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4 12:39:50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1)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都知道讀書有很多益處,可卻有很多人無法真正靜下心來去讀書,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發現讀書的樂趣,感受到讀書的益處。

  而那些真正喜歡讀書的人,不止能發現讀書的樂趣,還能從書中收獲很多東西,所謂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喜歡讀書的人會把讀書看成人生的重要一部分。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2)

  喜歡讀書和不喜歡讀書的人,其實有明顯的區别,喜歡讀書的人往往有這些特征。

  1 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能從書中發現樂趣 喜歡讀書的人,往往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如果發現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想去尋求答案,他們對各個領域、各個學科都想有所了解,所謂求知若渴,就是這個樣子的。

  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就是對知識、對學問一直有一種好奇的心理,然後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尋求答案,才讓他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和成就。

  喜歡讀書的人能從書中發現樂趣,能了解很多不曾了解和接觸的世界,無論是人文曆史、名人傳記,還是各種名著,他們都想去涉獵,他們總是渴望讀書,甚至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讀得越多,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書沒有讀,就更想要把這些書都讀完。

  高爾基還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讀的書越多,就越能了解更大、更廣闊的世界,而且也會因為讀書逐漸改變自己的固有的思維觀念,也能結合書中内容和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3)

  2 把讀書變成了習慣 喜歡讀書的人總是利用空餘時間去讀書,他們對各種娛樂活動、聊天、社交等等都沒有興趣,能激發他們興趣的就是閱讀,而且真正喜歡讀書的人,如果一天不讀書,就好像少了一件事一樣,非要去完成。

  就像董卿說的:“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即便工作再忙,董卿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喜歡讀書的人,不會為自己找借口,他們再忙也都會找出時間來閱讀,而且他們并不是盲目地去讀,而是有計劃、有目标的,比如計劃一天讀幾個小時,幾天讀完一個章節,多長時間讀完一本書等等。

  喜歡讀書的人,根本不會覺得讀書是在強迫自己,因為這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已經把讀書變成了日常生活當中的一種習慣。

  關于堅持閱讀,董卿還說過:“我這個好像無所謂堅持不堅持,就是你習慣了。我的卧室裡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電子産品,這是我的一個習慣,就自然而然地、安靜靜地看書,然後接着就可以睡覺了。”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4)

  大多數有成就的人,其實都是喜歡讀書的人。蔡元培是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他從少年時代起,就勤于讀書,夏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就把一雙腳放在水桶裡,避免蚊子叮咬,專心緻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的工作和革命鬥争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餘歲起……讀到現在,将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由于他一生讀書不辍,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學界泰鬥”。

  把讀書變成了習慣,就無所謂堅不堅持,就像每日吃飯睡覺一樣那麼簡單,這才是真正喜歡讀書的人。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5)

  3 愛書、藏書,對書有獨特的情感 喜歡讀書的人是很愛惜書本的,就算是自己已經讀過的書籍都會好好愛惜,不會讓它受損,他們對書籍有一種獨特的情感。

  在外面如果有看到賣書的,就會停下腳步,看到喜歡的就忍不住掏錢購買,而對于自己讀過的書或者沒有讀過的書,都會好好保存,别人棄之如廢紙,喜歡讀書的人把它們視如珍寶。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隻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推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适值冬日,他頂着狂風,冒着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裡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對一本書的執着與喜愛,會讓一個人不惜代價去得到它,特别是自己認為很有價值的書,對于喜歡讀書的人來說,無論是時間、精力和金錢,他們都願意花在書本上。

  伏爾泰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一個“朋友”,如果和這本書建立了情感,當然不舍得抛棄這種情感,抛棄這樣的“朋友”,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6)

  4 有上進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喜歡讀書的人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他們不想做井底之蛙,不想讓自己一直困在原地,隻有有限的知識和眼界,他們想要知道更多,想讓自己不斷地進步起來,看看更加廣闊的世界。

  魯迅曾說:“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讀書不隻是表面上的讀一讀,還要認真地讀,用心地讀,真正從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無論是思想觀念,還是知識領域,以及處事态度等各個方面都能有另一番見解和思考,讀書是“讀”和“思”并存的。

  魯迅喜愛讀書,他也很講究讀書的方式方法,他提倡博采衆家,什麼書都可以涉獵,不隻要讀,還要獨立思考,要與實踐結合起來,用自己的眼睛把書真正的讀活。讀書在于日積月累,十年如一日地讀,你的收獲将不隻一點點。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7)

  真正喜歡讀書的人,不是跟風盲目地去讀,而是帶着自己的思想去讀,他們不止想要了解自己不曾了解的東西,還想要在邊讀邊思考的同時,從中吸收對自己有益的養分,他們有一種積極上進的心,希望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喜歡讀書的人是一直在成長進步的,随着時間的增長,閱讀的積累,他們會逐漸變得與沒有怎麼讀書的人有明顯的區别,最重要的是能夠不斷地精進自己,提升自己。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8)

  5 越讀書越謙卑,眼界和格局越來越高,能接納不同的人和事物 李健說:“讀書讓人對自我有更清醒認識,而不至于狂妄。”

  讀的書越多,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性,越知道自己所了解的東西、所擁有的觀念,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也知道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是非常少的,所以會變得很謙卑,不會很高傲。

  就像馬克思說過的:“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

  讀的書越多,越知道自己知識匮乏,然後就越想讀更多的書,一直都無法滿足,也會因為讀的書越多越能接納不同的思維觀念、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事物,能夠從多維度去思考各種問題。

  越是讀書,你的思想和眼界會越高,你的包容性也就越強,因為你知道這個世界的廣闊,知道自己的渺小,也知道很多人的局限性,你不會因為自己知道得多,就否定别人,而是能夠理解和接納不同的人和事物。

  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氣質(真正喜歡讀書的人)(9)

  不喜歡讀書的人,你怎麼勸說,他都不願意讀,除非他能真正感受到讀書的樂趣,能真正因為書本獲得了對自己非常有價值的東西,而喜歡讀書的人随時随地都能讀起來,不需要你勸說,不需要你監督,因為這是他們喜歡的事。

  有的人或許由于家庭環境的熏陶,自小就喜愛讀書,涉獵廣泛,還有的人沒有這樣的家庭環境,但在後天也能突然發現讀書的樂趣,也開始喜歡閱讀,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讀書都是有益無害的,當然,要讀好書,要讀對自己有積極作用的書,并且要邊讀邊思考。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條件不允許,不能行萬裡路,那就多讀讀書吧!希望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END----

  文/簡愛的窗戶 圖/Pixabay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