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趙薇與佟大為的一部《虎媽貓爸》火遍大江南北。時光荏苒,電視劇翻篇了,但到底有多少家庭還在虎媽貓爸的漩渦中掙紮,不可而知。
虎媽,專制媽媽的代名詞,推崇對孩子進行嚴厲苛刻教育。貓爸,支持孩子在快樂中塑造自我,唯恐孩子造成壓力的爸爸代表。虎媽貓爸式家庭教育,如果能做到互補,那是皆大歡喜。但一旦互不認同,形成教育分歧,終歸是弊大于利。
身邊很多夫妻本來相親相愛、夫唱婦随,生了孩子後,卻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終難一緻。而且大部分都是虎媽貓爸的标配,很少有虎爸貓媽,傳統的嚴父慈母已經很少見。有了分歧就有戰争,戰争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最終要麼一方妥協放棄主權,要麼天天争鬥雞飛狗跳,甚至有的最後導緻夫妻感情分裂。
夫妻間因教育分歧産生矛盾,無論從哪方面講,受傷最大的都是孩子。 一、對孩子性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是種折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以用“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句最簡單的話進行诠釋。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影響是一生都去不掉的烙印。《小歡喜》裡喬英子抑郁症的根源就是父母的原生家庭。心理醫生說的好,孩子一半來自于父親,一半來自于母親,宋倩和喬衛東在英子面前互相說對方的壞話,在英子的潛意識裡就是對她自己的否定。
二、影響夫妻感情。鄰居有對夫妻,家裡有個讀三年級的女兒。自孩子上學起,家裡就經常上演戰争片。尤其是晚飯後孩子寫作業的時間,開始是媽媽訓斥孩子,不多久就是夫妻二人戰。夫妻二人經常因為孩子的各類養育問題而争吵,最終不得已以離婚的結局收場。如今隻能見媽媽一個人帶着孩子生活,戰争是消停了,但孩子臉上的笑容卻越來越少了,性格也越來越孤僻。
夫妻到底該如何面對教育分歧? 一、有了分歧,要耐心溝通,盡量做到思想上達成一緻,行動上互相扶持。畢竟夫妻倆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孩子。但由于各自的性格、原生家庭影響、成長經曆和教育背景等各種不同,才導緻了觀念分歧。盡量站到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對對方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包容,才是解決夫妻教育分歧的正确方法。如果雙方都過于強勢,都想說了算,那後果必将慘痛。
二、盡量避免正面沖突,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不能互相指責和埋怨對方。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坦然面對父母的吵架。父母吵架的後果,隻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對自己越來越缺少認同和自信。理性的夫妻應該做到對對方的尊重和支持,即便有不同的觀點,也要私下找機會探讨。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
三、夫妻和睦,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家。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财富就是愛,一個有愛的家培養的孩子大都是快樂陽光、積極向上的。《小歡喜》裡的幾個孩子,方一凡不是最優秀的,但他是最快樂的,性格最健全的。因為他有一對相親相愛的父母。方圓看似怕童文潔,實則是對童文潔滿滿的寵溺。童文潔對方圓看似兇神惡煞,實則是真心的欣賞和疼愛,即便面對方圓失業,一人扛起家庭重擔,她也沒有一句怨言。所以有人說,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家有虎媽貓爸不可怕,可怕的是虎媽不認同貓爸,貓爸看不慣虎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