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01 13:07:55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

  費俊,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電子綜合藝術專業并獲得碩士學位。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主任,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某集體交互媒體首席創意總監、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聯合策展人。他以藝術家、設計師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從事藝術與科技研究、教育與實踐,他的藝術實踐主要關注由虛拟和實體空間的共同構建的混合空間。他的藝術及設計作品曾在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展覽和藝術節中展出,并榮獲了德國IF設計獎、紅點設計獎和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榮譽。

  當代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為全球新趨勢,這不僅推動着藝術領域的語言革新,也影響着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這種跨學科實踐的成果不僅是藝術理論、藝術作品和設計作品,由創意、技術以及思辨等構建的複合能力也能在科技創新方面輸出有社會價值、産業價值的創新方法、創新産品和創新服務。在這樣一個危機與契機并存的時代“藝術何為?”是無數當代藝術家們在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個藝術家、設計師和教育工作者工作者,費俊的個人實踐一直圍繞着一個核心問題:“一個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這個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

  《設計》:作為中央美院藝術與科技學科建設的推動者和踐行者,您這幾年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費俊:我從2005年調入央美後一直任教于央美設計學院的數碼媒體工作室,也曾經出任工作室主任,應設計學院的教改需要,2015年開始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基礎上參與建設藝術與科技專業。2018年設計學院向教育部提出了“藝術與科技”專業備案的申請,并于2019年3月通過教育部專業備案,該專業成為美院第22個本科專業,并正式成為設計學院的新增專業方向之一。

  今天我們讨論藝術與科技,需要運用跨學科的語境來理解這個新學科産生的曆史、意義和價值,也需要應用跨學科的邏輯來重新架構藝術與科技實踐和教育模式。我們今天應用的學科系統是建立在工業時代的産業結構邏輯上的,面對由科學和技術的高速發展所形成的信息時代,以及即将到來的智能時代,由哲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法學等構建的認知系統的嚴重滞後和倫理系統的逐漸失效,是今天構建藝術與科技這個跨學科學科的時代語境。

  從藝術史的曆史維度來看,科技一直是推動藝術語言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今天我們讨論這樣一個似乎“并無新意”的話題,是因為我們需要從藝術學的語境中跳脫出來,以跨學科的方式來重新看待藝術與設計從創作價值、創作場域、創作方式到創作輸出等維度的變化。從創作價值方面,藝術與設計實踐不僅生成美學價值,更是輸出倫理價值;在創作場域方面,由虛拟現實與物理現實不斷交疊而形成的混合現實,将成為藝術家和設計師新的工作場域;在創作方式方面,人機協同式的創作将拓展藝術家的創造力,以藝術工作室為基礎的藝術實踐将轉向以跨學科藝術實驗室為核心的實踐模式;在創作輸出方面,以創造圖像或實物為主要目标的實踐可能會轉向以創造具有生成圖像或實物能力的智能系統或算法的創建。

  一種跨學科的藝術實驗室正在興起,這種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藝術實驗室模式開啟了一種新的創作模式。這裡指的實驗室可以是基于實體空間的,也可以是非實體型的,它指向的内核是一種新的跨學科藝術實踐方式,它需要具備R&D(研發)的技術實驗條件,并擁有推動藝術家與科學家、科技人才共同合作的協作機制。

  當代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為全球新趨勢,這不僅推動着藝術領域的語言革新,也影響着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這種跨學科實踐的成果不僅是藝術理論、藝術作品和設計作品,由創意、技術以及思辨等構建的複合能力也能在科技創新方面輸出有社會價值、産業價值的創新方法、創新産品和創新服務。

  《設計》:中央美院藝術與科技方向的特色有哪些?

  費俊:“藝術與科技”這個新的專業方向,是在2015年開始的央美設計學院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設立的。作為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單位,設計學院教改的目标是建立一套以學生為中心的跨越學科、打破設計專業壁壘的新型設計教育模式,形成“戰略設計、科技設計、設計思維、産業設計、設計理論”五大學科建設模塊。設計學院目前涵蓋有視覺傳達、數字媒體、産品設計、交通工具設計、首飾設計、服裝設計、攝影、設計理論等專業,以及新建設的藝術與科技、社會設計、創新設計、系統設計及智慧城市等新專業方向。新的教育模式啟發學生自主思考、開拓視野、開放對學科的理解,強調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與自主意識的建立,拓展學生對更為廣闊和綜合的“設計”概念的認知。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2)

