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夥伴們寫小說之前,有沒有列提綱的習慣呢?提綱,文章大體内容的一個框架。就像我們畫畫一樣,如果要畫一棵樹,那一定是先畫樹幹。而内容就是樹上的葉子,果實,鳥兒等等。
這兩年寫作能力能夠迅速得到提升,多虧了思維導圖。以前聽别人說很好用,但一直懶得學。人與人之間有緣分,人與事情之間也有緣分,人與工具之間一樣是有緣分的。
所以我認為是之前和思維導圖的緣分還沒到,緣分一旦來了,擋也擋不住。
現在,不僅在寫作上,會用到思維導圖,生活和工作中,我都會用到思維導圖。今天還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運用思維導圖的幫助,完成小說提綱的?
01思維導圖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題
昨天,我新創作了一篇短篇小說,題目是《風筝情緣》。我做思維導圖的時候,中心就是“風筝”兩個字。剛開始,我隻是想以風筝為題寫一篇短篇小說,這就是思維導圖最開始的原點。
那個時候還沒有确定《風筝情緣》這個文章标題,文章的正式标題是根據内容再次提煉,才能确定下來。所以根據風筝兩個字就要開始構思内容了。
首先看風筝的字面意思,是春天飛翔在天空中的一種民間遊樂玩具。我也和大家分享過,任何好的文章都有兩層含義。那我們再來提煉一下風筝的隐含意思是什麼?
風筝,如果比喻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一種相互牽挂,但不完全依賴的關系。人們常用斷了線的風筝來形容,失去了聯系。那麼我們要描寫的關系是還牽挂着的關系呢?還是像斷了線的風筝一樣已經毫無聯系的關系呢?
02用思維導圖将内容分成幾大闆塊
有了上面的思考,那麼我們就要開始構思内容了。我想描寫的就是那種看似斷了聯系,而實際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這個時候就可以出現人物了,誰和誰是什麼關系,誰愛着誰,誰又恨着誰。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來來回回就這麼點事兒?
可是說起來簡單,真的構思起來可也沒那麼簡單。光這個内容我就想了一個禮拜,所以還是特别佩服那些寫長篇小說的,每天才思是如何如泉水一般湧出來呢?
于是我用思維導圖将我想要塑造的人物一一列舉出來,身份是如何的,性格怎麼樣和其他人是什麼關系?一個短篇裡面有5~6個人物,内容就比較豐富了,主要人物一般就2~3個。
通過這樣一梳理,短篇小說的框架就出來了。
03用思維導圖将主要内容概括出來。
有了主要人物和人物關系,如何将他們的關系圍繞風筝這根線來展開呢?此時我們就要對内容有一個編排。
就像電影的導演一樣,寫小說的作家也需要有導演那樣的編排能力。最開始是誰上場?發生了什麼事兒?然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出現了什麼樣的轉機和結果?
會寫拆書稿的小夥伴都知道,一般會分三個重點内容,而這三個重點内容之間是有邏輯關系的。小說也一樣,無論内容分成多少個闆塊,他們之間都是要有邏輯關系的。
所以根據自己構思的内容來進行編排,無論怎麼編排都必須符合邏輯,這個是基礎的要求。
好,當完成了這一步之後,一篇小說的框架就全部搭建完成了,你看,是不是很簡單呢?
思維導圖的工具非常的多,網上有很多軟件,也可以自己手繪圖,關鍵就是,把自己的思路打開并且梳理出來,而具體用哪一款軟件倒并不重要。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繼續關注燕曉悅品讀書,讓我們一起輕松愉快地看書寫作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