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興。
曆史上,各個朝代城市的選址,
均與水系河道的空間布局密切相關,
北京城,也因水而建。
800多年的建都史
讓北京留下了
數量衆多、類型豐富、
分布集中、特色鮮明的
水文化遺産。
玉淵潭公園與釣魚台國賓館相鄰,西至西三環中路,與中央電視塔隔路相望。 攝影 馬悅/人民畫報
北京的三大水文化
北京的水文化,一是代表北京城發展足迹的永定河文化遺産;二是反映古都政治特征的皇城水系;三是通過開鑿、疏浚運河和航運體現服務于政治中心的漕運文化遺産。
永定河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的最大河流,也是流經北京地區的最大河流。洪荒時代的永定河從上遊攜帶的大量泥土和砂石形成永定河洪積沖積扇,并與泃河、潮白河、溫榆河、大石河形成的洪積沖積扇共同構成了北京小平原,北京于此而生。古蓮花池水系、古高梁河水系都是永定河的古河道,這些古水系、西山諸泉和城近郊區豐富的地下水,主要也是由永定河進行水源補給的。永定河古河道還孕育了萬泉河、清河以及大量湖沼,為北京地區提供了優越的水資源。永定河上曾建有北京最早的大型水利(引水灌溉)工程戾陵堰和車箱渠,也有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建于金代)聯拱大石橋——盧溝橋等,孕育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獨特的人文資源。
永定河是北京市重要供水河道、水源保護區和補給區。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推動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态修複,全面實踐“以水開路、用水引路”,永定河、潮白河等5大主幹河流26年來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北京市水務局 供圖
皇城水系
作為六朝古都的北京,老城水系充分體現出皇城特征。水系層層環繞,環環保障,透露出古代皇家社會風貌。皇城供排水系統發揮着軍事防禦、防火、防洪、皇家飲用水水源等作用,其中紫禁城筒子河是宮城的第一道防線;“凸”字形外護城河(北、南、東、西、前三門護城河) 可有效抵禦外侵;“濯手有禁”的内、外金水河是重要的水源供給通道。
筒子河是紫禁城的護城河,全長3.5千米,于明永樂年間改建北京城時開鑿,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成。在曆史上,筒子河除了防衛之外,還有防火和用作取水水源。攝影 張也/人民畫報
北海與中南海,在遼代稱“瑤池”、金代稱“太液池”、元代建“萬壽山”,明清沿用為皇家禦苑,京城“燕京八景”中的“瓊島春陰”和“太液秋波”即在此處。與中南海、北海一脈相連的什刹海(前海、後海、西海),積澱了上至皇親國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多層次文化,是北京曆史與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區域。
北海是北京市西城區北海公園内的湖泊,屬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水系,面積約39萬平方米。北海公園是保留下來的曆史最悠久、保護最完整的皇城宮苑。攝影 張也/人民畫報
運河
北京成為政治中心後,漕運日興,多次開鑿、疏浚由南自北的漕運大動脈。元代郭守敬經過精确勘測,引白浮泉水入積水潭,實現京杭運河全線通航。現存的“京東第一大碼頭”的張家灣漕運碼頭、元代通惠河上遊的頭閘廣源閘、“八裡橋不落桅”的八裡橋(永通橋)以及北新倉、祿米倉、南新倉等漕運官倉等,代表着當年“舳舻蔽水”的運河盛況。
白浮泉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化莊村東龍山東麓,是元代白浮引水工程的源頭,于1292年修建完成。白浮泉旁有都龍王廟,明洪武年間重修,明清時是著名的祈雨之所,是研究當時民俗風情的重要實物資料。視覺中國 供圖
廣源閘位于北京市海澱區,始建于1289年,是南長河上的一座元代水閘。曆史上,廣源閘兼具調水、碼頭等功能,而且在閘上鋪設木闆便具有橋的功能,被譽為“長河第一閘”。攝影 張也/人民畫報
八裡橋原名永通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是始建于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橋,橫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經之處,因距通州八裡而得名。北京市水務局 供圖
另外,金代金陵遺址排水溝,“燕京八景”之一的玉泉山諸泉,自清代即為皇帝行宮的小湯山湯泉行宮,國内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關遺址—金中都水關遺址等,都體現着曆代勞動人民的“水”智慧。
讓水文化永續利用
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時指出,首都規劃務必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貫通曆史現狀未來,統籌人口資源環境,讓曆史文化與自然生态永續利用、與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弘揚好水文化的核心是處理好人與水的關系,體現在水與城市、水與土地、水與産業的關系上。
目前,北京已調查的508處水文化遺産形式多樣、功能各不相同。由于時代演變,水文化遺産的權屬關系複雜,尚存管理責任不明确,管理方式多樣,以及無人管理的情況。水文化管理體制缺少多部門協作機制,更缺少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規劃,急需形成統一的管理機制。
另外,北京水文化雖底蘊豐厚,但由于曆史原因,或為滿足城市的建設需求,水文化遺産單元曾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拆除,其功能也逐步弱化以緻消失,水文化遺産形态和特征存留并不完整。
澄清下閘是為調節積水潭水位、滿足航運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築物。該閘初名海子閘,分上、中、下三道閘口。澄清下閘位于北河胡同東口,經2016年考古發掘面世,是大運河重要人文遺産的見證和研究北京漕運和城市發展的重要節點。攝影 張也/人民畫報
中心城區目前尚留有體現水文化的涉水地名,如龍須溝、東不壓橋胡同、北河沿大街等。但在城市化過程和城市改造過程中,水文化傳承功能退化,水文化記憶逐步喪失。
盡管如此,城市管理者一直積極修複和再現水文化遺迹和景觀。2003年,北京曾經的“蓋闆河”轉河的蓋闆被掀開,暗河變明河,重現轉河水系景觀;2017年,依據曆史河道位置和走向而複建的東城三裡河,再現1400多年前形成的三裡河水系景觀;“三山五園”地區、首都功能核心區等區域曆史水系恢複工作也在逐步推進和實施。
曾是北京城護城河洩水河道的三裡河,形成于1437年,人們依水而居,在河道兩邊逐漸形成了扇形分布的一條條胡同,著名的北京前門地區由此形成。攝影 張也/人民畫報
北京水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貫穿于北京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曆史脈絡中,并為城市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文化和資源支撐;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也為水文化遺産的保護提供了包括政策在内的多方面保障。保護水文化資源,需要更全面更系統地保護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在汲取曆史文化養分的同時利用好、弘揚好,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
本文作者:馬東春
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馬東春。攝影 張也/人民畫報
内容來源 | 2022年5期《人民畫報》
撰文 | 馬東春
攝影 | 張也、馬悅
編輯 | 王伊奕
校對 | 袁夢
值班審校 | 黃麗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