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8-24 10:18:47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

  源丨破詞兒 文丨六姨太

  《巴比龍》是越獄片,男主叫巴比龍,他想越獄。

  就這個星期天,監獄長要在院子裡頭放一部電影,招待當地的政客。到時,衛兵會分散得很開,院子裡也嘈雜得很,是逃跑的絕佳時機。可監獄在島上,四面環海,要想單槍匹馬殺出一條血路,大不易。因此算上他,一共四個人參與。

  他先裝瘋,騙來一盒鎮定劑。眼鏡男将之碾末兒,混在酒裡,給當晚值班的衛兵送去。大塊頭買了艘船,在上遊接應。小白臉兒則負責勾搭獄卒。那獄卒笑得恍如千樹花開,當即脫了褲子享受。正哼唧着,孰料背後一個棒喝,鑰匙也被摸走。

  就這樣,四人逃出生天,駕小舟過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大海,不停歇一路走。陽光瀝肩頭,湧出一股詩意的自由。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3)

  《巴比龍》翻拍自19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4)73年史蒂夫·麥奎因與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同名經典越獄片,根據法國囚犯亨利·查理爾于1969年發表的小說《巴比龍》改編而成

  許多年後,有人問巴比龍,這真是你的故事?

  彼時的巴比龍一頭白發、滿面皺紋,目光卻異常堅定。嗫嚅半晌,他說,“這是很多男人的故事。”

  01

  史上第一個越獄的男人叫傑克·希皮爾德。1723年,他因偷竊罪被捕入獄。倒趕上了好時候,因那會兒的監禁制度剛出台不久,監獄也簡陋得不像話,都是“單元細胞結構”。

  據《西方監獄建築的空間特征及其演變》所寫,每10間牢房為一個單元,監管并不能達到完美。所以,希皮爾德打破了天花闆,再将衣服系結兒絞成繩子,順着爬了出去,全程隻花了三小時。

  但他實在偷摸兒慣了,沒多久又被送了進去。好在情婦過來探視,偷着給他帶了些女人衣服,以掩人耳目。他換上以後,拆了窗戶上一根欄杆,将打了結的床單子伸出去,攀着便逃了。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5)

  左圖是監獄中的傑克·希皮爾德,頭發被剃了,手指着門的方向。右圖是他和自己的情婦

  作家笛福以他為原型寫了部小說,暢銷得緊,一度賣到洛陽紙貴,惹得皇家劇院也為此排了出戲。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6)

  戲劇《傑克·希皮爾德》海報

  可到底不是什麼高明的法子,别說擱現在,就是19世紀,也能分分鐘被逮個正着。

  怎麼講,這19世紀的英國,有個哲學家叫傑米尼·邊沁,他設計了個全景監獄,中央有個塔樓,隻要獄卒往裡邊兒一站,就能瞧見所有牢房的情況。把監視作用發揮到了極緻。

  可惜邊沁近乎偏執地到處推銷,卻屢屢受挫,險些兒破産。好在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7)1811年,大洋彼岸,年輕氣盛的美利堅采用了這一設計,建了兩座這樣的全景監獄。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8)

  傑米尼·邊沁設計的監獄剖面圖

  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9)1863年,美國内戰期間,南方聯盟有個将軍,跟他手底下的六名軍官一同被俘。

  将軍就琢磨,外頭炮火連天,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兒,就發動其他六人,用煙鬥挖出一條地道,通入内院,再将被罩打結,爬出内院的高牆。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0)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1)1863年11月27日,南方聯盟将軍約翰·亨特·摩根和手下六名軍官靠煙鬥成功越獄

  倒給後輩樹了個“榜樣”。

  次年2月,美國天寒地凍,西風卷挾着雪珠子打在利比監獄的房檐上飒飒作響,活活凍死了不少人。見此情形,北方聯邦軍戰俘決定越獄。

  領頭兒的是羅斯上校,他找了間因老鼠大量出沒而廢棄的地下室,組織挖掘隧道,竟成功挖到了監獄東頭一個草棚子底下,順利破土而出。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2)

