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打瘦臉針成面癱向院方索賠?一次3080元的打針瘦臉美容,引發一場涉及300萬元的糾紛這場糾紛,目前仍在患者劉女士與上海玫瑰醫療美容醫院之間“拉鋸”,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女子打瘦臉針成面癱向院方索賠?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一次3080元的打針瘦臉美容,引發一場涉及300萬元的糾紛。這場糾紛,目前仍在患者劉女士與上海玫瑰醫療美容醫院之間“拉鋸”。
顧客:想靠瘦臉改變人生
劉女士有一張娃娃臉,在陸家嘴有一份體面工作,曾經的未婚夫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原定于2018年底結婚。
因為感覺“娃娃臉總被人說不秀氣”,劉女士決定做一次瘦臉美容來改變人生。然而,“一切都很美好”的生活軌迹,卻就此改變。
劉女士說,手術前,上海玫瑰醫療美容醫院稱隻打針不動刀,安全無副作用,隻瘦咬肌即可完美修飾臉型,半年後藥物代謝完,臉就可恢複原樣,價格幾千元。于是,她在2017年11月18日和2018年3月31日,前後兩次在這家醫院注射瘦臉針,均為進口藥品保妥适(BOTOX)。
“第一次效果不錯,院方說3-6個月要二次注射才能保持效果。”劉女士說,“但第二次注射後的第3天,面頰就開始凹陷,臉部快速塌陷,太陽穴、顴骨、蘋果肌、臉頰肌肉等明顯萎縮,就像用刀把臉部下面的肌肉全切掉了……笑起來有些猙獰,而且臉頰兩側麻木,裡面形成條狀硬疙瘩,能摸到,咬合時會發出嘎哒聲。”
此後,劉女士辭職,未婚夫也離她而去。“我已37歲,這個問題可能影響将來的結婚生育。”劉女士向院方提出總計300萬元的賠償要求,包括精神損失費、反複修複的費用等。她說,據自己了解,修複一次約需10萬元,保持一年左右便又要再修複。
醫院:同意補償1萬元内
對此,院方給出書面回複稱,劉女士于2017年11月19日(與劉女士所說日期相差1天)和2018年3月31日來院要求注射瘦臉。接診中,醫院經過登記、問診、拍照、簽署“知情同意書”、寫病曆等程序,并按規範的醫療操作流程進行咬肌注射治療。第二次注射的3天後,醫生面診認為:面部所見均為治療後正常情況,未有異常發現。2018年4月下旬,醫院接劉女士投訴單後由專人接待,并收集她在治療過程中拍攝的照片、簽署的“知情同意書”、病史記錄,與醫生進一步核實治療情況。醫院組織全科醫生讨論認為,劉女士提到的面頰部凹陷與注射保妥适無關,“臨床也沒出現過此類情況”。
書面回複還透露,醫院曾多次建議,劉女士通過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協商、鑒定、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并應劉女士要求封存了病曆。因劉女士的退賠訴求與醫院的補償差距較大,“醫調委”的調解也無果而終。
“對劉女士自2018年上半年至今所遇到的煩惱與感受,醫院表示同情。”書面回複中,醫院表示,基于道義考慮等因素,同意将補償款提高至1萬元以内協商解決,“如果劉女士不能接受此方案,我們希望她走法律途徑。”
專家:收集證據合理維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統計,我國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導緻毀容毀形的投訴多達2萬起。然而,在具體實踐中,醫療美容由于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複雜性,糾紛出現後,消費者維權往往面臨取證難的問題;如果消費者因個人隐私等原因用化名美容,通過訴訟途徑解決糾紛時,還面臨訴訟主體資格認定等環節,案件的審理周期普遍較長。
專家提醒,美容消費一旦出現問題,應立即向監管部門舉報,同時注意收集證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報記者 羅水元
(責任編輯:王晨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