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春寒尚未消退,上海芭蕾舞團排練廳裡已經熱氣騰騰,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正在緊張排練。汗水浸透軍帽帽檐,順着鬓角淌到上芭首席吳虎生的面頰上......一個半小時排練結束,主要演員在編導趙明的指點下繼續加練。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将于3月啟程,開啟全國巡演。四輪巡演将遍及20餘座城市,其中包括故事發源地江西南昌、首都北京、浙江杭州、福建廈門、河北石家莊等。該劇是上芭立足經典、勇于創新的充分體現,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是紅色情懷的延續,2018年在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進行了世界首演。編導趙明大膽地運用了蒙太奇式的叙事方式,從已經成年的紅軍戰士潘冬子的視角展開,行軍路上回憶與現實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為了繼續打磨精品,編導趙明及主創團隊已就《閃閃的紅星》舞劇修改方案召開了數次讨論會,演員也于2月就投入了緊張的排練。此外,主創主演還将赴井岡山采風,腳踩紅軍路,切身感受紅色精神,夯實作品和角色。《閃閃的紅星》将分數次完成包括舞段、舞美、服飾、燈光在内的整體修改提高,以匠心打造新時代的新經典。9月2日至3日,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将回到申城,獻演于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
上海芭蕾舞團2019年全國巡演将聚焦以“紅色文化”為主題、以海派芭蕾講好中國故事的代表作——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和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也将在首都北京、廣州江門和古都西安展開巡演。《白毛女》是上海芭蕾舞團的扛鼎之作,自1964年誕生至今已曆經50餘年。作品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抗日戰争期間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舞劇标志着中國芭蕾從無到有的突破,是最早以芭蕾這一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的中國人的芭蕾舞劇。在曆代上芭人的不懈努力下,《白毛女》得以原汁原味地傳承至今,上演超過2000場,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在今天仍舊感動着每一位台下的觀衆。
1979年至2019年,上海芭蕾舞團跟随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一路前行。從标志着中國芭蕾舞劇“從無到有”的《白毛女》開始,勇于探索的藝術家前輩就種下了夢想的種子,上芭傳承者們用智慧的源泉澆灌靈感的花朵。一花一世界,167部原創芭蕾作品在四十年的時間裡被創造,它們記載着世界的美好、生活的多姿、更是鮮活藝術生命的綻放。
2019年,上海芭蕾舞團将對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進行修改提高;創排海派芭蕾舞劇《茶花女》;複排10部作品,包括原創芭蕾舞劇《哈姆雷特》《長恨歌》《馬可·波羅——最後的使命》《簡·愛》《花樣年華》《梁山伯與祝英台》、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經典版《天鵝湖》、上海大劇院版《胡桃夾子》、原創芭蕾專場《起點》。
極緻海派芭蕾風格呈現世界經典巨著,芭蕾舞劇《茶花女》世界首演
2019年上海芭蕾舞團将在上海兩大地标——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和上海大劇院為觀衆們帶來精彩紛呈的芭蕾作品。除了芭蕾舞劇《簡·愛》、《花樣年華》和上海大劇院版《胡桃夾子》,最受關注的是上芭全新創排的芭蕾舞劇《茶花女》。
11月13日至11月16日,海派芭蕾舞劇《茶花女》将作為上芭建團40周年的慶典劇目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舉行世界首演。該劇将由上芭藝術總監德裡克·迪恩擔任編導,根據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同名世界巨著改編,透視社會現象的同時折射出人性的偉大光輝,是上芭曆經40年的發展道路,以具有上海芭蕾舞團獨有的極緻海派芭蕾風格呈現世界經典巨著,努力打造上海“海派”文化品牌的全新精品力作。
海派芭蕾“走出去”,上芭“天鵝”飛進紐約林肯中心
5月,應第14屆契科夫國際戲劇節邀請,上海芭蕾舞團将攜現代芭蕾舞劇《長恨歌》登上俄羅斯莫斯科的舞台。7月,上芭将赴香港九龍尖沙咀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原創時尚芭蕾舞劇《馬可·波羅——最後的使命》,上海歌劇院青年指揮家張誠傑将執棒香港管弦樂團擔任現場伴奏。9月,由吳虎生執導的現代芭蕾作品《難說再見》和《荊棘》将赴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演出。屆時,兩位首席明星吳虎生、範曉楓将攜手上芭優秀青年演員為比利時觀衆奉上一台高質量、代表中國新生代芭蕾原創力量的專場演出。
2019年下半年上芭将正式啟動“2020年經典版《天鵝湖》《梁山伯與祝英台》《吉賽爾》赴美國巡演”的重要項目。其中,2020年1月經典版《天鵝湖》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一周4場的駐場演出還将邀請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擔任現場伴奏。緊随其後,上芭将展開為期近一個半月的美國巡演,總數預計達30場。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巡演的大部分演員将為90乃至95後新生代力量,一支年輕有活力、充滿表現力的隊伍将再次沖擊美國演出市場。
作者:宣晶
編輯:宣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