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著名的武将謀士層出不窮。但是要說到頂級謀士,那就不得不提到諸葛亮和龐統了。
《三國演義》裡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得好:“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說的就是此二人!
按理說,号稱“卧龍”的諸葛亮與号稱“鳳雛”的龐統先後都投到了劉備帳下,那麼劉備必然會完成他“興複漢室”的夢想,然而令人瞠目結舌的是。
得到此二人的劉備非但沒有完成夢想,反而自己建立的帝國幾十年後也滅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那麼問題來了,子初與孝直又是誰呢?他們的身亡真的會影響蜀漢的國運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影響蜀漢國運的四個人。
卧龍出山,三分天下諸葛亮可以說是這四人中出身最好的,他出生于東漢琅琊郡的大族諸葛氏,父親諸葛珪是泰山郡的郡丞,而且諸葛亮的祖上在西漢也做過大官,諸葛氏在當時中原東部地區赫赫有名。
而且諸葛亮自幼聰慧,好讀書,十裡八鄉的人們都很看好諸葛亮,認為他日後必成大器。
要是在和平年代諸葛亮必會成為郡守級别的大官,隻可惜生不逢時。幼年時期諸葛亮的家鄉經過了“黃巾之亂”的血洗,父親諸葛珪憂憤而死,緊接着在“十常侍之亂”之後。
“董卓進京”事件更是成了漢王朝的催命符,進而導緻了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的局面。因此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為了躲避戰亂,居家遷往較為安全的荊州。
俗話說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雖說諸葛亮是跟随叔父諸葛亮逃難來的荊州,但荊州本地的士人集團并沒有因此看不起諸葛亮,反而紛紛主動去結交諸葛亮。
甚至有許多人和諸葛亮成了“忘年交”。像老一輩的“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年輕一輩的石韬石廣元,崔均崔州平,孟建孟公威,徐庶徐元直等人都是諸葛亮的至交好友。
也讓諸葛亮在“荊州士人集團”裡有了一定的定位與聲望。
因為諸葛亮的名聲好且為人正直親切,不光是士人集團,就連整個荊州地區的達官大族都争着和諸葛亮做朋友。
當時荊州地區有名的望族黃承彥就受到了他的連襟,荊州刺史劉表的委托去結交諸葛亮。
等黃承彥見到諸葛亮并與之交談之後,黃承彥拜服在諸葛亮的談吐文采之下,史書上隻用了四個字來形容這次會面:“驚為天人!”
臨别時,黃承彥突發奇想,想收諸葛亮為女婿,于是就對諸葛亮說了,史書上記載的原話是:“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面,而才堪相配。”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黃承彥确實有個女兒,但是黃承彥也說得明白,那就是他這個女兒長得比較醜,頭發是黃的皮膚是黑的。
但是黃承彥又說他的女兒的才華高到足以與諸葛亮相般配。
其實這次會面是有諸葛亮其他朋友在場的,聽完黃承彥這番話後朋友們都覺得諸葛亮一表人才肯定不會娶個黃毛丫頭的,所以會拒絕這門親事。
哪知諸葛亮聽完黃承彥的話後沒有一點猶豫的欣然同意了這門親事,這讓人們更加欽佩諸葛亮了。因為諸葛亮看重的是黃承彥女兒的才華而非外貌。
諸葛亮雖然娶了個醜丫頭,但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的。前文提到了,黃承彥是荊州刺史的連襟,做了黃家的女婿,又和劉表攀上了親戚,黃承彥也順勢把諸葛亮推薦給了劉表。
可以說諸葛亮以後的路會好走很多,但是此時諸葛亮難得可貴的一面就展示出來了,他一眼就斷定劉表“非盡意之主”。
就是諸葛亮認為劉表不是一個能大事的君主,所以多次拒絕劉表的官職任命,反而隐居在了隆中,以耕作為生,閑暇時吟詩作賦。
接下來的故事想必熟悉三國的朋友們都不陌生,南下投靠劉表的劉備意外得了徐庶做了軍師,徐庶多次幫劉備打敗了曹操軍,讓曹操很是嫉妒,于是使計讓徐庶離開了劉備。
徐庶臨行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随後就發生了著名的“三顧茅廬”事件。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就正式地成了劉備的首席謀士。正是由于諸葛亮的加入,正如諸葛亮出師表裡所說的“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劉備集團一改前面屢戰屢敗的局面,開始進入了事業的上升期。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就為迷茫的劉備指了一條明路,那就是聯合東吳的孫權一起對抗曹操,并且親自去東吳成功說服孫權,促成了孫劉聯盟。
赤壁之戰之後迅速地幫尚未有根據地的劉備确立了戰略目标,并獻計讓劉備成功了奪取了荊州南部四郡,讓劉備有了立身之地。
之後更是在入川之戰,漢中之戰立下奇功,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讓劉備從一個到處流竄的客将成了稱霸一方的雄主!
