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出道的樊少皇,4歲起便開始在各類電影作品中,出演兒童角色。
1991年,19歲的樊少皇首次擔任男主角,出演了動作電影《魔域飛龍》,由此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90年代初,武俠片開始在香港影壇風靡。1994年,樊少皇也走入武俠片銀幕,與爾冬升合作了一部經典作品——《達摩祖師傳》。
這部《達摩祖師傳》根據佛教禅師“菩提達摩”的傳說故事改編而成,影片無論是在打鬥場景的設計,還是佛法理論的诠釋,都做得十分到位。
然而,該片上映後卻市場受挫,票房僅210多萬港币。
樊少皇沒能因為該片,走上新的事業高峰。而導演袁振洋,也在該片之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達摩祖師傳》,看看影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幕後又發生了哪些轶聞。
《達摩祖師傳》的導演袁振洋,是袁和平的堂弟。
70年代末,袁和平成立“和平影業”,憑借《蛇形刁手》、《醉拳》打響了自己的導演名号。袁振洋也在此時,投入堂兄的門下,開始從事電影拍攝工作。
經曆了多年的摸爬滾打,90年代初的袁振洋,也想自立門戶,獨立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于是,他成立了“袁振洋電影制作公司”,拍攝了自己的創業作——《達摩祖師傳》。
90年代初,武俠片開始在香港影壇風靡。
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也成為了不少導演的目光焦點。《笑傲江湖》、《白發魔女傳》、《新流星蝴蝶劍》等武俠作品,也相繼出現在了大銀幕上。
不少觀衆可能會感到奇怪:大部分電影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武俠小說的翻拍,為何此時的袁振洋,卻選擇了拍攝“達摩祖師”這樣一個佛教故事?
袁振洋做出如此選擇,與80年代的武俠港片創作氛圍,有很大的關系。
袁振洋本人,對佛教文化十分感興趣。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人,雖然以“禅宗少林”為主題,創作了《少林三十六房》、《少林寺》、《南北少林》、《木棉袈裟》這樣的作品。
但這些作品都是披着佛教故事的外衣,隻重視打鬥場景的呈現,缺乏對佛教禅理的诠釋。
90年代初,武俠片市場再度崛起,袁振洋也想把握這次機會,拍攝一部既重視佛理诠釋,又重視打鬥呈現的作品。
于是在1994年,袁振洋推出了這部“禅武合一”的經典作品《達摩祖師傳》。
《達摩祖師傳》以佛教禅祖“菩提達摩”的故事為藍本。
如今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爾冬升,早年也在這部《達摩祖師傳》中,出演了男一号“達摩”的角色。
電影的一開始,南天竺國三皇子菩提多羅,在一座樹林裡午睡,突然大霧彌漫,分不清方向。此時,一位老禅師突然出現在菩提多羅面前。
菩提多羅向老禅師問路,老禅師表示,三皇子将遭遇兇險、九死一生。
菩提多羅詢問老禅師是何人,老禅師表示:三皇子就是過去的自己,而自己就是三皇子的未來。說罷,老禅師便化作一陣青煙。
大霧逐漸退散,此時一名仆人趕來,告訴三皇子,老國王病重,讓他速速回宮。三皇子回宮的路上,遭遇刺客伏擊。憑借一身武藝,他擺脫了刺客,趕回皇宮。
三皇子是皇位繼承人,如今老國王病重,即将繼承的皇位,也為三皇子帶來了不少災禍。
老國王因為早年征戰沙場、殺孽太重,如今被冤魂所擾。為了幫助老國王驅邪,法師般若多羅受邀,前往皇宮。般若多羅以佛法,為國王驅邪。驅邪完畢後,三皇子代表老國王,設宴款待法師。
宴席間,法師為三皇子講法。法師看出三皇子極具慧根,想勸他修行。三皇子卻表示,自己是皇子,應該與修行無緣。法師微笑道,一切随緣。
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出演“般若多羅”法師的,是金馬影帝陳松勇。
對于陳松勇,觀衆們最熟悉的形象,應該就是《方世玉》裡“以德服人”的雷老虎了。在這部《達摩祖師傳》裡,陳松勇内斂的表演,也讓我們見識到了這位實力派影帝,出色的演技。
般若多羅法師離開時,留下了一首偈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這首偈語的意思,就是那個永恒的哲學問題:我是誰?