  “藝術與科技”專業方向旨在在新的自然、科技和社會環境裡探索藝術與科技的創新結合,以跨學科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技術能力和思辨能力。新興科技的加速湧現以及疊代決定了“藝術與科技”專業方向必須構建開放性和持續更新性的有機結構,在這個學科中“變量”才是“常量”,這種不穩定的、變化中的特性恰恰為學科帶來了無盡的活力,當然也為教育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作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美國MIT媒體實驗室,也是采用了這種有機變化的管理機制,媒體實驗室裡設立的20多個專項實驗室并不是自上而下規劃出來的,而是由擁有研發資源的教授或研發人員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來動态建構的,正因如此,有相當比例的實驗室會随着供給關系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種自我淘汰機制就像自然界的優勝劣汰,它保障了媒體實驗室始終充滿活力。

  我認為設計學科未來的發展也需要引入這樣一種活态機制。在藝術類專業院校建立“藝術與科技”專業方向首先就會面對學科單一的資源挑戰,原本具有優勢的美術學和設計學并不能完整支撐這種跨學科架構,學科要建構就必須借用外部能量,與企業、科研院所或者其他科技類高校建立基于教學和科研層面的合作成為本學科的基礎設施建設。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目前已經在機器人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等領域建構了一些基礎設施,并在生物科技與藝術、智能科技與藝術、機器人科技與藝術與以及數據科技與藝術等方面建設課程體系,也積累了在這幾個方向的教學和科研經驗。

  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我們既培養能夠解決問題、做出具體産品或服務的設計師,也孵育能夠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的設計師。研究問題的設計師可以是藝術導向的,也可以直接針對産業需求,甚至可以直接通過創業來實現價值,我認為優質的培養模式應該是“多線程人才輸出模式”,是可以支撐“野蠻生長”的,而不是線性的單一輸出模式。這種人才輸出模式不是通過模具來克隆,生産出标準化的人才;而是通過孵化來創生,鼓勵“野蠻生長”的人才。“藝術與科技”專業方向本質上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内核,這樣的内核所驅動的技能才能适應日益複雜的社會和産業需求的。

  學生作品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3)

  蘇永健《蟲艙》互動裝置,2017

  作品以昆蟲為核心,将它們的運動作為作品觀念的運行主線,整體以機械裝置為載體,其運行和發聲的肇始由昆蟲的無規律運動連環觸發。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4)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5)

  劉桂羽《身體書寫》互動裝置,2019

  《身體書寫》探索人體數據的詩意化,作品通過一套可穿戴時裝來實時采集參與者的身體數據,并實時的根據這些數據來生成一段關于身體的詩歌。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6)

  梁文華《植民——城市野地計劃》,互動裝置,2020

  城市中的野地是一種複合型的生态系統,其美學價值和生态價值一直被現代文明生活所忽視。與城市其他的生态系統不同,城市裡的野地是外來物種的天堂,城市特殊的生态環境使得這些物種可以忽視地理與氣候的差異,生長在離原産地數千公裡以外的地方。自發性的城市植被是文明與自然的共同選擇,這些外來物種更适合且應該在這個城市的生态系統擔任更加重要的角色。作者為城市野地中外來植物設計了三件裝置作品,分别是“植民者博物館”,“植民者販賣機”以及“植民者的凝視”。“植民者博物館”向觀衆展示了作者在城市野地中收集到的外來植物物種以及其相關信息;“植民者販賣機”向觀衆販賣這些外來植物的種子,使得觀衆可以自行在城市裡創造更多的野地;“植民者的凝視”則一件實時視覺化野地生态數據的裝置。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7)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8)

  孟松林《光之蟲》互動裝置,2020

  一個系統的良性運轉來自系統中諸要素的有機配合,無論是螞蟻,或是細菌,抑或是單細胞等非語言生命體與同伴之間的信息交換與反饋機制常常讓我感到有趣,他們依靠的是某種行為模式或化學“信息素”來實現這一目的。我想象并制造了這樣的一種生物:它們以光為能量,在昏暗環境中休眠蟄伏,隻會适時調整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好的接受“養分”,當有光靠近時,它們會興奮的朝向光源移動,并在尾部發出光亮來指引身後的同伴,以此類推來完成集群趨光的行為活動。實際上,個體生命存在的依據,可能正來自對其他生命體的感知與反饋,就像人類社會中的責任感和同理心。

  《設計》:如何理解“數字藝術的功能之一是構建連結”?

