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變暖,蛇類等動物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農村有句老話叫“七月黃蜂八月蛇”,恰如其分地說明了這些動物的習性。大緻意思就是說每年的夏季,基本上都是黃蜂、蛇類等動物活躍的季節,因此我們要警惕這些動物。
事實上也的确如此,拿我國常見的蟒蛇來說,多是喜熱怕冷物種,當氣溫達到30攝氏度的時候,它們就會變得異常活躍。尤其是南方地區,由于氣候環境适合蛇類生長,每年的夏季,都會發生大量的蛇進家事件。
馬路驚現2米長大蟒蛇,造成交通擁堵
早上8點多鐘,屬于早高峰時段,是衆多上班族們往公司趕的時候。在6月20日這天,廈門文屏西路上一路段出現了短暫的擁堵,原本的2車道變成了單車道,路過的車輛均行駛緩慢,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竟是一條2米多長的大蟒蛇。
不少市民在經過該路段的時候,發現了一些人圍在馬路邊上,似乎在看熱鬧。
湊前一看,原來是馬路上“橫躺”着一條大蟒蛇,隻見它在路上緩慢扭動,車輛為了避開它才造成了擁堵。
這條蟒蛇足有2米多長,約摸着在10斤以上。對于蟒蛇家族來說,它的個頭不算大,但作為一條蛇來說,堪稱大塊頭,畢竟大部分的市民,都沒有見過那麼大的蛇。
由于大多數的人天生對蛇類有一種恐懼感,所以人們隻是圍觀拍照,并不敢上前去捉拿。直到後來有人聯系了從事野生動物救助工作的人員何先生,他趕到現場時,先是慢慢靠近,然後出其不意迅速掐住蛇頭,一把将蟒蛇拎了起來,這才解決了危機,道路重新變得通暢。
男子果斷出擊單手擒拿大蟒蛇的動作,也引來了衆人圍觀,紛紛稱贊其膽大心細。
經過仔細檢查,何先生發現該蟒蛇的身上有一道愈合不久的傷痕,猜測或許還有些疼痛,因此它才會緩慢扭動爬行。
另外,這條2米多長的大蟒蛇之所以會出現在熱鬧的馬路上,可能與連日來的降雨有關,雨水迫使蛇不得不離開山上,這才下山出現在了馬路上。
最終何先生把這條蟒蛇交給了廈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野生動物救助隊,據了解,該蟒蛇已被妥善安置。
蟒蛇與其他毒蛇相比,有什麼特殊之處?
說到蛇,人們通常會與“毒”聯系在一起,多數的蛇都是屬于毒蛇類,被咬一口,輕則腫脹疼痛難忍,重則失去生命。
蛇毒的種類也五花八門,比如蝰蛇和響尾蛇等,産生的是溶血型毒素,金環蛇、銀環蛇等分泌的則是神經性毒素,而眼鏡蛇和眼鏡王蛇分泌的則是混合毒素,既有神經性毒素的中毒症狀,也有血液循環毒素造成的損害。
在全世界範圍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年都有10萬左右的人因被毒蛇咬傷而死亡。
蟒蛇雖然在體型上來說,看起來巨大,比一些毒蛇更讓人恐懼,但蟒蛇幾乎是無毒的,咬傷人之後不會造成中毒,但它的恐怖之處就在于“緻命纏繞”。
蟒蛇是一類極具力量的蛇,科學家表示,當一條蟒蛇的體長超過3米時,其纏繞的力量足以讓一個普通人無法掙脫,更别說是一些體長上10米的巨蟒了。
蟒蛇在攻擊的時候,會先用嘴巴牢牢咬住獵物,然後迅速用身體将獵物層層纏住,巨大的力量能将獵物纏至窒息、纏至關節脫臼。
遇見蟒蛇該怎麼辦?
夏季是蛇類活動最為活躍的季節,因此在這個季節内,我們需要謹防蛇出沒。減少野外踏青、遠離綠化帶等方式,一定程度上能讓我們遠離蛇類。
但對于一些農村地區,或者靠近山地林區的人來說,即使不去野外招惹它們,但也有可能會遇見它們,因為蛇進家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比如廣東梅州五華縣的一農戶家中,在5月份的時候,就闖入一條大蟒蛇,吞食了主人養的雞。
蟒蛇進家,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人類居住的地方往往食物較多,比如養的雞鴨等家禽,就是它們的獵食目标。
另外,當戶外溫度過高時,人類的庭院、房屋會顯得比較清涼,因此也能吸引蛇前來。
家中陰暗的角落,堆積雜物的地方,往往是蛇出沒的“重災區”,因此減少雜物堆,将家收拾得整潔明亮,家禽豢養區遠離居住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預防蛇類。
蟒蛇雖然無毒,但我相信也沒人會願意被它咬一下,更别說被它纏繞住了。人并不是蟒蛇的捕食目标,因此它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遇上了,别去圍觀拍照更别招惹,直接往反方向跑就是了。
如果不幸被纏住,無法掙脫,能呼救則呼救,實在沒辦法,我們可以找到它的洩殖腔,用力捅過去,巨大的疼痛感可能會迫使蟒蛇松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