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照顧剛出生的大熊貓幼仔。 都江堰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中新網成都3月3日電 題:“熊貓人”:與大熊貓朝夕相處13載 攻克“三難”問題
作者 缪英
1日上午8時,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員曾文早早到達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穿好工作服、雨靴後,曾文開始一天的工作:清掃圈舍,觀察昨日大熊貓采食、排洩情況以及大熊貓的精神狀态。清掃完外舍,曾文将新鮮的竹葉擺放好,供大熊貓進食。
今年36歲的曾文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工作已13年。13年來,曾文與大熊貓朝夕相處,熟悉各年齡段的大熊貓飼養管理,并與同事集體攻克大熊貓“三難”問題——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存活難。作為2021“都江堰工匠”獲得者,曾文和大熊貓有難分難舍的情緣。
曾文給大熊貓喂食。 都江堰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喂食竹子後,曾文開始準備精飼料。當天早餐飼料是胡蘿蔔和馍馍。在盼盼園5号圈舍,大熊貓“秀陽”已迫不及待。這隻兩歲半的大熊貓正處于成長期,在室外吃完竹子後,“秀陽”回到圈舍等待投喂,嘴裡發出“咻咻”聲,還伸出手掌作讨要狀。曾文輕點一下“秀陽”的鼻子哄它坐好,仿佛是在說“‘秀陽’乖,吃得很好”。吃完早餐,“秀陽”便獨自到戶外玩耍。
“小時候,家裡一位長輩就是大熊貓科研人員,或許是受他影響,我特别喜歡大熊貓,大學學的是動物學專業,畢業後自然而然成為一名大熊貓飼養員。”曾文說,大熊貓好比朝夕相處的親人,不用說話,自己就能解鎖大熊貓身上的全部“密碼”。
在與大熊貓相處中,曾文熟悉了各年齡段大熊貓飼養管理,包括情感表達、生長、發育規律等。有一次,曾文接到飼養一隻體重隻有50多克大熊貓的任務。大熊貓幼仔出生時平均體重100多克,而極低體重的幼仔飼喂難度大,保證它們的存活是一項極大挑戰。“大家24小時不停堅守,十多天吃住在大熊貓人工育幼室,最終,這隻大熊貓成功存活。”曾文說。
作為大熊貓人工育幼核心技術骨幹,曾文飼喂存活大熊貓幼仔150餘隻,完成100餘隻大熊貓食物轉化,實現存活率100%。曾文還為國内外大熊貓科研合作單位和單位内部培養10餘名人工育幼技術人員。
曾文清掃大熊貓圈舍。 都江堰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同時,曾文還參與大熊貓繁殖交配工作1000餘次,能獨立完成人工取換仔、人工采奶等核心技術工作。大熊貓通常一年交配一次,發情期主要集中在三、四月份。交配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方喜歡、但另一方“沒感覺”的情況。對此,曾文說,這種情況下,要善于觀察、抓住時機,為大熊貓創造條件,“一方面,開展培訓讓大熊貓學習交配方法;另一方面,人工輔助模拟發情的叫聲,或打‘埋伏戰’不讓雙方見面,從而激發興趣。”
曾文目前主研的科研項目有《大熊貓人工育幼、半人工、全人工及母獸帶仔(0-120日齡)生長發育對比研究》,“作為衆多‘熊貓人’的一員,今後将與同仁一道,推動大熊貓保護事業。”曾文表示。(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