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曆史劇層出不窮,精彩的劇情讓人過目難忘,但有些電視劇卻在小細節上犯了大錯,不了解曆史的觀衆也就被帶偏了,像明朝皇帝上朝時戴金冠,這就是特别大的錯誤,别再被電視劇騙了,金冠是皇帝去世後戴的。
唐朝時期,烏紗帽成為了官位的代表,民間百姓不再頭戴烏紗帽,宋朝年間,官員的烏紗帽加上了雙翅,并且按照官階大小,在材質和式樣上有區别,明朝以後,烏紗帽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除了烏紗帽外,明朝官員頭戴的官帽還有梁冠、襆(fú)頭、四方平定巾、飄飄巾和東坡巾,其中東坡巾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發明的帽子,長方帽子。明朝皇帝生前頭戴的并非是金色冠帽,而是黑色冠帽,從明朝皇帝的畫像也不難看出這一現象,宋朝年間,皇帝生前頭戴的也是黑冠,曆史劇中卻出現了這一錯誤,1958年北京定陵出土了明神宗烏紗翼善冠,冠後山前是二龍戲珠,冠後面有雙翅,金飾件總重量307.5克,冠通高23.5厘米。
金冠是明朝皇帝死後戴的,金翼善冠也是出土北京定陵,有又名名金絲翼善冠,通高24厘米,重826克,金冠全部是由金絲編結而成,冠上龍鱗有8400片,目前我國金冠僅有金翼善冠一頂,其高超的技藝讓看到人都尤為驚歎。
明朝之前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朝,從成吉思汗建權起了曆時162年,蒙古人和漢族衣冠是一個體系,不過發型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常讓人覺得元朝與漢服服飾不一樣,元朝官員的服飾也是承襲前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廢棄了元朝的服飾,根據漢族人民的習俗重新規定定忽視制度,又認為古代,五冕之禮太繁瑣,隻在祭天地、宗廟時,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紗袍,其他時候都不用。
通天冠是皇帝戴的帽子,黑色,僅次于冕冠,《明集禮卷三十九冠服》記載:“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會、冬至大會、諸祭祀,還則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帻,玉簪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