劉備能夠建立蜀漢,雖說諸葛亮當立首功,但是還有一人功不可沒,那就是與他齊名的“鳳雛”龐統!
英年早逝之英才
史書記載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但龐統卻和諸葛亮相反。史載龐統長相極為普通,普通到看上去并不聰明的樣子。
但是漢末第一伯樂司馬徽一眼就看出龐統是個絕世奇才,并把身邊的人才朋友介紹給龐統認識,比如徐庶,諸葛亮等人,因此龐統在荊州士人集團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名望。
漸漸地人們被龐統的學識折服,認為他是可以與諸葛亮媲美的人,也因此落了一個與諸葛亮“卧龍”齊名的稱号:“鳳雛”。
荊州刺史劉表見招攬諸葛亮不成,于是就打算招攬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
可能是龐統真的不如諸葛亮清高,也可能龐統真的想通過當官來實現抱負,龐統就做了劉表手下的一個功曹,并成了當時荊州地區有名的評論家。
根據史書記載,龐統不光聰慧過人,文采卓越,看人識人也很有水平的。作為評論家,龐統自然評論過許多人,被他評論過的人往往會超過該人的實際才能。
漸漸地龐統在荊州,甚至東吳地區都頗為有名,被世人稱之為有“扶龍之象”,意思就是龐統能成為幫助别人成為帝王的人。
赤壁之戰後,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戰略了荊州南部四郡,站穩了腳跟。成了劉備首席謀士的諸葛亮自然也沒忘了他的老朋友龐統,于是把龐統極力推薦給了劉備。
可等劉備見了龐統之後就看似以貌取人了,他見龐統其貌不揚,不認為龐統有什麼過人之處,打發龐統去做了一個縣令。
聽聞此消息的諸葛亮覺得以自己的老友的才華絕不可能隻能做個縣令,于是連夜去見劉備說明情況。
就連東吳的魯肅都寫加急信告訴劉備龐統非“百裡之才”,劉備這才重視起來,連夜召見了龐統。
經過一夜徹談之後,劉備驚訝于龐統的才學,急忙糾正了之前的錯誤。
開始對龐統大為器重起來,之後劉備的親密度一度超越了劉備與關羽張飛的親密度,後來劉備任命龐統為軍師中郎将,與諸葛亮平級。
此時的劉備雖然占據了荊州南部四郡,但是北方有曹操,東邊有孫吳,随時都有被兩面夾擊的危險,為了打破僵局,龐統獻計給劉備,建議劉備攻取西方的益州作為“帝王之資”。
益州那邊也有人在運作此事。益州州牧劉璋的手下張松認為劉璋并非明主,他仰慕劉備久矣,想把益州這個地方送與劉備,于是就寫信給龐統表示願為内應。
緊接着張松就勸劉璋把劉備迎接進益州,以劉備的威名讓劉璋的宿敵,漢中的張魯以至于曹操都不敢進犯益州,劉璋欣然同意。
後來雖然劉備進了益州,但由于張松暗中聯系龐統的事情被告發,劉璋盛怒之下殺了張松,劉備失去了内應,益州就不那麼好拿了,甚至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但是龐統臨危不懼,在益州期間多次給劉備獻上良策,幫助劉備多次打敗了劉璋的軍隊。
公元214年,在攻打劉璋的雒城之戰中,身先士卒的龐統意外中箭身亡,年僅36歲,可謂是英年早逝。
但是龐統的死并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蹊跷。龐統作為高級謀士,絕沒有身先士卒的道理與必要,那為什麼龐統會離奇的去世呢?
據史書記載,因為劉備看在劉璋同為漢室宗親的份上,對取益州這件事一直猶猶豫豫。
龐統為了劉備複興漢室的大業,也為了能讓劉備能立下堅定的決心取益州,所以身先士卒,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劉備的決心。
龐統去世後,劉備凄怆地說道:“統殺身成仁,全為吾矣!”
