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人性沉思電影

人性沉思電影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9 08:04:27

  人性沉思電影(人性的美好與淪喪)(1)

  世界讓我們留戀不舍,不僅僅源于物欲的滿足,情感的需要以及本能的對死亡的恐懼,更因為人之為人終究脫離了動物性的羁絆而具有甚至超越時空、永恒存在的偉大人性。尤其在市場之下熙來攘往的利益争奪的世界裡,在我們狼一樣攫取的幽光下,人性的微光依然倔強挺立。

  2016年挪威法國合拍的二戰片。情節非常簡單,簡單到隻有五個男人的戲沒有一個女人的參與。英德的兩架戰機在挪威上空遭遇,各自被對方擊落。在嚴冬之下白雪覆蓋的挪威,雙方為了生存,躲避到附近僅有的一幢小木屋裡。由敵對的劍拔弩張到後來的一起共渡難關,希特勒與丘吉爾各自延伸的手臂由互搏進而到握手聯歡。

  片首直接叙述兩架飛機的遭遇戰,實寫德軍,飛機墜地,飛行員狼狽地逃出機艙。沒有直接表現空戰的鏡頭,隻有皚皚白雪上,飛機的投影以及轟然墜地的音效。純淨蒼莽而人迹罕至的極地之處,兩隻野兔,安靜而好奇地在雪野上打量這人類的殺戮。

  離開了現代化的裝備,人在大自然面前更顯示出自己的渺小無助,拖着逃生的物品,三名德國飛行員在大雪中艱難前進。這樣的視角,以純淨安詳反襯出戰争的荒謬可笑。三人在雪屋裡,那個最小的士兵還在打着手電大聲朗讀着希特勒簽名版的《我的奮鬥》。這一幕很有意思,既顯示出普通民衆在狂轟濫炸的意識形态宣傳之下的盲從,也暗示出希特勒之類的國家元首的多重面相。尤其是中國人看了,一定感慨良多吧。在同伴節約電池的呵斥下才把這本書又小心收起,這書,是小德國軍人人生的指路明燈。然而在電影中後段,沒有木材取暖,生存已然受到極大威脅之時,正是德國的軍官,把這本書扔進了火爐。意識形态的虛假在真實的生存困境中之蒼白,可見一斑。

  人性沉思電影(人性的美好與淪喪)(2)

  小木屋成為本該是敵人的五個士兵共渡難關的庇護之所,在皚皚白雪、狂風呼嘯的極寒之地,夜晚微弱的燭光透過玻璃,暗淡卻讓人溫暖。人與人的争鬥、矛盾,在此時變為同仇敵忾地與嚴酷的自然搏鬥。一切名利、虛榮,在以喜劇化的沖突中逐漸瓦解。英國人質問德國人為何侵略挪威和歐洲時,德國人反駁這個日不落帝國昔日對全世界的統治。在互相诘難中,他們逐漸開始反思自身,而電影在開篇就以字幕告訴觀衆,雙方争奪挪威是為了鐵礦。戰争的性質到底是什麼,我們一目了然。統治者的利益沖突,才是戰争的淵薮,而社會中最廣大的普通人,僅僅是戰争時的兵士、和平時期的順民而已。

  人性沉思電影(人性的美好與淪喪)(3)

  雙方的沖突逐漸平息,最後一次的沖突與和解的過渡是英國人拿槍逼迫德國人把房子的立柱拆掉而取暖。戲劇性的情節是槍在誰的手裡,誰就成為統治者。槍支幾次易主,一旦到了誰的手裡,他就會變得一意孤行而強迫他人。德國人已經告訴英國人拆掉立柱的後果,可英國人執意不聽。房子馬上要倒塌,倆人都奮力站在凳子上雙手撐住房梁。這一情節很有意思,更有意味,專制者的形成,人面對更大的外敵時的忽然團結,人性的向善之因都得以表現。

  人性沉思電影(人性的美好與淪喪)(4)

  他們開始給受傷的德國士兵治療,出去尋找離開這裡的道路。意外地發現屋主藏着的酒和吃的,他們喝酒,談女人,談人生理想。然而在探路回來的途中,德國人被前來營救的挪威人擊斃。好不容易形成的溫暖的情感,被外在的戰争規則粗暴野蠻地打破。英國人被審查是否叛徒,德國人被關押成為戰俘。當載着德國人的小船遠走時,兩名英國軍人默默地向他們告别。等待他們彼此的,依然是戰争狀态下,人類貪婪的叢林法則。互相殺戮與搶奪,成為某種意義上永恒的命題。

  中文翻譯into the white為白色嚴冬。英語主要取其隐喻之意,那個臨時避難的木屋和嚴酷的北極,成為上述一對意象的具體再現。白色,我們可以視其為純淨、純潔的隐喻,人們暫時性地回歸到人性之善的一面。由此而言,英語和漢語的名字,都很好的表現了自然美好的人性與殘酷難解的所謂文明時代的規則難以相融的一面。寒冷——溫暖成為兩相對照的意象。遠離人間所謂政治和貪欲而引起的是非,人與之間的互相抱團取暖來抵禦惡劣的自然,人類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初時代,為了自己活下去而幫助他人。

  人性沉思電影(人性的美好與淪喪)(5)

  基于人性而以電影來表現的,還有韓國的著名的《共同警備區》,農民大叔宋康昊他們以朝韓士兵為切入點,依然在講述人性之上的民族性的話題。在情節的處理上,《共》更使人血脈贲張。容後再叙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