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一年級語文每周一練第10周

一年級語文每周一練第10周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7 03:08:01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一句俗語,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

為什麼表示時間的“陰”(光陰)前面要用表示長度的“寸”呢?難道光陰是可以用“尺”來衡量的嗎?

說起來,我國古代計時還真與測量長度的“尺”“寸”有關。

鐘表是在明代才從西洋傳入我國的。我國古代計時,有漫長的演變過程。

很早以前,是将竹竿豎立在陽光下,測量竹竿投影的長短來測定時間。

投影的長度可以用“尺”“寸”來計算,那麼“寸陰”是指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用這種方法測得的時間不大精确。

後來古人發明了一種計時儀器叫“日晷”,也叫“日規”

“晷”的本義指日影,也可以指日晷。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周邊刻有刻度,晷針立于晷盤中央,在陽光的照耀下,晷針的陰影投射在晷盤的某一刻度上。太陽移動(其實是地球自轉),晷針的投影也随着移動。晷盤上晷針的投影每移動一寸距離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一寸光陰”吧。

“寸陰”的文字記載,始見于西漢劉安主持編撰的《淮南子.原道訓》:“夫日回而月周,時不與人遊。故聖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意思是日月周而複始地運行,不和人多作周旋。所以聖人不把直徑一尺的玉壁看作寶貝,而認為一寸的光陰價值無窮。這時因為時光難得而容易失去。

珍惜“寸陰”“分陰”,是古來有識之士的共同追求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著名詩人王貞白有《白鹿洞》詩: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是一首描寫勤奮讀書(“周情孔思”指周公的感情和孔子的思想)、勸人惜時的詩。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成為後世惜時的格言。

用“日晷”來計時有很大的局限性,夜晚、陰天、雨天沒有陽光,就無法計時。

一年級語文每周一練第10周(趣味語文知識十)1

于是古人又發明了一種儀器叫“銅壺滴漏”,也叫“漏壺”“漏刻”“刻漏”

這種儀器有單壺和複壺之分。單壺隻有一個貯水壺,水壓變化大,計時精度就低。複壺有兩個以上的貯水壺。其中著名的複壺是元代延祐年間出現的漏壺。這種複壺用四隻銅壺,由上而下,互相疊置,上面三隻壺底部有小孔,最上一隻裝滿水後,水就逐漸滴入以下各壺,最下一隻壺内安裝一根直立的浮标,上刻時辰,水逐漸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這樣就可以知道時辰。

《周禮.上官》上已經談到設官以管漏刻,可見我國很早就已經用漏壺來測定時間。大約在西周時,古人就用“百刻計時法”,把一晝夜分為100刻,1刻相當于現在的14.4分。後來産生了12時辰。南朝梁武帝時,将晝夜100刻改成96刻,每一個時辰8刻,相當于現在的每小時4刻,1刻相當于15分鐘。

由于我國古代計時器上都有刻度,所以就出現了“時刻”“即刻”等這些帶“刻”的表時間的詞語

俗語有“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宋代蘇轼《春夜》詩: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通過寫春夜美景,春天夜晚十分寶貴,而宦官貴族盡情享樂。含蓄委婉地透露出對貪圖享樂、醉生夢死、不珍惜光陰的人的譴責。

一年級語文每周一練第10周(趣味語文知識十)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