  上圖是位在弗吉尼亞州裡士滿的利比監獄,下圖是羅斯上校畫出的越獄路線

  也說明一個道理,能成功越獄,靠的絕不是運氣,而是堅持與耐心。這兩樣東西,要緊要緊。

  02

  白鳥由榮算是個有耐心的。他一生越獄四次,卻不是為了逃脫制裁,而是不滿監獄的待遇,什麼“夥食太差,吃不飽”、“請求加一床被子,遭拒”之類。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3)

  白鳥由榮,1907年出生,一生越獄四次,1961年作為模範犯人出獄,

  《破獄》裡的“逃出鎮靜房”情節

  但也不是所有囚犯都揣着這種耐心。

  30年代,美國大蕭條,逮住個江洋大盜,叫約翰·迪林傑。他越獄就純粹靠的膽量跟運氣。

  先是将一根木頭磨出手槍的形兒,再抹上也不知打哪兒弄來的鞋油,竟以假亂真了,拿着就抵在獄卒的腦門子上,逼着對方脫下警服給他穿。就這麼騙過了所有人,堂而皇之地走了。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6)

  左圖的約翰·迪林傑左手拿着自己的木制手槍,右圖是迪林傑的近身照

  2009年的《公衆之敵》,算是将他的整個人生都搬上了銀幕,扮演者是笑容極為狡黠的約翰尼·德普。

  

  《公衆之敵》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2015年11月,美國一拘留中心,有兩個犯人竟如法炮制,拿着肥皂跟鞋油,捏出一支假槍來。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8)

  犯人Troy Benner和Treiston Pierron捏出的假槍,可見監獄裡的肥皂不止有一種用途

  原本,他們想拿着這支假槍挾持獄警,以順利逃跑。誰知叫人一下就瞧出了破綻,被當場抓獲。可見運氣跟膽量,需要非常高的機會成本。約翰·迪林傑那種實在屬小概率事件。

  所以二戰時,大部分戰俘都選擇用最笨、同時也是最需要耐心的方法——挖地道。

  比如德國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關着個英國空軍少校伯特倫·詹姆斯,被譽為“最偉大的越獄英雄”。

  從1943年4月到1944年3月,他花了一年時間,用紅十字會發的奶酪罐頭盒,帶領超過600名戰俘參與地道挖掘,還在裡頭設了通風系統和儲藏室。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19)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的地道工程圖

  床闆也悉數被拆,用來支撐地道。破舊的衣服則被撚成燈芯,再澆些飯食上的油水,用于照明。最終,雖說逃出來的隻有半數,但已非常成功,足以配得上曆史給的稱呼:百人勝利大逃亡。

  1962年的《大逃亡》,便是依此做的改編。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0)

  《大逃亡》改編自二戰德國薩克森豪森戰俘營的越獄行動,片中将600人改成了250人,地道數也從10條改成3條

  也是那一年,在四面環海的惡魔島上,有三個囚犯密謀策劃了一場越獄行動,之後成功出逃。

  03

  惡魔島,1934年成為聯邦監獄,1963年退役,有記載的越獄事件共14起,其中23人當場落網,6人被擊斃,3人成功出逃,沒人知道去了哪裡。

  但自他們之後,任何一場越獄行動——

  比如1971年,墨西哥城外的Santa Martha Acatitla監獄,小卡普蘭因不滿夥食待遇,安排了一架直升機帶他逃離,留下獄警目瞪口呆愣在原地。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1)

  史上第一起也是最著名的一起直升機越獄事件

  再如1996年,美國傳奇騙子史蒂芬·羅素,花了多年時間收集綠色熒光筆,之後染到囚衣上,使之與警服顔色相近,靠此騙過所有警衛,成功越獄。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2)

  美國Allan B.Polunsky Unit監獄,史蒂芬·羅素逃出的地方

  又或者是2017年7月,美國阿拉巴馬州,12名囚犯靠着一罐花生醬,将通往外界的門塗抹成牢房門,誘騙獄警打開,謊稱要回牢房,成功奔向自由。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3)

  據說,這12名囚犯逃跑以後,裹着毛毯翻越了監獄的剃刀圍欄,接着分散逃亡。目前已有11名囚犯被捕,剩下1名因販毒入獄的囚犯仍在逃亡

  ——這任何一場越獄行動,或“别出心裁”,或驚險刺激,卻都及不上那場逃離惡魔島的十分之一。

  是1961年,安格林兄弟和弗蘭克·莫裡斯三人,用勺子、硬币和指甲刀摳挖牢房的牆壁。又從偷來的吸塵器裡取出馬達,做成一個簡易電鑽。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4)

