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竺公考老師:小M哥,大學期間沉迷網遊、挂科無數,大三上學期受到學業警告處分,專業倒數前三名整個大三、大四的時間都奔波在重修補考的路上,就這樣一枚标準學渣,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備考公務員考試,最後成功上岸今天有幸邀請到小M哥,為我們分享一下他的公考經驗,大家鼓掌歡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中生怎樣從沉迷遊戲中醒悟過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怎樣從沉迷遊戲中醒悟過來
心竺公考老師:小M哥,大學期間沉迷網遊、挂科無數,大三上學期受到學業警告處分,專業倒數前三名。整個大三、大四的時間都奔波在重修補考的路上,就這樣一枚标準學渣,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備考公務員考試,最後成功上岸。今天有幸邀請到小M哥,為我們分享一下他的公考經驗,大家鼓掌歡迎!
大家好,我是小M哥,今天應心竺公考老師的邀請,在這裡和大家聊聊公務員考試那些事,講述一下我的備考經曆,分享些備考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公考備考帶來幫助,祝大家“成公上岸”。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目前是北方公考大省某縣級市黨政機關的一名公務員,已入職多年,先後在鄉鎮基層、組工部門、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工作,目前從事紀檢監察工作。
我先後參加過三次公考,兩次進面。大四下學期第一次參加省考,那時候對公務員考試毫無了解,純粹是去打醬油的,炮灰做的夠徹底;第二次是在畢業後12月份的國考,因為受了畢業後找工作的打擊,這次公考我從10月下旬開始準備,滿打滿算用了不到40天的時間,以筆試第二的成績進入面試,沒想到面試直接被秒殺,一點反抗的機會都沒有,簡直爽歪歪。最後綜合成績第二名,光榮落榜;在第二次國考面試失利後,悲傷逆流成河了一個星期,再次振奮精神準備接下來的省考,大概有30多天的時間吧,又一次順利進入面試,并成功上岸。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我這學渣是如何利用1個月的時間備考的吧。
首先我強調一下我對行測、申論的理解,行測注重的是情商(壓力測試)的考察,申論注重的是政府工作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考察!這兩種素質才是公務員應當具備的,這才是出題人考察的真正目的。
行測:先來探讨一下行測的意義是什麼?行測的考察内容我們都知道,在120分鐘内作答120-140個客觀選擇題,分為言語理解、圖形推理、數學運算、邏輯判斷、常識、資料分析幾個模塊,題型涉及的範圍挺廣的。有人說,行測是對知識儲備和解題能力的考察,可是黨政機關的工作并不需要你有這麼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做題能力,單憑專科或者本科以上的學曆,已經能夠證明考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而我在黨政機關接觸的很多工作,小學畢業即能勝任。
我們在備考的時候往往隻注重題目本身,卻沒有對答題時間引起重視。平均45秒左右解答一道題目,大腦在120分鐘的時間裡保持高速運轉,這種環境下産生的壓力是巨大的,心理素質較差的考生,大腦可能直接停擺了。所以,行測的這種考察環境才是出題人考察考生的真正手段!這就是所謂的壓力測試!