  費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生态危機、政治危機、經濟危機、信仰危機、倫理危機交織在一起,使得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越來越分裂化和碎片化,我們也生活在一個充滿契機的時代,人類現代文明正在從蒸汽時代、電力時代和信息時代向智能時代過渡,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物聯網、大數據等不斷湧現的科技不斷地刷新着我們對于未來世界的願景。在這樣一個危機與契機并存的時代“藝術何為?”是無數當代藝術家們在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個藝術家、設計師和教育工作者工作者,我的個人實踐一直圍繞着一個核心問題:“一個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這個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

  這裡提到的“碎片化”現象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解讀,從宏觀上它可以是對于物理世界四分五裂的隐喻,從微觀上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當代人生活方式的描繪,碎片化所引發了各種現代性症候,比如由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的碎片化閱讀和虛拟社交,在提升信息傳播效率和社交溝通效率的同時,也造成了信息超載和社交障礙的問題,獲得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能擁有更多知識,擁有更多的虛拟朋友圈并不意味着擁有社交能力,如果說蒸汽時代和電力時代中以城市為核心的現代生活方式疏離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的一種物理性關系,那麼在信息時代,這些原生關系則是被進一步擊碎了。

  運用數字藝術媒介來構建具有強鍊接性的藝術作品、創作工具或創作系統來與參與者共同生成新的鍊接是我近年來不斷嘗試的方向,這些實踐涉及人與人的鍊接,人與自然的鍊接和文化與文化的鍊接等話題。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9)

  費俊《情緒幾何》互動裝置,2019,與許晨陽、劉正奎合作作品

  《情緒幾何》是藝術家費俊與代數幾何數學家許晨陽以及心理學家劉正奎合作的一個跨越藝術、數學和心理學的藝術實驗作品。作品邀請觀衆在互動裝置的暗箱中觸摸預先設置的幾何模型,裝置會采集觀衆的心率等生理數據并通過情緒算法來分析和描述出體驗者的氣質類型和情緒狀态,生成并演化出一個個“因人而異”的情緒化的幾何圖形,一套自動粉筆機械裝置會把這些圖形實時的繪制在黑闆上。

  “人與人的鍊接”讨論身體缺失的問題,嘗試在以虛拟鍊接為主要交互方式的時代來創建基于物理現場的、基于物理身體的混合空間體驗,激活身體在感知、表達和交流方面的原生能力。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0)

  費俊《姿态雲_姿态牆》 互動裝置,2013 與Judith Doyle合作作品

  2008-2013,來自北京的費俊與多倫多的朱迪思·道爾共同發起了“姿态雲”研究項目,一方面他們展開了對于人類姿态的采集和收藏的技術研發;同時也利用藝術作品來探讨姿态的剩餘價值、能量轉換和虛拟勞務等涉及經濟及社會學範疇的話題。作為這項研究輸出的成果之一,“姿态雲_姿态牆”探讨了利用參與者姿态生成動态影像以及生産藝術作品的可能性。正如“雁過留聲”的意境一般,現場觀衆或者過客在有意或者無意中參與了與“姿态牆”的互動,他們的姿态被體感裝置實時的捕捉下來并繪制出了一幅幅動态的姿态畫像,可謂“人過留痕”。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1)

  費俊《798脫口秀》互動裝置,2010

  798脫口秀是一件以798藝術區為藍本,通過手機和大屏幕交互的社群作品。虛拟的798場景囊括了藝術區中的知名畫廊、機構。作品設有近50個角色,包括藝術生态圈中的各種身份,如:畫廊老闆、藝術中心經營者、策展人、收藏家、藝術家、觀衆、遊客,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社會名人和市井人物等。觀衆可以通過手機上的網頁客戶端來選擇扮演的角色,在場景中遊曆798,也可以和其他玩家在場景中聊天、發布心情等。作品将遊戲、論壇和微博、微信結合在一起,意在為特定的公共空間創建出诙諧的、極具娛樂性的社區交流空間,為參與者提供向公衆發表言論和表達情緒的平台。

  “人與自然的鍊接”讨論自然缺席的問題,從生态系統的視角來審視人與自然生态之間的關系,運用數字科技來創建人與自然的交互界面,喚起人們對于自然生态的關注,重構人與自然之間久違的原生關系。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2)

  《歸鳥集》互動裝置,2019,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某集體交互媒體

  《歸鳥集》運用中國宋代花鳥畫的視覺語言營造出一幅精妙靈動的數字花鳥長卷,作品在宏大的現代建築中創造一種富于人文精神的自然景象,畫面中形态各異的飛鳥以意趣盎然的方式來迎接遠道而來的賓客,同時也蘊藏歸鳥回鄉之意,映照出人們身心的回歸與安甯,飽含着“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詩情畫意。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3)

