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套書籍,是關于中國古代的禮儀、衣食住行、創造發明等一些介紹,我覺得挺有意思,拿來一起分享。
在古代,婚禮時故人一生中重要的一項禮儀。婚姻是由父母來決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找到品行和加十分相匹配的另一半,于是就聘請媒人,尋找合适的人選。在男女雙方結為夫婦前,故人要遵循“六禮”這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六個禮法。
一、納采。
男方家長聘請媒人到中意的女方家說親,說親時需要帶上一隻大雁。若女方家長同意,就會收下大雁。
納采
納采
二、問名。
大雁被收下後,媒人會詢問女子的姓名、出生時辰等,好占蔔男女雙方的婚姻是否适宜。
問名
三、納吉。
如果占蔔的是吉兆,媒人會到女方家報喜。到這時婚約就算是定下來了。
納吉
四、納征。
訂婚後,男方需要給女方家送聘禮。聘禮一般是五匹帛和兩張鹿皮。
納征
五、請期。
送完聘禮後,男方會再遣媒人到女方家,通告占蔔的結婚吉日。如果女方家同意,雙方就要準備親迎的儀式了。
請期
六、親迎。
結婚禮儀的最後一項就是親迎——迎娶新娘!在唐朝,新郎要在黃昏時分帶領一隊車馬,親自去迎娶新娘,到了娘家,接走新娘可不容易,新郎需要作一首“催妝詩”,高聲朗誦,表達自己想要娶親的迫切心情。等到新婚夫婦交拜以後,隻見新娘依然用扇子擋住面部,不讓新郎瞧見自己的面容。這時新郎官還要再作一首“卻扇詩”,新娘覺得滿意了,才将扇子拿開,于是兩人才能正式見面。
唐朝的婚禮上有一個新奇的現象。新郎新娘的婚服不再是以黑色為主,而是變得很鮮豔“紅男綠女”便是從那個時候出現的。
親迎
親迎
親迎
[心]新生命的降生。
當新婚夫婦滿心歡喜,迎來新生命的降生時,他們會準備寓意吉祥的紅皮雞蛋,送給親朋好友分享這份喜悅,親朋好友也會說一些吉祥話,恭賀他們喜得貴子。
如果生了男孩,親友們會說一句“弄璋之喜”。璋是美玉,希望男孩将來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如果是女孩,就說一句“弄瓦之喜”。瓦在這裡是紡線工具的意思,希望女孩長大以後心靈手巧。
新生命降生
[心]抓周。
等到小寶寶一歲的時候,他将會迎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禮儀——試晬,也就是抓周。大人們在孩子面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通過孩子首先抓到的物品來預測他長大後的前途。無論孩子抓到什麼,都預示着他美好的未來。
抓到毛筆預示着寫得一手好文章。抓到書是考取狀元的象征。抓到點心寓意着孩子将來生活富足,不愁吃穿等等等等象征美好祝福的物品。
抓周
抓周
感覺中國的古代人還是很有儀式感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還是很值得我們多學習的。我今天看了一部分,以後會持續與大家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