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變臉川劇表演吐火

變臉川劇表演吐火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4-05 14:15:03

  四川在線資陽頻道消息(記者 黃智微 實習記者 李芮)“前看後看,緊看慢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橫看豎看,便是好耍又新鮮,腦殼一轉,面孔說變就變……”一首《變臉》把川劇變臉的千變萬化,妙趣橫生展現地淋漓盡緻。近日,記者見到了雁江區戲劇家協會主席張少軍,他頭一扭手一揮,配合着音樂,完美地展現了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思想感情的變化。

  20歲觸電川劇,54歲學習川劇變臉,張少軍雖然接觸變臉僅8年,但是根據自己幾十年的川劇表演功底和對變臉這門藝術表現形式的深入了解,張少軍提出了自己對川劇變臉的獨到見解,“變臉僅僅是一種技術,舞台表演才是真正的藝術,隻有把變臉技術和川劇舞台表演結合起來的才叫變臉藝術”。

  

  拒絕“濫大街” 堅持走變臉藝術之路

  1955年,張少軍出生在資陽一個教師家庭,從小就熱愛文藝的他在各種文藝表演中早早地嶄露頭角。1976年,當了一年知青的他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走進了當時的資陽縣川劇團,從此與川劇結下不解之緣,并且成為當時資陽、内江片區小有名氣的生角。

  “形體動作沒有美感,演出服裝粗制濫造,現在表演變臉的個别人并不具備功底,僅僅用變臉技術謀取金錢,導緻變臉‘濫市’。”2009年,雁江區戲劇家協會成立,為了更好地傳承川劇中的變臉藝術,張少軍找到四川省職業學院原川劇學校楊又村老師學習變臉、吐火。

  有良好功底的張少軍很快就掌握了變臉的訣竅并加以自己對變臉藝術的理解,始終堅持走變臉藝術之路,目前已成為資陽變臉的權威。

  “手、眼、身、發、步,川劇中成熟的身段表演少則需要學習三五年,多則十年八年。”張少軍告訴記者,我對變臉比較執拗,希望能給人一種舞台美的享受,而不僅僅展現變臉這門技術,這是我真正想走的變臉藝術道路。

  臉譜是變臉的第一件道具,一張好的臉譜不僅要美觀,而且還要毫無破綻。“身段表演和技術問題解決後,臉譜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張少軍說,我認為要真正懂得變臉,就要自己學會做臉譜,我花了三四年時間在各地尋訪布料和顔料,終于做出了那張最“完美”的臉譜。

  

  傳承藝術從小抓 四個小徒弟登上央視節目

  “答應出演央視《大手牽小手》節目時,離出演時間隻有不到兩個月,時間很緊迫,這些孩子卻很能吃苦,我看着汗珠從他們臉頰流下,心疼,卻又很感動。”2015年張少軍帶領自己的學生參加央視《大手牽小手》,并演出開場節目《川劇小花變變變》。

  站上央視舞台,張少軍這四名學生年僅8-10歲,2014年開始學習戲劇身段,綁闆凳腿、肩扛沙袋、反複練習台步……張少軍告訴記者,這些學生之前在丫丫舞蹈班學習舞蹈,我看他們舞蹈功底比較紮實就打算從小培養,傳承這門藝術。

  “川劇變臉是變臉技術和舞台表演的結合,我是站在這個角度來教授學生的,我要讓今後的人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川劇變臉,把變臉更好地傳承下去。”張少軍感慨道,好的變臉表演一定是經過時間沉澱的。

  張少軍教徒從始至終都是先教授川劇身段功夫,待身段功夫學成後,再教授變臉技巧,最後讓學生将變臉技巧與身段功夫聯系起來,形成川劇變臉藝術。

  “所以,時間雖然緊張,但是《川劇小花變變變》表演很成功,那些孩子從小學習舞蹈,又有一年的川劇身段練習,即使學習變臉技巧的時間很短,卻能夠非常快的将川劇表演與變臉結合起來。”說起自己的學生,張少軍十分自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