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9月22号休市?來源:中國新聞社己亥豬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香港維多利亞港海濱人流如織:年輕夫婦推着嬰兒車遊逛,穿着傳統豔色服飾的中年婦女結伴同行,黑白膚色的外國友人帶着好奇眼光打量中國傳統彩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為什麼香港9月22号休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中國新聞社
己亥豬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香港維多利亞港海濱人流如織:年輕夫婦推着嬰兒車遊逛,穿着傳統豔色服飾的中年婦女結伴同行,黑白膚色的外國友人帶着好奇眼光打量中國傳統彩燈。
2月19日是元宵佳節,賞月觀燈乃是不少人的不二之選,尖沙咀海濱當晚按傳統舉辦彩燈會。這個香港著名景點近日因重開的星光大道人氣倍增,而此處因應元宵節呈現的孔雀彩燈、宮燈及走馬燈則為現場增添不少喜慶的氛圍。
多年為維港元宵燈會設計彩燈展的設計師鄧崇放今年為“雀屏春瑞耀香江”春節專題展花費了比往年更多的心思與時間,十餘組孔雀形态各異并無重複。插畫家蘇敏怡選擇以十二生肖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主題創作走馬燈的燈面圖,并匠心獨運地融合了中國傳統畫和漫畫。
夜色逐漸降臨,現場的孔雀彩燈、宮燈、走馬燈以及懸挂在表演舞台之上的紅色燈籠随之點亮,與尖沙咀的鐘樓以及維港對岸中環的高樓大廈相映成趣。遊走于人群之中,傳入耳内的語言是粵語、普通話、英語以及韓語。“好靓(好漂亮)!”一對中年夫婦在走馬燈前合影時表現雀躍。
中學六年級學生陳樂童與多名夥伴穿着傳統漢服來到現場,他們的古裝扮相在人群之中格外顯眼。同行的夥伴李曉晴告訴記者,很多人覺得旗袍可以代表中國服飾,如此裝扮是希望為弘揚漢服盡綿薄之力,因為漢服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港人阿鐵帶着來自剛果的非洲朋友Lee閑逛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統手工藝示範攤位,一邊逛着一邊手舞足蹈作解說。現場的面塑工藝攤位擺放着豬八戒、功夫熊貓、張飛等作品,興緻頗佳的Lee笑着告訴記者,最喜歡拿着壽桃的壽星公,因為它正向自己豎着大拇指!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胪溪壁畫第四代傳人吳義廷專門為香港元宵彩燈會帶來約20件人物及花鳥作品并現場示範創作。首次來港表演的他希望借機向港人展示胪溪壁畫的前世今生。
彩燈以及傳統工藝之外,大型民族歌舞、武術、馬戲、掌故和燈謎競猜節目也在彩燈會輪番上演。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現身彩燈會,并祝市民和遊客“有情人終成眷屬”。(記者 曾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