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源于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産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于農事的豐收,常寄托于神靈的庇佑。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雲:“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并祈祝來年的好收成。從曆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起初,“秋嘗”的日期并不确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之時。
鬼節: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
鬼是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生命的一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别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此詞條将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