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歲末年初索尼又悄無聲息的拿出了一部超英電影,我在大約一個月前才知道它定檔的消息。前期流出的口碑逆天,剛剛提名了金球最佳動畫長片,還被《滾石》雜志提前半個月評為年度最佳電影。
現在北美全面公映,爛番茄上專業影評人是97%的新鮮度,觀衆是95%,如此雅俗共賞的盛景,今年不太多見。
豆瓣上的分數也是居高不下,竟然飙到了9分....
看到如此的分數,我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錢包,特意挑了個IMAX大廳,燈都暗了,興奮的我才發現忘了取3D眼鏡....
很好看,真的是很好看,當觀衆以為超級英雄片再也搞不出啥幺蛾子的時候,《蜘蛛俠:平行宇宙》确實讓人眼前一亮。
蜘蛛俠是我最喜歡的漫威IP,作為“Neighborhood Superhero“(鄰家超級英雄),他比其他神仙更親民,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重”更是正氣滿滿。
到了荷蘭弟那版,更多的體現少年感。
早在2014年,索尼就計劃通過制作一部動畫喜劇電影來“恢複” 蜘蛛俠的特許經營權。(按照索尼跟漫威的協議,每五年要推出一部蜘蛛俠電影,否則版權自動回歸漫威)
索尼手上的牌還是不少,在漫威的體系裡,有10多個蜘蛛俠,畢竟毒蜘蛛肯定不滿足于咬彼得•帕克一個人,看看下面這張蜘蛛集體照。
你沒看錯,最上面那個吊着的是一隻豬,可以叫蜘“”俠。
一堆蜘蛛俠的原因在于存在多個平行宇宙,每個世界都有人被毒蜘蛛咬。這個操作實在是太騷了,理論上來說蜘蛛俠的故事可以無限發展下去。
這部《蜘蛛俠之平行宇宙》即由此思路而來。
索尼從十多個蜘蛛俠中選出了六位,展開新的旅程。相信除了彼得•帕克(左二)大多數同學都不太熟悉,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有助于你愉快觀影。
第一主角邁爾斯·莫拉萊斯是小黑蛛,他生在紐約布魯克林(與美隊是老鄉),父親是警察,他最大的不同是可以隐身,而且能夠與同宇宙的彼得•帕克心靈感應,當帕克死去,邁爾斯了解到蜘蛛俠的過往,繼承了蜘蛛俠的精神衣缽。
女蜘蛛俠格溫·史黛西,正傳中她是帕克前女友,在單獨的個人宇宙中,她被咬後變成蜘蛛女,生活裡的還組了個樂隊叫瑪麗·簡。帕克是她好友,是個沒有超能力的Loser,他想利用化學藥劑把自己變成了蜥蜴人,但發生事故領了盒飯,蜘蛛女認為是自己沒有拯救好朋友,于是走上行俠仗義的道路。
暗影蜘蛛俠。這位大哥的誕生背景是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他的設定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青年,在本叔被黑幫殺害後進入報社上班,揭露底層人民的生活,始終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他的能力和蜘蛛俠相仿,不同的是他會用手槍殺人,而正傳蜘蛛俠始終秉承着不殺人的信條。
緻敬EVA的潘妮·帕克,走的日漫畫風。她的設定身份是美籍日裔,她的能力主要可以操縱蜘蛛外形機甲,在父親去世後被本叔和梅姨收養,而且機甲的背後由本叔和梅姨做技術支持。
蜘“豬”俠,原名彼得•波克他所在的是“漫威動物宇宙”,有美貓隊長、兔子浩克等,原本的他是一隻人形蜘蛛,寄宿在科學豬梅•波克家裡,被蜘蛛咬,變成了人形蜘豬,也就是“蜘豬俠”。
另外就是另一個宇宙裡的彼得•帕克,是個正在與瑪麗•簡鬧離婚的頹廢男,疏于鍛煉,喜歡吃快餐,小肚子都出來了。
此次主要有四個反派:金并、綠魔、章魚博士與徘徊者。
其中我想大家不太熟悉金并,這次的造型較誇張,臉小脖子粗,他是漫畫裡最狠的黑幫頭目,與美隊、X戰警都曾對戰過。
