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一:即事明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鶴鳴》
其它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雕琢玉器。引申為借助外力,彌補自身缺陷。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曹植《君子行》
在瓜田旁,即使鞋子脫了腳,也不要彎下身子去提它;在李樹下,即使帽子碰歪了,也不要舉手去正它。告誡人們要處事謹慎,避開嫌疑。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京城風行“高髻”,各地便競相仿效。諷刺了上行下效、盲目跟風造成的追求時尚的不良社會風氣。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司馬光《資治通鑒》
多方聽取,才能明辨是非;偏信一面,就會分不清是非。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孟浩然《與諸子登岘山》
人間事物都有興衰變化,往來更替造就了古與今。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草木無心,而有枯榮變化,萬物興敗自有規律。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看到兔子,再回頭呼喚獵犬,也不算晚。羊丢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遲。比喻動作雖遲,但抓緊彌補錯誤,還有補救的機會。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
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比喻做事要把握重點。
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王邁《讀渡江諸将傳》
居功高則容易招來怨恨,權位盛則容易造成危機。告誡人們功成名就的時候,更應該謹慎。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年年歲歲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的人卻不相同。形容世事變遷,物是人非。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
——李白《上李邕》
孔子還說過後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輕視年輕人。可作為年輕人自我激勵之語。
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
遇到符合道義的事情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現。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林中的新葉取代了舊葉,流水的後波推開了前波。比喻新事物會取代舊事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幫助别人做壞事。告誡人們幫助人也要有原則、分善惡。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君子之間的交情像水一樣清淡,小人之間的交往像酒一樣甜蜜。真正的友誼應當不含任何功利意圖,才不會以利而聚,以利而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天時人事每日變化很快,到了冬至陽氣生長春天又即将回來了。告誡人們時光飛逝,要珍惜時間、珍惜當下。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通過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過認識當今,可以認識古時。是說事物都有共性。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順從良善如登山一樣艱難,屈從邪惡如山崩一般迅速。形容舍惡從善,需強大信念。
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戴善夫《陶學士醉寫風光好雜劇》
一灣死水寂靜無浪是暫時的,當春風吹拂也會有波動的時候。指處于困境中的人,也會有得意的時候。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蘇麟《斷句》
靠近水邊的樓台,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迎着陽光的花木,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形容做事情要創造便利的條件。
分類二:學問成才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原指君子的自我修養就像加工器物,切了還要磋,琢了還得磨。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共同商讨、互相砥砺。
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
——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學習不能像看花一樣隻停留在表面,還要尋根究底,探尋本質。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少年時期辛苦學習,是為一生的事業紮下根基,切莫有絲毫懶惰,浪費了大好光陰。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做學問不遺餘力,少壯時下的工夫要到老年時才取得成就。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蘇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舊書讀百遍也不嫌厭倦,讀得遍數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書中的意思。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傅玄《雜詩》
有志之士愛惜時間,總嫌白日太短;愁腸滿肚的人總是煎熬,感覺夜晚很長。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戴複古《寄興》
沒有十足的赤金,沒有無瑕的白玉。借喻人不能十全十美,不應求全責備。
世上豈無千裡馬,人中難得九方臯。
——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世界上并非沒有千裡馬,不過是缺少九方臯那樣善于相馬的人罷了。比喻世上不缺人才,而是缺能識别人才的人。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轼 《稼說送張琥》
隻有廣見博識,才能擇其精要而取之;隻有積累豐厚,才能得心應手為我所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臨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
分類三:述志抒懷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貴于我如浮雲。
——杜甫《丹青引贈曹将軍霸》
一生沉迷丹青,不知老之将至,看待富貴就像浮雲一樣淡。贊美安貧樂道、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
——孟郊 《贈别崔純亮》
鏡子即使破碎,也不失去光亮;蘭花即使枯萎,也不失去芳香。比喻信念堅定的人,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改變本色。
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畫菊》
菊花甯可枯死枝頭,也決不被北風吹落。表達了不屈不移、忠于故國的決心,以及孤傲清高,堅守理想和信仰的節操。
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争地圖》
濁酒難以排解憂心國事的熱淚,國家的救亡圖存須依靠群才。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陶淵明《讀\u003C山海經>》
