12月,國家長江辦向江西省移交了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态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随後,省督察辦組織5個專員辦針對披露問題迅速展開調查核實,查清問題事實,厘清各方責任,提出處理建議。通過開展問責調查,進一步壓實了生态環境保護責任、推動了問題整改。

去年,贛南專員辦督察了贛州市水域,通過走訪調研,提出了28個問題,彙總到省生态環境廳水生态環境處、流域辦等相關部門,對于專員辦提出的問題贛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針對每個問題都制定了具體措施,一一進行了整改。作為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在2019年之前,很多生态環境指标全省倒數,生态環境保護壓力很大。贛南專員辦成立兩年多來,贛州市空氣質量每年躍居全省前列,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贛江幹流贛州段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标準。

在各專員辦的有力推動和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兩年來,江西各地的生态環境質量有了很大改善。今年上半年,江西省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95.4%、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7.7%,全省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低于全國平均4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高于全國平均10.8個百分點,兩項指标均列中部六省第1位;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高于全國平均12個百分點,列全國第6位。“10年來,江西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提高了8.8個百分點,細顆粒物濃度下降了34.1%,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提高了16.8個百分點,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提高了12.9個百分點。”8月23日舉辦的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闆”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江西省生态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延彬用一組數據,說明江西狠抓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創下了新曆史。

時至今日,如何真正發揮生态環境派駐監察的作用,江西省各專員辦也在探索和摸索當中。以贛南專員辦為例,如今該辦已經初步探索構建起了“4 6”生态環境監察體制機制,即與省廳有關處室聯動的“四項機制”(年度監察計劃統籌機制、定期報告監察工作機制、聯合督察調研機制、生态環境問題線索管理機制)和與派駐地區黨委政府高效溝通的“六種措施”(列席黨委政府相關會議、協調當地政府部署工作、通報生态環境監察工作情況、開展部門專項調研督導、現場督導壓實黨委政府責任、移交問題清單促整改),以此不斷推動生态環境監察工作提質增效,讓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

生态文明建設搞得好不好,關鍵在于制度建設和責任落實。江西通過創新生态環境保護督政督企方式,高規格構建督察體系,高質量推進督察整改,将例行督察、專項督察和駐派監察相結合,全方位推進污染防治,用制度改革守護“綠水青山”,築牢了生态環境保護“防火牆”,強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江西樣闆”越來越動人。

《經濟》雜志-經濟網 秦雲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