明白了行測的考察的目的,那麼我來分享一下我1個月的備考計劃。
行測備考講究短時間、高強度的集中訓練。我們從0基礎說起:首先買本行測書,拿出1-2個周左右的時間,盡快熟悉行測各題型和解題技巧,然後直接把書扔掉,開始搞題海戰術,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刷題!刷題!刷題!隻刷真題!要堅信并且達到量變引起質變的目标!隻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迅速提高我們大腦的思維速度、耐力、抗壓力能力等。在刷題的同時,熟練運用解題技巧,合理分析自身實力,根據自己對各模塊的擅長程度來規劃答題時間分配。每做完一套真題,反過頭來對照答案進行總結,不要管題目的對錯,隻研究錯題的解題技巧,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下面我分模塊介紹一下我對行測各模塊的備考方法。
言語理解:這個模塊是我的強項,在筆試中45個言語理解題,我正确率在94%以上。做這部分題的時候我除了解題技巧的運用,更多的是靠語感。什麼是語感?舉個例子,在高三時期,我的英語成績突飛猛進,在極短的時間内就沖到班級前三,但我高三下學期的英語課都是站着聽課。為啥?因為我成績突飛猛進,老師重點照顧,每節課都點名我回答問題,而我99%答不上來,隻能罰站。英語單詞我記不住,語法學不會,做題的時候就是代入答案反複讀題,哪個答案讀着順口就選哪個,至于為什麼選,我不知道。這得益于我每天早上半個小時的朗讀,隻要1個月的時間,語感就培養起來了。
上面說了語感,下面再介紹幾個我比較認可的語言理解解題技巧。
一、 從弱原則
在行測出題人中,為了達到行測壓力性測試的目的,很多題目的答案都是需要你拐彎抹角的去尋找,出題人一般不會把答案直接告訴你。而從弱原則是指我們在做閱讀理解時選項當中有一些話是相對說得比較絕對的,有一些話是相對說得比較婉轉的。那麼我們應該偏向選擇那些說的婉轉的,而排除那些說得過于絕對的話。
據對話的語言它的特點就是含有了一些确定化的詞,這樣的詞主要有:必然、一定、肯定、全同、等同、相等、根本、最等。當我們在選項中看到了這些詞我們就一定要注意,看看原文當中是否真得有如此絕對的描述。
而相對來說一些詞就把一句話弱化了,比如:也許、可能、大概、差不多等等。另外我們需要注意,一旦一個詞用引号标注了,在一定程度上,這個詞的詞義就泛化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句話的絕對性。(這些詞可以給給你無限的延伸空間,如果你延伸對了,那麼恭喜你。如果你走上歧路,那就玩完。這種給人無限瞎想式的出題模式大大提高題目難度,讓你左右為難的時候,人家目的就達到了)
二、 無偏反混
無偏反混是命題人在确立錯誤選項時常用的一種原則,理解好這一原則對我們快速排除錯誤選享有很好的幫助。
無:就是指材料中沒有的内容。有些選項,說得很有道理,似乎也和給定文字有一定的關聯性,但其中有一些概念或内容是材料中沒有給出的,這樣的選項是要排除的。(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做題,必定是要悲劇的。)
偏:是指那些材料中出現過,卻故意的把一些細節理解偏了的内容。
反:這樣的選項相對比較容易排除,就是材料中說是,而選項中說非的。(傻瓜也能看出來)
混:主要針對材料中出現的概念,故意的把一些概念雜糅在一起或是混淆兩個概念的選項也要排除。
三、 抓關鍵詞
在材料中,有一些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他們往往會引出作者的主要觀點。像重中之重、重要的是、根本原因、因此、所以、但是等。這些詞的後面大都是作者的主要觀點。(一般表示轉折的詞語,後面跟的往往都是作者的意圖或者本意了。)
四、 抓關鍵句
同樣,在文章和段落中,還有一些句子也是要引起我們關注的。比如首尾句、啟承句、感歎句、引用句和發表議論的句子。這些句子大都表達了作者寫作的主要意圖。
五、 不定性原則
我們要把握,一些選項是要仔細推敲的。“作者認為什麼什麼是正确的”形似這樣的選項多數都是錯誤的選項,也就是說我們不要輕易的給作者的觀點定性。
六、 推論慎選
還有一些選項,也是我們應該盡量避開的,像是“因此,我們不得不……”、“所以,我們一定要……”、“我們應該……”這些選項一般看起來很有道理,也有讓我們不得不去選擇他們的蠱惑性,但我們一定要分清,這些推論,是誰的推論。如果是作者在材料中就已經表明了的,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材料中并沒有提到,它就算命題人的推論,是要排除的錯誤選項。(一般命題人不會那麼善良的去幫你總結題意,而他們出此類題的陷阱就是說的好像是真理一樣,讓你有認同感,然後就叼你上鈎)
七、 确定語境
有的時候,材料讨論的範圍是比較明确的,而有時,一些選項故意的誇大了材料所讨論内容的範圍。比如材料中隻是說中國的一些現象,而選項給出的是世界環境都怎樣怎樣,這樣的選項就值得商榷了。一般我們可以确定,超出語境範圍的選項不選。(嚴守紀律,不可随意瞎想延伸啊)
八、 責任原則
最後一條,簡單得說,就是命題人他對正确答案一定是高度負責的,反過來說,命題人對錯誤答案是不負責任的,換句話說,正确答案是更經得起推敲的。所有有些時候我們用帶入法,把選項帶到材料當中,推敲一些,一些看似迷惑性很強的選項也就可以排除了。
總之行測的出題原則就是逼迫你,在極其緊張的環境中考驗你大腦的靈活反應能力。所以,按照輔導書上的套路做固然沒錯,但我們在打常規戰的同時,不如解放思想,靈活戰術,搞點小遊記,多多的運用排除法,代入法等花招,做到能1不2,能2不3。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果斷放棄,朝着後面更光明的題目狂奔!最大化利用時間!