刑天揮舞着盾斧,剛毅的鬥志常存。形容勇往直前、堅韌不拔、永不妥協的精神。
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禹》
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強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動蕩的時刻才能識别出是不是忠貞不二的臣。意指在危難時才能考驗出人意志的堅強和忠誠。
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贈韋侍禦黃活裳二首》
勉勵友人要做長松般氣節高尚的君子,而不要做桃李般逢時得意、谄媚權貴的小人。
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卧龍。
——窦庠《醉中贈符載》
不要小看小小一池水,淺水處也不妨礙有深藏的卧龍。勸人謹小慎微,莫要張狂而輕視任何人和事物。
長安何處在,隻在馬蹄下。
——岑參《憶長安曲二章寄龐催》
長安在何處?路就在腳下。表達隻要有決心和行動,目标一定能夠達成。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行路難》
人間大道如青天一樣廣闊,我卻偏偏找不到出路。形容追求理想的路艱難曲折。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
對于新栽的松樹,恨不得它能長到千尺高;而對于亂生的惡竹,卻必須加以芟除。意指扶善疾惡、愛憎分明。
分類四:愛國憂民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于謙《詠煤炭》
隻要能夠讓天下百姓都吃飽穿暖,就會不辭辛苦地走出山林。借詠煤抒發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博大胸懷抱負。
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李綱《病牛》
隻要普天下的百姓能夠擺脫饑餓,即使疲病交加,累倒在殘陽之下,也心甘情願。借詠牛抒發自己心系蒼生的奉獻精神和愛國熱忱。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陳陶《隴西行》
将士們的白骨堆積在無定河邊,而他們遠方的妻子卻依然在夢中守候他們,盼望着有朝一日與他們團聚。揭露了戰争的殘忍冷酷。
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
——曹操《蒿裡行》
屍骨曝露于野地裡無人收埋,千裡之間沒有人煙,不聞雞鳴。揭露了戰亂的悲慘凄涼。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内熱。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一年到頭都在為老百姓發愁歎息,想到他們的苦難,心裡就像火燒似的焦灼。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懷。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作為子民我願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着返回家園。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長歎一聲,止不住流下淚水,哀歎人民的生活是多麼艱難。
分類五:文筆才華
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腳後行。
——戴複古《論詩十絕》
詩句要發自肺腑,真情實感,切忌亦步亦趨地模仿别人。
天籁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
——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天籁自然鳴響,意趣十足,好詩要貼近人情,有真情實感。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此為元好問評價陶淵明的詩作。崇尚陶詩語言質樸、自然天成,摒棄浮華的雕琢,露出真淳的美質。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喻指文章質樸自然,毫無雕琢,像出水芙蓉那樣純美清新。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杜甫《戲為六絕句》
學詩要愛古人但也不能鄙薄今人,要把他們的清詞麗句引為同調。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題詩後》
兩句詩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就忍不住動情流淚。
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
——盧延讓《苦吟》
為了吟成一個字,苦苦斟酌思索,撚斷了數根胡須。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二首》
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鑽研。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平生為人喜歡細細琢磨、苦苦尋覓好的詩句,語言達不到驚人的地步,就決不罷休。
分類六:喜怒哀懼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小雅·小旻》
非常緊張而微微發抖,如同處于深淵邊緣,如若在薄冰上行走。形容行事極為小心謹慎。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杜甫《夢李白二首》
京城到處都是高車麗服的顯貴,唯有才華蓋世的你獨自黯然憔悴。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回望妻子兒女,也一掃愁容。随手卷起詩書,心中高興得像要發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白天想要開懷痛飲,放聲縱情歌唱,明媚的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啟程還鄉。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唯有這生死遺恨,綿綿不盡,永遠沒有盡期。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貧女》
深恨年年手裡拿着金線刺繡,都是替别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黃庭堅《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
人的愁緒是無法理解的,隻要愁上心來,就無法控制。即使與心情、感情無關的事,也會莫名其妙地讓人傷心。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迎着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奔馳,好像一日之内賞遍京城名花。
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白居易《琵琶行》
年複一年歡歌笑語,春風秋月的時光就這樣等閑度過了。
分類七:離思别情
離别: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清平樂》
蠟燭有心還惜别,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贈别》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
去年花裡逢君别,今日花開又一年。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别離愁。
——杜牧《贈别》
思念: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黃庭堅《寄黃幾複》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三首》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賀知章《回鄉偶書》
嶺外音書斷,經冬複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渡漢江》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