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廷與市井總是有着距離的,宮廷文藝一般為雅,而市井之風一般為俗。但這種情況在魏晉南北朝時卻有些混亂,南朝的皇家氏族出身行伍,本身來自社會下層,在過着奢華富貴的宮廷生活的同時,仍留戀着市井的氣息。
所謂“宮體詩”,指的就是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入主東宮,直至後世陳後主隋炀帝唐太宗等以宮廷為描寫中心的一系列豔情詩歌,其内容多是宮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宮體詩人群對女性的審美觀照,與對器物的審美觀照在心理上可以說是一樣的,描寫女性不是因為女性地位的提高,而僅僅是當作觀賞的物品。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幾首“宮體詩”,首先一個是展示宮體詩中内容缺乏,過分強調辭藻與對偶的外殼的缺點,詩人們隻是在用華麗的詞語描繪着他們眼中的物與女人。第二個就是我們在看過它們的缺點後,也要發現它們的長處,也就是對古詩日後趨向格律化的重要作用。
南苑看人還 庾肩吾(南梁)
春花競玉顔,俱折複俱攀。細腰宜窄衣,長钗巧挾鬟。
洛橋初度燭,青門欲上關。中人應有望,上客莫前還。
夜聽妓詩 蕭綱(南梁)
合歡蠲忿葉,萱草忘憂條。何如明月夜,流風拂舞腰。朱唇随吹盡,玉钏逐弦搖。留賓惜殘弄,負态動馀嬌。
奉和夜聽妓聲詩 鄧铿(南北朝)
燭華似明月,鬟影勝飛橋。妓兒齊鄭樂,争妍學楚腰。
新歌自作曲,舊瑟不須調。衆中俱不笑,座上莫相撩。
玉樹後庭花 陳叔寶(南陳)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