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好景知幾何》劇情看到一半,蕭北辰和林杭景先虐後甜,但是狗糧沒撒幾天,又要開始玻璃渣裡找糖。
文|十玖
相比起原著,改編後的劇版将林杭景和蕭北辰結婚的時間線提前,同時也用了一些筆墨畫面營造了撒狗糧的氛圍,但是撒糖進入倒計時,劇中另外兩個角色“功不可沒”。
賣風筝,變成賣“瘋”筝 相比起林杭景前期不清不楚的心思,牧子正對于林杭景的心思,倒是昭然若揭。他是喜歡林杭景的,從一開始就喜歡。
和蕭北辰比起來,一個是太不自信,一個是太過自信。
牧子正很笃定林杭景對于他的心思,所以當他得知林杭景和蕭北辰結婚後,他便也走上了通往“瘋批”的道路。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牧子正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愛國有為青年,他開始由白變灰。
他利用柔柯接近金督軍,借助金督軍的力量打壓蕭北辰。
他不相信林杭景說的“愛蕭北辰”,他始終堅信,要不是蕭北辰讓人将他調離北新城,他一直待在林杭景身邊,那麼林杭景說“愛”的人,就一定是他自己。
他不在乎對蕭北辰下手,會給林杭景造成什麼傷害,他在乎的,是要怎麼除去蕭北辰這個障礙,讓林杭景重新回到自己身邊。
他利用青年會的背景,找了一個“假特使”,想要挑撥金督軍和蕭北辰之間的關系,然後借由金督軍的手,除掉蕭北辰。
可他幾次三番的出手,全部被蕭北辰輕松瓦解,在和蕭北辰的較量中,牧子正處處落下風。
一個金督軍沒有辦法搞定蕭北辰,而蕭北辰卻在無時無刻打壓牧子正。這才使得牧子正想要尋求更多的外力幫助,來幹掉蕭北辰。
苦于無法将手伸到北新城的日本人,成了牧子正合作的對象。
原著中,牧子正幫助日本人挾持了沈宴清。他用一個愛國之士的生命,來換取更加渴望的權勢。
那個時候的牧子正,由灰,徹徹底底變成了黑。
得不到就毀掉,斷送了至親,走上不歸路 鄭奉琪,就像是女版的“牧子正”,但相比起牧子正,鄭奉琪那份愛的扭曲,更加瘋狂。
得知蕭北辰喜歡看電影,她就一個人背井離鄉,遠赴法國學習如何成為一名電影明星。等她好不容易擁有了一定的名氣,準備回來嫁給蕭北辰的時候,卻發現林杭景取代了她的位置,成為了蕭北辰的妻。
遠遠看着兩人恩愛模樣,鄭奉琪的愛而不得,讓她逐漸變得扭曲。
她利用愛慕自己的富二代,接近林杭景,拍了林杭景的不雅照刊登在報紙上。
她以為這樣一來,蕭北辰就會放棄林杭景,和她在一起。
然而事與願違,蕭北辰不僅沒有休了林杭景,反而和她因為這件事感情更進一步。
這樣的畫面,是鄭奉琪不能忍受的。
當她以為自己做的一切天衣無縫的時候,卻被日本人抓到了把柄。
被“愛情”和“妒忌”蒙蔽了雙眼的鄭奉琪,答應了日本人的條件,利用她父親的一萬兵馬,拖住蕭北辰,而她則前往蕭府,放了一把大火,想要讓林杭景徹底消失。
機關算盡,鄭奉琪沒想到自己和日本人的這場“與虎謀皮”,會将最疼愛自己的父親搭進去。
而她換來了什麼?林杭景非但沒死,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而蕭北辰對于林杭景也一直念念不忘,對于她從沒有什麼兒女之情。
一步錯,步步錯。
失去了一切的鄭奉琪,在這個混戰的年代,除了美貌一無所有。
她委身于日軍高官,被當成最好的美色武器。她的人生,徹底被日本人掌控,和她心底發黑發爛的毒汁一起,孤零零地在這個世界苟延殘喘。
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 釋迦牟尼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前面四種是肉體上的,後面四種是精神上的。
人生在這個世間,本就是不能事事順遂。你可以憑借着自己的努力,去拼一拼,去争一争。
牧子正和鄭奉琪的自食惡果,在于他們放大了心中的“怨憎會”。自認為了所愛之人,放棄了許多,他們感動于自己的付出,便一味強求,自己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對方也要給予等同的回報。
愛情的世界,本就是不平等的。因為愛情本身就沒有辦法用任何事情來衡量。如果一定要計較愛情中誰付出得比較多,那麼這段愛情很可能已經走到了結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