後面的故事朋友們都清楚,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進攻曹魏,但最後“空遺很”。
并沒有像司馬徽所說的“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也不能怪司馬徽說大話,就像前文提到的,這句話後面一句提到的子初與孝直,也是劉備是否能安天下的關鍵。
剛正不阿的劉巴
子初就是劉巴。劉巴本是荊州人,也是荊州士人集團的一份子,因此他早年也認識諸葛亮與龐統,并與二人是至交好友。
一開始劉巴與諸葛亮龐統的看法不同,他認為最終能夠一統天下的是曹操,因此在曹操占據荊州之後就投奔了曹操。
但是赤壁之戰之後,局勢大變,劉巴的所處之地零陵郡被劉備占領,這時劉巴不願投降劉備就往西跑投奔了劉璋。
當張松提議把劉備迎接進益州的時候,劉巴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也是反對最強烈的。
因為劉巴和龐統一樣,看人很準的,他認為劉備絕不會甘心寄人籬下,如果劉備進了益州一定會奪取益州,這樣劉璋就危險了。
于是劉巴多次勸劉璋但劉璋不聽,并按照張松的建議把劉備迎接進了益州。最終果然如劉巴所言,劉備奪取了劉璋的益州。
其實早在荊州劉備就聽聞了劉巴的大名,并且多次感慨錯過了這樣一個人才,等劉備占領了益州之後,第一個命令就是要求任何人不得傷害劉巴。
而劉巴也感恩于劉備的大度,出來向劉備認罪,經過一番交談之後,劉備驚訝于劉巴的才能,把他招到了劉備的左将軍幕府裡,地位僅次于諸葛亮。
随後又與諸葛亮一同制定了著名的《蜀科》,為蜀漢政治的法治基礎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劉巴不光才華橫溢,而且為人清正廉潔,引得劉備手下諸将都争着和劉巴交朋友,其中鬧得最兇的就是劉備的弟弟張飛。
張飛是十分喜歡結交士人的,但是因為劉巴覺得自己并不是一開始就跟随劉備的,又怕自己私自結交劉備最器重的大将會惹來非議,因此表現的并不是很待見張飛。
這下就惹惱了張飛,張飛向劉備告狀,劉備一開始也很生氣,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劉巴的心思,因此劉備對待劉巴更加器重了。
雖然龐統死了,但是又有了劉巴,這讓劉備很欣慰。隻可以好景不長,公元222年,劉巴去世,就這樣蜀漢又失去了一根擎天柱,讓人唏噓不已。
說完子初,那就剩下孝直了,那麼孝直在蜀漢集團又有多重要呢?
世之謀主孝直就是法正。熟悉三國的朋友們對法正應該都不陌生,法正可以說是與諸葛亮平級的頂級謀士。
法正本事劉璋的手下,他和張松一樣,早就看出來劉璋并非明主,因此法正就和張松密謀要把益州獻給劉備。
隻可惜東窗事發,張松被處死,法正在被抓之前投靠了劉備,劉備與劉璋也正式翻臉。
益州之戰中,劉璋漸漸不敵劉備,于是劉璋的手下就建議劉璋堅壁清野來拖垮劉備,劉備得知消息之後非常擔心,一旦這樣劉備的軍隊就得不得給養,敗退隻是時間問題。
但法正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劉璋還算個愛民的君主,不會這樣對待百姓的,讓劉備放心。果然沒有劉璋沒有采納堅壁清野的計策,這讓劉備開始對法正另眼相看。
等劉備占據益州之後,需要拉攏與益州的名門望族的關系來鞏固統治,因此法正建議劉備娶當地的豪族吳懿的妹妹,因為吳懿不光是當地名門望族的代表。
而且吳懿還是軍中大将,頗有威信,娶了吳懿的妹妹就能更快的掌控局勢。
果不其然,劉備娶了吳懿的妹妹之後,統治益州變得更加輕松有力,于是劉備對法正大為贊賞,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加封揚武将軍,一時間地位居然超過了諸葛亮。
公元217年,法正再次向劉備獻計道:“此時曹操已經奪取了漢中,但是卻沒有進一步的動作,肯定是中原出現的變動。
我們應該趁着曹操返回中原的時候乘機進取漢中,既可以開拓國境又可以日後趁機北上蠶食雍涼,還可以把漢中當做益州的門戶。”
劉備采納了法正的計策,親率大軍征伐漢中,法正更是在漢中之戰中,獻計擊殺了曹操留守在漢中的大将夏侯淵,讓劉備順利的占領了漢中。
可以說法正是漢中之戰的首功,連《三國志》的作者都感慨的說道:‘“法正乃世之謀主也!”
隻可惜天妒英才,公元220年法正因病去世,年僅44歲。法正的死,對劉備深受打擊,後來夷陵之戰劉備戰敗之後。
諸葛亮感慨道:“若法正在此,就能阻止陛下東征;就算阻止不了,隻要法正在陛下身邊,夷陵之戰也輸不了啊!”
結語其實司馬徽的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說的并沒有錯,但後一句一樣重要
正因為劉巴與法正的去世,讓劉備的複興漢室成了永遠完不成的夢,劉巴與法正都是英年早逝,真的是天妒英才啊!如果這兩人當時還在劉備身邊的話,或許曆史就要被改寫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