  《智能生态氧泡》 互動裝置,2013 與李新路合作作品

  《智能生态氧泡》是一個霧霾避難所,這個占地約50 平方的半圓形穹頂式空間中包含了人力發電空氣淨化、綠植生态空氣淨化以及空氣質量監測可視三個系統。裝置采用改造升級過的社區健身自行車,通過人力發電來驅動空氣淨化裝置,實現空氣淨化;三種綠色植物持續制造新鮮空氣;空氣質量監測可視系統将實時并對比的展示氧泡内外的空氣質量和pm2.5值。本裝置将這三個系統有機地構成,形成生态智能富氧區。本項目探讨了藝術家對于空氣污染這個公共性話題的深度介入,并展現了通過大衆參與自下而上地來改善城市空氣環境的可能性。

  “文化與文化的鍊接”讨論共識缺位的問題,從縱向看有時間維度上的文化認知斷層,古代文化與當代文化間的共識缺位,從橫向看有地域維度上的文化認知誤解,地域文化與地域文化間的共識缺位。我的很多作品都試圖通過對文化遺産的數字化轉譯以及建立跨文化的藝術體驗來修複在時空中遺失的文化共識。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4)

  《時間的形态·京劇》單通道錄像,02’00”,2019,與劉曉斌、邱宇、苑辰、雲澤合作作品

  《時間的形态· 京劇》嘗試通過動态影像結合動态捕捉數據來表現時間的形态,這件作品并不簡單地把把來自京劇大師的戲劇表演動态進行可視化,而是把戲劇表演者在時空兩個維度中所生成的姿态痕迹進行動态化和材料化的凝固,形成具有動感與質感并存的姿态時間雕塑。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5)

  《睿·尋》手機應用程序,尺寸可變,2019,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某集體交互媒體

  《睿·尋》是一個為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創作的基于地理位置的應用程序作品,觀衆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藝術家開發的應用程序,在威尼斯水城裡搜尋并體驗藝術家“移植”在當地橋梁上的來自中國的25座橋梁。《睿·尋》通過關聯形态類似的橋梁,既展現了兩個文明之間的相通性,又呈現了兩個地域之間的差異性。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6)

  《有趣的世界》裝置一,互動裝置,2019,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某集體交互媒體

  《有趣的世界》裝置一是一個擁有兩種互動方式的互動影像裝置,方式一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互聯網用戶們通過手機版的社會化建造遊戲“睿·建”來參與“有趣的世界”的建造;方式二是觀衆通過在展覽現場的iPad和應用程序實現對于“有趣的世界”的實時影像漫遊。每一位下載遊戲的用戶,都可以使用藝術家提供的300多種回收自現實世界的三維模型來建造一個“有趣的世界”,也可以通過“建交”或者“結盟”的方式來形成與其他“世界”的聯通與互動,這樣的機制既支持資源共享式的聯合“建造”,也接納惡意或善意地相互“改造”。這個不斷由用戶參與建造或改造而生成的“世界”持續進化,不僅創造了一件具有生長性的交互藝術作品,還構建了一個具有隐喻性的田野調研工具,它幫助我們測試、觀察并理解大衆在當代語境中複雜和多樣的世界觀。

  藝術設計職業典型人物訪談(設計專訪費俊個體如何以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方式成為碎片化世界的強鍊接者)(17)

  《有趣的世界》裝置二,互動裝置,2019,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 ©某集體交互媒體

  《有趣的世界》裝置二是一個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交互式叙事裝置,裝置中的網絡攝像頭會基于圖像識别技術來識别每一位現場觀衆的外貌、表情和衣着的色彩等特征要素,并給每個人打上分類标簽,基于這個“以貌取人”式的綜合認知,人工智能程序會運用具有語意關聯能力的算法來為每一位參與互動的觀衆生成一段獨特的基于虛拟地球的叙事漫遊,将觀衆連接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從算法邏輯上具有“相關性”的人、物或場景。

  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能量使藝術家有可能成為一個創作工具或創作系統的創建者,而不僅僅是圖像的創作者,我的很多作品都在試圖創造具有強鍊接性的工具并賦能給人們更多表達的可能性,而這種以鍊接作為創作核心的實踐,也許是當代藝術語言發展的新路徑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