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同城銀聯卡跨行取款手續費

同城銀聯卡跨行取款手續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6:04:03

同城銀聯卡跨行取款手續費?ATM跨行取現、銀行卡刷卡等手續費下調——,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同城銀聯卡跨行取款手續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同城銀聯卡跨行取款手續費(刷卡手續費下調)1

同城銀聯卡跨行取款手續費

ATM跨行取現、銀行卡刷卡等手續費下調——

金融減費讓利再發力

近期,工行、農行、建行、中行、郵儲、交行六大國有銀行均發布公告,下調自動取款機(ATM)跨行取現手續費。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六大行在内,目前已有超過20家銀行公布了下調ATM跨行取現手續費的方案。

繼去年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以後,金融系統再度送上減費讓利“禮包”。包括支付手續費、ATM跨行取現手續費等一系列降費措施已經出台,金融減費讓利再發力将為實體經濟帶來哪些實惠?

ATM跨行取現降費

“7月25日起,我們就可以享受到ATM跨行取現手續費降低的好處了。”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近期公布了這一好消息。

從目前銀行公布的方案來看,各家銀行降費的力度和方式有所差别。如中國銀行在公告中明确,7月25日起,對跨行同城、跨行異地ATM取現暫行免收手續費,同時調降跨行同城、跨行異地ATM取現收費标準,最高收費3.5元/筆。

有的銀行則是超過一定筆數才收費。如廣發銀行明确,跨行ATM取款每月前3筆免收手續費,第4筆開始按3.5元/筆收取。還有的銀行下調費用的幅度較大。如華夏銀行、浙商銀行、蘇州銀行、青島農商行等,将境内ATM跨行取現手續費下調為2元/筆。

此次多家銀行下調ATM跨行取現手續費,是源于一則倡議書。近期,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的倡議書提出,将同城ATM跨行取現手續費标準下調至每筆不超過3.5元;取消異地跨行取現手續費按取款金額一定比例收取的變動費用,固定費用與同城業務标準一緻。

其中,降幅更大的是跨行異地ATM取現手續費。照此實施後,跨行同城ATM取現手續費降幅10%以上,跨行異地ATM取現手續費降幅80%以上。據初步測算,預計降費讓利規模約為每年40億元。

為何要調降ATM跨行取現手續費?據統計,我國跨省及省内流動人口達3.76億,60歲及以上人口2.64億。郭武平表示,這兩個特征非常重要。可能大家直觀上認為,現在智能手機用得多,ATM跨行取現較少。“實際上真不少。”郭武平說,流動人口都需要異地取現,另外,年齡大的人使用智能手機較少,使用ATM跨行取現更多。

“銀行要做一些系統調整,所以手續費降低有一個過渡期。”郭武平表示,從銀行端來講,随着近年來技術的進步,再加上内部流程的優化等,使得銀行具備了一定的減費讓利基礎。“我們也考慮到了降的幅度要适度,既要讓老百姓受益,同時也要保證銀行業務可持續、服務質量不降低。”郭武平說。

多項舉措持續落地

近期,在減費讓利方面還有更多真金白銀式的措施落地。

通過現場走訪、問卷調查方式,央行前期對全國近5萬家企業進行了調研。銀行賬戶服務收費、人民币轉賬彙款手續費、票據業務收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針對這些降費呼聲高、使用頻度高的基礎服務,推出了12條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措施,聚焦降費呼聲高、使用頻度高的基礎支付服務。政策出台以後,國有大行、主要支付機構、清算機構紛紛發聲,表示将嚴格落實降費通知,積極響應降費倡議,形成了減費讓利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全部降費措施實施後預計每年減少手續費支出約240億元。其中,惠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過160億元。

“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吸納帶動了大量就業,蘊藏了巨大的創新創業活動,通過進一步降低支付手續費,可以降低他們資金流通成本,有效支持市場主體纾困發展,進而激發市場活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表示,此次降費主體涉及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同步降低發卡行、清算機構等成本端收費,将由全産業鍊共同承擔降費責任。

接下來,如何推動政策紅利不斷發揮?郭武平認為,持續引導銀行業減費讓利,需要加大監督檢查。2019年以來,銀保監會系統針對涉企收費、清理銀行亂收費開展多次檢查,銀行業主動退費24億元。

減費讓利不僅涉及銀行業,同時也涉及多方市場主體。數據顯示,2020年銀行業減費讓利3600億元,比2019年增加了40%。郭武平表示,但目前存在多個市場主體多頭收費的問題,如一些大型互聯網平台通過導客引流來收取費用,這部分費用可能就占到6%、7%,再加上一些提供風險緩釋措施的市場主體收取6%、7%的費用,相比之下,銀行收取的費用可能僅為4%、5%。在有的案例中,這三方面加起來就占到費用的20%左右。

“從下一步的監管措施看,既要規範銀行收費,還要對與融資收費相關的其他市場主體方面加大規範力度。”郭武平強調,其中包括大型互聯網平台及其他一些提供風險緩釋措施的市場主體等。

确保降費不降服務

在減費讓利的過程中,如何做到切實惠及市場主體,降費不降服務?

有人提出,減費讓利是讓支付機構“割肉”。對此,範一飛表示,“這個說法我們不能完全同意”。一方面,市場主體業務發展,也會為支付服務主體提供連綿不斷的“活水”來源,助推支付産業升級。另一方面,全産業鍊共同承擔降費的責任,将進一步優化支付産業成本傳導機制。此外,價格調整以後,将助推支付服務主體轉變提供同質化的服務、以價格為單一競争要素的經營理念,促進在細分領域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支付服務。

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也關注到了支付機構市場集中度較高、部分中小機構生存空間受限的現狀。範一飛表示,将通過完善頂層制度設計,來引導支付機構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真正地回歸小額、便民支付本源,糾正市場壟斷不正當行為,還要更好地發揮清算機構的作用,逐步形成網絡支付等各個場景下行業協調、可持續的定價體系,加快支付服務供給結構性改革,優化牌照資源的管理,推動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為切實做到降費不降服務,金融管理部門也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範一飛介紹,将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對收費情況進行自查和清理,不得采取先升後降、轉嫁成本的方式變相提高支付手續費。

“我們還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建立‘兩套機制’,确保政策精準傳導。”範一飛表示,一是要建立“小微企業動态識别機制”,合理界定小微企業身份。對于無法準确界定小微企業身份的情形,要秉持應降盡降原則,最大化惠企利民。二是針對誤收費等情況,健全“費用退還機制”,簡化退費辦理的手續和流程,确保降費政策應享盡享。

為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實體,範一飛表示,将确保政策能用、會用、好用,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同時,加強窗口指導,發揮國有大行、清算機構的示範帶頭作用。此外,還将加強監督管理。央行等部門會按照職責分工,對支付手續費收費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對政策執行不到位的機構加強督導。

來源: 經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