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筆:
國畫使用的筆通稱毛筆。毛筆尺寸可以分為:小楷、中楷、大楷。依毛筆的種類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此外,根據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
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
短鋒落紙易于凝重厚實
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
[耶][耶]新筆筆鋒多尖銳,隻适于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有的畫家喜歡用秃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别有蒼勁樸拙之美
✨狼毫筆:筆頭是用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狼毫屬于硬毫,筆性硬,富有彈性,狼毫筆比羊毫筆筆力勁挺,利于勾勒(或畫坡石樹幹),如葉筋筆、衣紋、大小書畫筆點梅、大蘭竹等,宜書宜畫
✨紫毫:筆頭是用兩種剛柔不同的動物毛制成。常見的種類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兼毫、七紫三羊等。此種筆的優點兼具了羊狼毫筆的長處,剛柔适中,價格也适中,為書畫家常用
✨選筆方法:
筆有四德“圓、尖、齊、健”,選擇毛筆是以此為标準,圓,筆腹成圓錐形,尖,筆鋒的形狀要尖、順滑,齊,筆毛展開後很齊、很均勻。健,筆毛有彈性
(二)墨及墨汁
[玫瑰]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制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
✨油煙墨:為桐油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緻變化,宜畫山水畫;
✨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
✨如何選墨?
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滞,研磨時有粗糙響聲
[鼓掌][鼓掌]一般墨使用的有“一得閣”、“曹素功”、“紅星”,推薦使用北京、天津等地生産的書畫墨汁(如 一得閣),該産品特點:墨色濃重、含紫玉之光,是書畫家創作藝術品的首選之,使用方便,不過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墨色更佳
[機智]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墨汁過夜不宜使用,用不好有髒黯之,用多少倒多少,惜墨如金
(三)紙
✨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紙,宣紙産于安徽泾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
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作整細緻的描繪,可反複渲染上色,适于畫工筆畫
✨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産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于寫意山水畫
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可以代替宣紙作畫的紙還有東北的高麗紙、四川的夾江宣紙、江西的六吉紙等等,其性能接近于半生半熟的宣紙。
(四)顔料
[咖啡]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
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顔料有所認識,作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
✨傳統的顔料有兩大類:
礦物性顔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
植物性顔料,多為透明顔色,但是時間太久就會發生褪色,古代植物性顔色有很多但大多已經失傳。主要原料是從植物的根莖葉中提取的汁液,主要以水為媒介劑。
✨礦物性顔料
石綠:通常呈粉未狀,使用時須兌膠,石綠根據細度可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頭綠最粗最綠,依次漸細漸淡。
石青:性能與用法大緻與石綠相同,石青也分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幾種,頭青顆粒粗,較難染勻,應多染幾次才好
朱京: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鮮明成朱紅色者較佳,也有制成墨狀,朱京不宜調石青、石綠使用
朱膘:(朱标)是将朱京研細,兌入清膠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赭石:又秩士朱,從赤鐵礦中出産,呈淺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膠塊狀,無覆蓋性
✨工筆畫顔料可選擇牌子:馬利牌、宣青牌
(五)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筆、墨、紙、顔料之外,還需準備相關的用具,如下
✨調色(儲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較佳,調色或調墨應準備小碟子數個,除色以梅花盤及層碟較理想,不同的顔料應該分開儲放
✨貯水盂:盛水作洗筆或供應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較佳
✨薄毯:襯在畫桌上,可以防止墨滲透将畫沾污,鋪紙後畫面也不易被筆将紙擦壞
✨此外,挂筆的筆架、筆簾、壓紙的鎮紙、裁剪的裁刀、起稿的碳條或鉛筆、橡皮、吸水的棉質(或廢紙)以及钤印用的印尼、印章等皆可酌情備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