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詞法就是在翻譯時,按照意義(或修辭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内容。這當然不是無中生有地随意增詞,而是增加原文中雖無其詞而有其意的一些詞。
增加表示名詞複數的詞 1、增加重疊詞表示複數
1)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譯文:朵朵鮮花開滿了庭院。
分析:原文中的“flowers”隻是簡單地用複數形式來表示大片花朵,而中文裡并沒有這樣的語法格式,但是直接譯為“鮮花”又缺失了複數的意思,因此譯文中增加了一個“朵朵”來表示複數,更為恰當。
2) Newsmen went flying off to Mexico.
譯文:記者紛紛飛到墨西哥。
分析:原文中的“newsmen”意為複數形式的記者,因此可通過在名詞後面加一個“們”來體現,但是“記者們飛往墨西哥”隻是簡單地傳達了語義,并不能體現大量記者相繼飛往墨西哥的場面,因此像譯文中增加一個“紛紛”便巧妙地體現出一種畫面感,更為貼切。
2、增加數詞或者其他詞表示複數
1) 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譯文:獅子是百獸之王
分析:原文中“animals”為複數的動物,但是動物一詞在漢語中加上數量詞都顯得不太合适,如:“獅子是各種動物的王”,譯文中巧用漢語裡的常規說法譯為“百獸之王”就顯得很地道。
2)The mountains began to throw their long blue shadows over the valley.
譯文:群山已在山谷裡開始投下蔚藍色長影。
分析:原文裡的“mountains”是複數形式的山脈,在譯文中通過增加一個“群”字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既準确傳達了原文的意義,又照顧到了漢語的表達習慣。
增加表達時态的詞 英語中可以通過變化動詞形式來達到不同時态的效果,但是漢語并沒有這樣的語法規則,因此常常需要增加一些表示時态的詞,例如翻譯完成時往往用“曾”、“已經”、“過”、“了”;翻譯進行時一般用“在”、“正在”、“着”;翻譯将來時通常用“将”、“就”、“要”、“會”、“便”等等。
1、對某種時間概念作強調時,要加詞
1)I had known two great social systems.
譯文:在那以前,我就經曆過兩大社會制度。
分析:譯文中除了用“過”來表示曾經的經曆,還增加了“在那以前”,強調過去完成時态。
2)The old man had taught the boy to fish and the boy loved him.
譯文:原來是老頭之前教會了孩子捕魚,所以孩子很愛他。
分析:增加“之前”和“了”來強調過去完成時态。
2、需要強調時間上的對比時,需要加詞
1)I was, and remain, grateful for the part he played in my release.
譯文:我的獲釋是他成全的,對此我過去很感激,現在仍然很感激。
分析:原文中對于“grateful感激的”這個表語用了兩個系動詞,分别是一般過去時态和現在時态,因此譯文中增加了“過去”和“現在仍然”來表示過去到現在的持續狀态。
2)The old man said, “They say his father was a fisherman. Maybe he was as poor as we are.”
譯文:老頭兒說:“聽人說,從前他爸爸是個打魚的。他以前也許跟我們現在一樣窮。”
分析:通過增加“從前”,“以前”和“現在”來強調過去和現在狀态的對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