圖形推理、數字推斷、數學運算幾個模塊是我的弱項,在筆試中我是直接放棄的,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我擅長的言語理解和分值較重的資料分析模塊。這就是行測考試的取舍之道。但現在距離公考筆試的時間還早,我還是建議大家多多歸納總結這幾個模塊的解題技巧,題型和解題技巧就那麼幾個,盡可能全的掌握并做到熟練運用,起碼現階段不要輕言放棄。
邏輯推理同上,既不是我擅長的,也不會拖我後腿。
常識題我認為複習的性價比非常低,這個僅作為我們日常休閑娛樂的讀物即可,不用專門花時間去研究。考試的時候,常識題讀完題目和答案直接選答案,會就是會,不會的想破頭也不一定對。
資料分析分值重,是得分的大頭,這個必須在備考階段下大工夫研究,具體的一些解題技巧就不在這裡啰嗦了。
申論:“得申論者得天下”,這句話不是說着玩的。申論可以在短時間内迅速提高成績,但申論不同于學生時代的語文,如果把申論當做語文考試,那一般是完蛋的。
申論申論,申而論之。申論考察的是考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鑒于申論考察的模式,隻能将問題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現給考生,那麼申論實際上考察的就是考生閱讀、分析、提煉、概況材料的能力,這麼說來,申論又和語文考試沒什麼兩樣,唯一的差别就是,要建立申論思維。
申論要想提高成績,首先要學會如何從材料裡分析、提煉答案,吃透申論材料,挖掘總結出“申論三要素”(問題現狀、問題原因、問題解決對策)。這是申論小題和大作文作答的基礎。
其次,申論小題一般是概況能力的考察,需要你概況的得分點就在申論材料裡,從材料裡找出來,總結成自己的語言寫出來就是答案;申論大作文一般寫議論文,依據申論三要素,将你從材料提煉的問題現狀、原因、解決對策分段列出來,如果再寫的稍有文采,那就是一篇好的申論大作文。
下面我介紹一下我申論大作文的寫作套路(即議論文的寫作格式),寫作内容依據申論材料,如果你還沒學會如何閱讀、分析、提煉申論材料,那麼建議你先去補一下這方面的課。
第一段:問題的現狀,和問題造成的不良影響,引出解決該問題的迫切感,就是你這篇議論文的論點。
第二段:分析造成該問題的原因,一般需要從材料裡找出3-4條原因。
第三段:承上啟下作用,從分析原因過渡到提出解決對策。(可有可無,有一定文采的可以加上這麼一段,使文章整體結構更加完整)
第四段至第六或第七段:根據你第二段分析的問題原因,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提對策可以借鑒申論萬能八條,但不能盲目套用,要有可執行性。每個對策段落的第一句話是大對策,段落内容就以具體做法填充。比如,第一條對策是加強宣傳、增強意識,那麼段落内容可以是通過網絡、電視台、公交車廣告等媒體宣傳;進社區開展宣傳活動;進中小學宣講;帖橫幅、小廣告等具體做法填充。
最後一段:升華主題,即點明解決該問題對社會發展産生的重要意義,與當前社會發展主流接軌。
下面附送一張超牛逼的申論思維導圖,學會了這個,申論完全沒問題。
最後,我在心竺公考等大家,有問題來心竺公考找我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