三皇子對于這首偈語,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為了找到答案,他決定放棄皇位、遁入空門,跟随般若多羅法師修行。
拜入般若多羅法師門下後,法師讓三皇子搭建一所堅固的自修室,以表禮佛之心。自幼在皇家嬌生慣養的三皇子,根本沒有做過這些粗活,自修室蓋了又塌、塌了又蓋,經過了幾番波折,三皇子終于修好了這座自修室。
在自修室完工之際,三皇子恍然大悟,随即親手砸了這座自修室。看到三皇子頓悟,般若多羅法師也決定為他剃度。
佛門修行,講的就是“空”與“無”。隻要心中有佛,修行的心足夠虔誠,僧人坐在那裡,那裡便是自修室。
正是因為突破了“無物”的境界,三皇子才拆毀了自己修建的自修室。看到三皇子境界提升,法師也選擇了為他剃度,還為他取法名“達摩”。
在般若多羅法師的指導下,達摩的佛法修為進步神速。般若多羅法師圓寂時,告誡達摩,67年後才可前往中國傳法,不能操之過急。
達摩遵循師父的遺願,潛心修行。一轉眼67年過去了,達摩準備前往中國,傳授佛法。同時尋找一名極具慧根的弟子,傳授衣缽。
而此時的中國龍法寺内,一名叫做神光的和尚,夜夜被噩夢困擾,他與達摩之間的師徒因緣,也在冥冥之中被注定。
神光早年是一名将軍,在沙場上斬殺了不少敵人。因為殺孽太重,夜夜被噩夢困擾,為了尋求内心的甯靜,神光遁入空門。
雖然得到了龍法寺住持的點化,但神光的内心,還是無法歸于平靜。每到夜晚,神光都會夢到自己,馳騁沙場、手刃敵将的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爾冬升飾演的達摩,在片中承擔了诠釋佛法的任務。而樊少皇飾演的“神光”,則成為了片中的打戲擔當。
達摩來到中國時,正值南北朝時期。
當時的南梁皇帝,對佛法十分癡迷。于是安排達摩在東林寺講法。
東林寺主持,安排了大量僧衆,前來道場聽法。而達摩卻在道場之上,一言不發。
在東林寺居住期間,其他禅師講法、修行時,達摩總是在一旁指點,對其佛法中的錯誤加以指正。悟道者感激達摩,而未悟道者,則認為達摩是個杠精。
時間久了,達摩也開始與東林寺的不少僧人結怨。
過了沒多久,南梁皇帝也來到東林寺,向達摩詢問佛理。
皇帝問達摩,自己廣修廟宇、虔誠禮佛,這是什麼樣的功德。達摩表示沒有功德。聽了達摩的回答,皇帝有些不悅,于是又問世間有佛嗎,達摩回答沒有。
皇帝認為達摩是浪得虛名,根本不懂佛理,于是把他趕出了東林寺。
離開東林寺後,達摩走訪民間,想要尋找一個傳人。
一日,達摩走到長江邊上,想要過江,但船家不願意搭載他。于是達摩展露輕功,踩着一隻蘆葦,渡過了江面。
“一葦渡江”之後,不少百姓以為達摩是仙人下凡,于是對他敬畏有加。
達摩在一座森林裡,看到一個獵戶射殺小鳥,于是便勸他放棄狩獵,善待生靈。
獵戶表示,自己可以放棄狩獵,但世間的獵戶并非隻有自己一個。那些沒有被你遇到的獵戶,仍在狩獵,大師的佛法又如何感化他們?
獵戶的話,讓達摩陷入深思。達摩來到了嵩山,在一個山洞内,面壁苦思獵戶的問題。
少林寺的和尚,發現了達摩在山洞内面壁苦坐。少林寺的主持認為,這是一種修行,于是便命令弟子,每天來給高僧送飯,不要打擾高僧修行。
經過了多年的面壁,達摩悟到了答案。此時的他,也進入了“無我化境”。
雖然身在山洞,但他卻幻化成了胖法師,點化了南梁皇帝;幻化成了老禅師,點化了過去的自己;幻化成了一隻兔子,在夢境中點化了神光。
神光被點化後,不遠千裡來到嵩山,向達摩問道。而此時的達摩,也結束了長達9年的打坐,向神光傳法。
此時的少林寺内,一夥強盜打劫了寺内的香火錢。達摩與神光下山,制伏了強盜,還将武藝傳于少林僧人,讓他們保衛寺院。
達摩為神光改法名為“慧可”,将佛法盡數傳授。最終,慧可成為了禅宗二祖,《達摩祖師傳》的故事,也在此時結束。
《達摩祖師傳》無論是在故事的結構設計,還是在打鬥場景的呈現,亦或是在佛法理論的闡述,都做得十分出色。
然而在1994年的港片票房市場之上,該片上映26天,卻隻拿到了210多萬港币的票房成績。
90年代初,随着《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作品的誕生,武俠題材開始在香港影壇崛起。
1993年,大量的武俠作品,在香港電影市場之上紮堆出現。這些作品質量的良莠不齊,很快将市場之上的武俠熱度消耗殆盡。
1993年年底,武俠港片的市場便開始出現頹勢,洪金寶的《一刀傾城》、李連傑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相繼遭遇了票房挫折。
而在1994年的港片市場上,武俠片的時代徹底過去。這一年,《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火雲傳奇》、《新火燒紅蓮寺》等作品,相繼遭遇票房挫折。而爾冬升、樊少皇主演的這部《達摩祖師傳》,也未能幸免于難。
作為“袁振洋電影制作公司”的首部作品,《達摩祖師傳》的市場挫折、票房虧損,讓袁振洋備受打擊。
本身就對佛教文化極具興趣的袁振洋,在經曆了創業失敗之後,也看破了紅塵,選擇了落發為僧。
雖然在90年代的票房市場之上,《達摩祖師傳》被票房洪流淹沒,但影片過硬的質量,卻讓越來越多的影迷,發現了這顆“滄海遺珠”。
《達摩祖師傳》裡,精彩的動作場景、極具哲理的劇情橋段,吸引了不少觀衆的目光。而導演遁入空門的幕後轶聞,也成為了不少影迷茶餘飯後的話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