  逃離惡魔島的三人所用的電鑽、勺子柄和一些雜七雜八的挖牆工具

  但它發動時有雜音,他們便靠監獄的手風琴演奏活動遮蓋,鑽出了個可容一人爬行通過的小洞。

  然後用濕報紙糊住洞口,再刷一層和牢房牆壁同色的綠塗料,乍看之下,可謂天衣無縫。

  接着,他們用監獄供應的廁紙和肥皂,制作了假人頭,又趁定期剪發的時候順走了些許碎發,粘在人頭上,再蓋好被子,佯裝睡覺,為越獄争取時間。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5)

  上方是一個僞造的通風口,表面塗了一層綠色塗料。下方是掩人耳目的假人

  就這樣,他們騙過獄卒,逃出牢房,依照1960年11月的《大衆機械》雜志,用50件橡膠布雨衣,粘合了一個寬1.8米、長4.2米的充氣筏。

  再用手風琴改裝的風箱充足氣,用膠合闆制成船槳,就此揮槳起航,消失在蒼茫的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6)大海上。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7)

  上圖是《大衆機械》雜志,下圖是用雨衣做成的充氣筏。雖說警方認定這三人早已溺斃海中,但一直沒找到決定性的證據。2006年,《流言終結者》節目完整再現了這一越獄過程,結果是充氣筏上的三位嘉賓順着海浪在金門大橋附近上了岸

  這是惡魔島史上唯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8)一一次成功的越獄行動。也因為此,湧出無數以此地為背景的電影,比如《勇闖奪命島》、《X戰警3:背水一戰》、《巴比龍》。

  第二次越獄失敗後,巴比龍被關進依山傍水的惡魔島,逃無可逃,便終日望着海平面出神。

  突然有一天,他發現這裡的海浪有個規律,隻要造個筏子丢到海裡,潮水就會将其帶到陸地。于是他連夜造出筏子,自己也呼嚎着跳進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29)大海。

  然後,乘着激流奔向了自由。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30)

  《巴比龍》,巴比龍縱身跳入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31)大海,搭上筏子,在海面上歡呼

  不像《葉問》,靠的是監獄長喜歡武術;不像《棋手》,靠監獄長喜歡下棋;不像《軍艦島》,靠監獄長愛聽音樂;不像《越獄》,靠監獄長喜歡泰姬陵。

  你看,影史上有如此多的越獄情節,能與之相媲美的,卻隻有一部《肖申克的救贖》。

  是那個蒙冤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利用監獄的下水道,挖出了一個通往自由的洞。然後爬過臭水溝,在暴雨的沖刷下,幹幹淨淨地向着太平洋去。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32)

  《肖申克的救贖》

  整部影片裡最令我難忘的,是一次放風時間,他倚着肖申克監獄的高牆,對獄友說:

  太平洋就是我想度過餘生的地方。開間小旅館,就在沙灘邊上,買艘不值錢的舊船回來,把它翻新,載着我的客人出海釣魚。

  巴比龍也說過類似的話,目光堅定:“如果我出去了,我一定會過不一樣的人生。”

  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33)

  《巴比龍》

  且不說他犯下的罪過,也不論越獄行為的對錯,單看對自由的向往,似乎高牆之内的人比高牆之外的庸碌人群更加懂得去争,懂得如何好好過一生。

  所以老版《巴比龍》有句台詞:你沒有殺人,但你犯了一條更嚴重的罪——虛度人生,你是否認罪?

  你是否認罪?

  原文标題:銀河系最強越獄指南

  責編 | 皮卡兵

  編劇幫現誠邀特約撰稿人,如果您對編劇行業、影視産業有真知灼見,或想向行業吐露心聲、分享心得,亦或擅長影評劇評,都歡迎您史上最真實的越獄電影(越獄行動催生的改編電影)(34)微信聯系我們:bianjubang002

  影視宣傳、轉載聯系 ◇ bianjubang002

  編劇經紀、劇本經紀業務聯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台

  

  今日頭條 | 搜狐自媒體 | 百家号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簡書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