能不能炒好這盤菜,一看原料二看技術。《平行宇宙》的原料是非常足的,把蜘蛛俠的周邊充分調動,簡直就是個迷你版的“複聯”,它并不是基于某一本漫畫,而是來了個”關公戰秦瓊”的多宇宙交叉,當蜘蛛俠碰到一堆蜘蛛俠,這本身就是個噱頭。
大緻來說,《平行宇宙》還是遵循商業片的成例:先組團後戰鬥。
故事的起因是金并想拯救因事故去世的妻兒,于是在紐約地下搞了一台物理對撞機,打開時空入口,以讓其他宇宙的妻兒回來團聚,這個設定還是挺深情的,也增加了這個反派的厚度。
此宇宙的帕克為阻止金并的計劃而死亡,死前拜托小黑蛛邁爾斯繼續戰鬥,但沒想到時空扭曲之下,其他五個平行宇宙的蜘蛛俠被“撞”到了此宇宙,異次元團隊集結完成。
故事内核上還是青少年成長類。
其中數小黑蛛邁爾斯、頹廢帕克的心裡躍遷幅度最大,他們倆可以看成是蜘蛛俠性格中的兩個側面。小黑蛛血氣方剛,沉浸在書中的英雄幻想中,他隻看到當英雄“爽”的一面,卻還未體會苦澀。
編劇依然用了父子情來促成小黑蛛長大。
當父親說: “有時候人和人的關系會變得疏遠,但我不希望這發生在我和你身上” 。哎,這段對我來說很催淚,因為我現在也處在與兒子相愛相殺的階段,某些細節心有戚戚。
超英片的文戲往往是短闆,但《平行宇宙》在文戲的細節上做的很不錯,沒有冷場,有笑有淚。
頹廢帕克則正好相反,他已經有點厭倦英雄生涯,以往的掌聲已經不能讓他興奮,再加上一地雞毛的婚姻,讓他銳氣不在,成了個碰到中年危機的蜘蛛叔叔。
這一老一少兩個人物就像是蜘蛛俠的“自我辯證法”,英雄之路不隻是蕩在空中的激情時刻,它也會經曆少不更事與激情不再,這種煩惱是一種我們普通人也會碰到的困境,所以才會産生代入感。
主角立住,周邊的其他蜘蛛也各司其職。
格溫與暗影負責耍酷,豬豬主攻搞笑,潘尼打破次元壁,當她離開戰車獨自戰鬥時,竟然有點燃,沒想到日漫二次元與美漫放到一起,完全沒串味兒,神奇。
兩個蜘蛛俠插科打诨也頗為有趣,在蕩來蕩去之餘開吐槽大會。
除了合格的成長故事線,《平行宇宙》的大殺招是畫面,真是太太太出色了,今年沒有任何一部動畫片可與之匹敵。
最初導演與一位動畫師合作,确定了電影的畫風。他們極大的借鑒了美漫的風格,将之運用到動畫裡,漫畫最外顯的标志是經常用拟聲詞來刻畫動作速度。
電影中最大限度的複刻了這種風格,比如下圖這種,在進擊的一瞬間閃到漫畫風,非常有代入感。
還時不時的用一些漫畫中才有的細節,比如“感應”。
文字對白氣泡。
兩位編劇在采訪中說希望觀衆能像“走進一本漫畫書”一樣,為了達成這個目标,《平行宇宙》共調動了142名動畫師,是索尼影業在動畫片上的最龐大陣容。
我必須說,他們做到了,我真的感覺自己置身漫畫之中,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從影院出來我情不自禁的高呼索尼大法好,本來索尼的動畫業務被迪士尼壓制,甚至已經落後于後起的照明娛樂,這次真算是揚眉吐氣。
除了畫面上的複古與現代混搭,剪輯與調度也極為出色,給大家截幾張動圖:
這種極為淩厲的轉切讓電影充滿着呼嘯而過的青春氣息,當穿着AJ鞋的小蜘蛛在街上穿行,從大廈躍下,讓人感受到年輕的力量。
這一躍實在是太帥了!!
最後的那場跨次元大戰極有想象力,我甚至有點飄起來的趕腳。
除了炫酷至極的畫面與超強的娛樂性,《蜘蛛俠:平行宇宙》還有一些紀念意義:
《蜘蛛俠》的共同創作者史蒂夫·迪特科在即将完成之前去世(奇異博士也是他畫的),電影發布前夕斯坦•李去世,這部電影緻敬了蜘蛛俠的兩位創作者。
當電影中斯坦•李老爺子出來打醬油的時候,我心髒真是顫了一下,好多旁邊的觀衆發出了明顯的歎息聲。
無須多言了,我要吹爆這部電影!
前兩天院線前瞻的時候有個同學說它不會爆,如果票房到了3億就直播吃鍵盤。這位同學,你能不能報一下自己的直播房間号?喜歡什麼口味的鍵盤?
我個人給8.5分,不對,它比之前的《無敵破壞王2》還要好看,那就8.8吧。無論你是不是漫威粉,除非對動畫一向無感的,全方位無差别推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