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來源:經濟日報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經濟日報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推動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
10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曆史性重大成就,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為經濟平穩運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張亮麗的民生成績單呈現出社會保障事業10年間砥砺前行的基本面貌:基本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分别從2012年的7.9億人、1.5億人、1.9億人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4億人、2.3億人、2.9億人。同時,6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9.99%以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更公平、更可靠、更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正托舉着人民群衆穩穩的幸福。
制度建設成就卓越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發揮着民生保障安全網、收入分配“調節器”、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
今年1月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啟動全國統籌。這是近年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曆經縣級統籌、市級統籌、省級統籌,一步步向前邁出堅實步伐的見證。人社部門緊盯群衆在社會保障方面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緊盯制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硬骨頭,不斷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
“堅持國家頂層設計,做到全國一盤棋”為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改革力度最大、發展速度最快、覆蓋範圍最廣的時期。
——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形成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兩大制度平台,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并軌,讓城鄉居民能夠跨地域、跨制度享受養老待遇;
——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戰略儲備穩步增加,中央層面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總額超過1.68萬億元,健全基金管理監督和風險防控體系,市場化投資運營運行平穩,為确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建立健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僅2021年,東部發達地區就拿出1768億元,撥付給中西部和老工業基地省份,有力緩解了社保基金收支的區域結構性矛盾;
——工傷保險預防、補償、康複“三位一體”制度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功能進一步凸顯;
——鼓勵和扶持發展各種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大力發展商業保險,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支柱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今天,我國已建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2016年11月,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第32屆全球大會授予中國政府“社會保障傑出成就獎”,以表彰中國政府憑借強有力的政治承諾和諸多重大的管理創新,在社會保障領域特别是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升以及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服務經濟平穩運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保障不僅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更為經濟平穩運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别是2020年至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社會保障積極發揮經濟運行“減震器”“調節閥”作用,推動社會保障政策與其他領域政策協同聯動,緊緊圍繞保市場主體、纾困中小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既為群衆生活中遇到的生老病死等常規風險兜底,又能應對難以預料的非常規風險。
社會保障具備一定的經濟運行逆周期調節功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自2015年實施以來,經過多次調整優化,積極适應經濟發展和就業形勢變化,先後6次降低社保費率,5項社保總費率從41%降到33.95%,有力促進了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2019年,為落實技能強國戰略,人社部門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支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今年,為全力穩經濟、保就業、保民生,社會保險方面實施了“降緩返補”一攬子政策。曆經疫情的反複跌宕,中小微企業經營者們公司賬戶裡新流入的一筆筆纾困資金讓他們長舒一口氣。小店主們正重拾信心,再謀前路。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今年以來,纾困政策升級提速,為市場主體雪中送炭。1月至7月,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為企業減負超過1000億元。尤其是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5個特困行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業等17個困難行業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産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費,共緩繳494億元,60多萬戶企業受益。
既“供氧”又“輸血”,解困之後再拓崗。在失業保險方面,新增的留工補助政策實施3個月以來,向291萬戶企業發放補助資金135億元。這筆資金既用來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還激勵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可以按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标準,“免申即享”獲得一次性擴崗補助。
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走進各地社保服務大廳,總能看到這12個醒目的大字。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标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群衆可辦理的社保事務内容越來越豐富,還能就近辦、線上辦、快速辦。
一張薄薄的社保卡寄托着濃濃的民生情。如今,它變得越來越“厚重”,越來越多的功能方便着人民群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新生兒社保卡申領與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等可以“一鍊辦理”,求職者可以在社保卡上登記參保、領用職業培訓券,失業人員足不出戶即可申領失業保險金或失業補助金,老年人通過電子社保卡“刷臉”方式就能進行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城鄉居民在“卡來卡往”中切實感受到更便捷、更充分的民生服務。截至6月底,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13.6億人,其中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超過5.75億人。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台已開通54項“一網通辦”服務,開通340餘項屬地化特色服務。
在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保障能力也在持續增強。為了讓群衆的養老錢實現保值增值,10年間,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穩健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戰略儲備穩步增加,基金管理監督和風險防控體系不斷健全。從運營情況看,截至2021年底,養老基金委托合同規模超過1.51萬億元,年度投資收益額630多億元,累計投資收益額2600多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接近6.5%,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進了基金保值增值。從财政支持看,中央财政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力度持續加大,今年達到6500億元規模,并重點向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傾斜。從長遠儲備看,截至目前,基本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存6.9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戰略儲備超過2.6萬億元,保證了社保基金可持續發展。
伴随着基金規模越來越大、涉及人群越來越多、管理鍊條越來越長,社保基金安全管理風險防控水平也有了長足發展。近年來,人社部門完善政策、規範管理、嚴格内控、強化監督,不斷加強社保基金管理。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出台,以零容忍态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套保或挪用貪占社保基金的違法行為,确保各項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守護人民群衆的每一分“養老錢”。
2012年以來,人民群衆的待遇水平得到穩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從1686元增長到2987元,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從82元增長到179元;月平均失業保險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平均工傷保險傷殘津貼由1864元提高到約4000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當前,我國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應以堅持不懈的韌勁,全面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經濟日報記者 敖 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