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麼燒黃魚時,魚愛碎,總是不成型,而且每次燒大黃魚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問我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其實黃魚的魚肉比較鮮嫩,大火燒制時如果不注意烹饪方法,就會出現魚皮損壞或者魚肉散碎的情形,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燒好大黃魚呢?
9月,又到了一年中的開海季,經過4個月的漫長休漁期,終于迎來期待已久的海鮮盛宴。開海就意味着各種新鮮的海鮮又可以大快朵頤了,螃蟹、皮皮蝦、大蝦、黃魚等都特别新鮮,價格也并不貴。像我今天用到的大黃魚才22元一斤,是不是比較劃算呢?我一下子就買了兩條。正好來驗證一下我說的方法,燒黃魚從來不碎。
大黃魚,又名黃魚、大鮮、石頭魚,為傳統“四大海産”(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是我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多用于高中檔宴會上,也常見于老百姓的餐桌,多以家常的做法烹制。
大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可适當的多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9月吃什麼#
新鮮的大黃魚肉質非常細嫩,味道鮮美,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我們把這種肉質叫做蒜瓣肉。大黃魚的魚肉雖然鮮嫩但還很有彈性,刺不多,魚肉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海魚也是人們獲取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其肉質鮮嫩、脂肪含量低、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不僅有利于人體消化吸收,同時也是不錯的進補佳品。大黃魚不但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同時也極大的豐盛了人們的餐桌飲食。
海魚一直是我們全家的最愛,像刀魚、鲅魚、黃魚都是吃的次數比較多的,海魚相當于河魚來說,沒那麼腥氣也足夠鮮美。這種吃海魚超過吃河魚的習慣來自于我愛人的影響,她對海魚有着近乎瘋狂的熱愛,從小就喜歡吃海魚,她覺得河魚的土腥味比較重;而我從小吃河魚長大,骨子裡一直以為鯉魚好吃,逢年過節必吃鯉魚,直到認識我愛人,才逐漸地改變這種認知,品味到了海魚的鮮美和河魚的味道截然不同,也漸漸地喜歡上了海魚,而鲅魚和黃魚也成為了我們家的常客。
黃魚的做法比較多,新鮮的黃魚可以蒸着吃,而紅燒是比較常見的做法,廚師也多以幹燒大黃魚作為考驗廚藝的菜肴之一,廚師做幹燒大黃魚,通常會采用高溫油炸的方式給魚定型,但是魚肉脫水比較厲害,也有的朋友會把大黃魚煎一下再做,煎魚需要掌握好油溫或者加姜片或鹽入鍋,防止破壞魚皮,但很多時候還是不能把握好節奏,緻使魚的品相不太好看,今天教大家一個方法,既不用油炸也不用油煎,但是魚皮不破的竅門。#吃在廣東#
一、是将湯汁熬開後,将魚入湯鍋裡汆燙一下再翻個面,這樣可以讓魚皮和魚肉同步收縮,保持魚型。
二、是改刀時注意刀口的深度和長度,長度不要過魚的中線,然後轉小火燒制就可以了,一定要全程小火燒魚,大黃魚的魚皮就是完整的了。
我這種家常的做法會加兩種醬一起燒制,魚肉軟爛入味,一點也不腥氣,而且黃魚也不會燒碎。燒黃魚用到的兩種醬料,一種是東北的黃豆醬,(我喜歡用太陽*島黃豆醬,其它品牌的鹹味黃豆醬都可以)另一種是辣妹子醬,用來提色增加辣味,這樣燒出來的大黃魚有一股濃郁的醬香味,口味是鹹鮮微辣,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家常燒黃魚
家常燒大黃魚需要食材:黃魚2條約900克、小米辣4根、美人椒1根、大蔥1段、姜1塊、蒜子4瓣、小蔥1顆
需要調料:精鹽2克、味精2克、雞精2克、白糖2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東北黃豆醬10克、東古鮮醬油10克、辣妹子醬15克
制作過程:
1、大黃魚用刀刮去表面的魚鱗,清水沖洗幹淨。大黃魚是那種細小的鱗片,要細心去除。操作時注意魚腹部和背鳍部的魚鱗要多次刮除才能弄幹淨,魚的腹部和魚背鳍的部分會有兩根非常尖銳的刺,小心被刺到手指,可用剪刀先行去除。
黃魚去鱗
去完鱗的大黃魚
2、将大黃魚開膛去除内髒和魚鰓,注意腹部的“貼骨血”部位也要清理幹淨,用清水多沖洗幾次。注意魚鰓部與颚部連接處的魚骨及髒東西都要去除幹淨。這幾個部位是腥味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弄幹淨,黃魚做熟後會有很重的腥味。
去除黃魚的内髒
去除貼骨血
3、在大黃魚身上斜着切一字刀,刀深至魚骨,但不要切斷,間距在1.5厘米到2厘米左右,刀口的長度不要過魚的中線,如果切過中線,燒魚時會出現魚肉分離的情形。魚身兩面都要改成均勻的一字刀,這比較容易入味也比較美觀。
大蔥洗淨斜刀切成蔥段,姜去皮洗淨切成姜片,蒜子切成小塊,小蔥洗淨切成小蔥花,小米辣和美人椒洗淨去根切成椒圈備用。
改好的黃魚
燒魚用的小料
4、炒鍋上火燒熱放入少許色拉油,放入蔥段、姜片和蒜子爆香,放入小米辣和美人椒小火炒香。如果家裡有豬大油可加一點增香。小米辣和美人椒酌情增減,不能吃辣的可去掉。
爆香蔥姜蒜和小米辣
5、放入東北黃豆醬小火炒出香味,一定要煸香,再放入辣妹子醬小火炒出紅油。不能吃辣的朋友請減少辣椒醬的用量。辣妹子醬不能用大火炒,容易糊掉。
放入黃豆醬
放入辣妹子醬
6、烹入适量的料酒去腥,也可用黃酒去腥,黃酒的效果要比料酒好一些。
7、加入适量高湯,以能抹過魚為準。沒有高湯可用清水代替。湯最好一次加足,中途最好不要加湯,這樣可以保證魚湯的味道不受影響。
8、放入少許東古醬油調味,不需要再添加老抽調色,這幾種調料已經足夠使黃魚上色,達到醬紅色的效果。放入大黃魚,提起尾巴,将魚放入湯鍋裡汆燙一下再翻個面放入鍋裡,大火燒開。
9、放入少許鹽、味精、雞精、胡椒粉、白糖調味。鹽要酌情添加,因為黃豆醬和東古醬油都有一定的鹽度。湯汁較多時,品嘗湯汁感覺會比較淡,但湯汁燒到最後收汁時,鹹淡味才會比較明顯,不要一開始就很鹹,後期就沒辦法調整味道了,如果家裡有老人不能吃糖的可以不放。
10、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燒制,将魚湯可淋在魚身上,使其受熱均勻,小火燒25分鐘左右即可。中途要勤晃動炒鍋,防止黃魚糊底。
11、見湯汁濃稠時,開大火收汁。淋少許蔥油,起鍋裝盤,撒上小蔥花即可。此菜不需要勾芡,自然收汁,可以将湯汁收得更黏稠一些,喜歡魚湯的可以讓湯汁稍微多一點。
出品圖
感謝閱讀,我是今天菜不鹹,超級喜愛美食的餐飲人,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飲行業知識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議或做法也可以評論區留言,互相學習,再次感謝支持!【原創内容 抄襲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