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0日消息(記者 張野 實習生 夏雨萱 羅欣雨)由海南師範大學教授、國家一級導演成科擔任總導演,央視著名紀錄片編導關爾嘉擔任總編導,講述歸僑老人鄭文泰守護熱帶雨林的紀錄影片《南方之南》,日前在海南完成拍攝。該片将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開幕式的暖場片放映,向全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近年來,成科多次赴海南跟蹤采訪鄭文泰。成科供圖
用電影緬懷鄭文泰先生 講述生态保護的意義
紀錄影片《南方之南》由從影50餘年的海南師範大學教授、長春電影制片廠國家一級導演成科坐鎮操刀。《南方之南》講述了歸僑老人鄭文泰先生散盡千金,紮根海南,三十多年如一日,緻力于熱帶雨林的修複和植物物種暨生态多樣化保護的感人事迹。同時,該片也将展現大量的海南熱帶雨林風貌及海南生态保護所取得的喜人成就。
鄭文泰先生創建的興隆熱帶花園,是海南的生态環保典型,并獲得了全球“環境500佳”評選項目,曾獲得“歸僑楷模”“感動海南”十大年度人物等稱号。鄭文泰先生在興隆那5800餘畝土地上,踐行和追逐了自己的綠色生态夢想,并向世人展現了熱帶雨林修複、生物多樣化的價值和意義。
成科導演說:“鄭文泰先生的故事,即便從全球的範圍看,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大題材。這也是一個海南省獨有的好題材。修複熱帶雨林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背後,蘊藏着全人類共同的期盼、追求和夢想。鄭文泰先生的行為,具有鮮明的前導性和開拓性,他體現的是一種屬于全人類的共同理想和價值追求。”
據介紹,早在四年前,成科導演和他的創作團隊,就已經開始關注鄭文泰先生的事迹。四年間,他帶領團隊成員,深入到鄭文泰先生修複的那片熱帶雨林,同老先生朝夕相處,對老先生跟蹤采訪,力争創作精品,講述中國故事。
《南方之南》拍攝現場。成科供圖
遺憾的是,電影尚未問世,而老先生卻因病去世。成科導演說:“‘南方之南’是海南的别稱,這優雅的名稱本身,就展現了這片熱土上的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如火如荼之時,我們的這部紀錄電影和即将投拍的故事影片,将表達我們對鄭文泰先生的緬懷,也希望通過影片,彰顯他的家國情懷、喚起更多人去關愛和保護綠色星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
目前,紀錄影片《南方之南》的拍攝工作全部結束,正在緊張地後期制作中。預計将在今年下半年與觀衆見面。該片由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專項基金、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海南廣播電視總台(集團)、海南電廣傳媒影視有限公司、海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北京忠石影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南方之南》拍攝現場,鄭文泰繼子鄭高峰與成科合影。成科供圖
海南有很多好題材、大題材 “文化沙漠”的底下有綠洲
去年4月,成科作為海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開始承擔教學任務,為海南培養電影人才。
成科導演覺得,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于電影圈的“帶徒弟”。教學中,應更重視理論的系統性和實踐的規範性。他說:“要想利用四年的本科時間,把學生培養成成熟的影視導演,是不可能的。文學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們‘積累’,紮實築牢學生的思想根基,培育他們的審美判斷能力。隻有在真正知道了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時,才算邁進了審美和創作的門檻。隻有在敬畏經典、熟悉規律、認識自我後,才能生成發現生活、認識生活和解讀生活的創作能力。”
“我經常給學生們講,要把自己的思想根基打牢。而打牢思想根基就需要大量閱讀經典,積累文史哲和多方面精髓知識。”成科導演認為,無論是青年學生,還是初涉影視的創作者,抑或是有所成就的藝術家,都需要不斷地用經典武裝自己,用學習提高自己,用生活充實自己,用實踐檢驗自己。對于海南學子來說,隻有積累學識、打牢根基,才能具備用作品講好海南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
對于“海南是文化沙漠”的說法,成科并不贊同。他說,對于文化和創作而言,曆史和現實生活中并不缺少精彩,隻是缺少發現。海南不僅有鄭文泰這樣的好題材,還有類似紅色華僑、蘇東坡、黃道婆、海瑞等豐富的題材富礦在等待着創作者去挖掘,“在自貿港建設日新月異的今天和明天,這片土地上将會産生更多可歌可泣、大書特書的題材”。
據了解,成科執導的影片《競選村長》,曾入圍中國電影華表獎并獲得小百花故事片特别獎;其執導的劇情片《黃大年》,被中宣部推介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影片”,并榮獲了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長白山文藝獎等諸多獎項。
《南方之南》海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