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兩個人相愛,但卻沒辦法繼續……除了分手别無選擇了」、「我們還是很愛彼此,也正因為我們太愛對方也太了解對方了,還是趁這個時候好好分手好了」、「趁還沒有鬧得很難堪的時候分手,至少我們還會是朋友」……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正面臨這道難關。
明明兩個人是相愛的,但是現實是,兩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一起是很難得的。就好像張愛玲說過的一句話:“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制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為什麼兩個相愛的人卻走不到最後呢?其實啊,愛情這件事在我們經曆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很簡單,簡單到隻要覺得心中有對方,一切都可以如披荊斬棘一般的解決。但是在其他時間裡,愛情卻又是十分複雜的,複雜到一面是火燒般的炙熱感,你很愛Ta,另一面是冰到極點的吵鬧、矛盾,你不知道與Ta怎麼相處,這樣,就使得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在這段感情中,陷入了一半是海水、另一半是火焰的境況中去。
為什麼兩個明明深愛着對方的彼此,也仍然選擇分手呢?
01.
不是不愛了,是感覺不到愛.
耶魯大學教授Clark和Monie(2019)将“愛”定義為:關系中相互的(mutual)“共有應答性(communal responsiveness)”。
共有應答性指的是一方采取行動促進另一方的幸福(Reis et al.,2004).。再簡單點說,就是戀愛關系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之上的。
在一段關系中,你可能随時是“共有應答性”的給予方,也可能随時是接受方,但大多數人常常單方面地把接受愛意當作了愛的全部,而忽略了給予愛本身也是一種愛的感覺。
如果一方長時期的付出沒有得到有效的回應,自然而然會感覺到失落。一個沒有反饋的愛,沒有繼續下去的動力,再主動,内心本能也會抗拒這樣的行為,自然而然就會感覺到心累。
相愛會變得計較和在意,我們都希望愛的人也能如自己一般深情。
比如,你希望他能多照顧你、體貼你,對他有更多的要求和期待,而他也抱着這樣的想法,希望你能更善解人意,給他更多的包容和自在。
結果,你充滿的期待落空,對他的抱怨和失望越來越多;他覺得你不懂事,要求太多,在一起辛苦疲憊。
愛不被滿足,就會不停索取、不停要,得不到的匮乏就會反噬,讓愛消耗成為傷害。
所以,不是不愛了,而是愛建立在互惠關系上,需要雙方及時接受愛和反饋愛。
在愛情裡,累與崩潰往往是同時發生的,它們的合力導緻了一個後果:分手。
02.
當初的至死不渝,現在的形如陌路.
熱戀期後,有些情緒會進入磨合期,有些情侶則會進入冷淡期。磨合期的情侶開始會有大大小小的争吵,而冷淡期對某些人來說,則是最難處理的情況。
著名心理學家Dr.Binita Amin 提出對愛情關系生厭甚至即将分手的迹象:
· 沒有跟他對話的動力
· 不太想和對方上床Doi
· 開始産生「随便」、「算了」的心态
· 跟對方在一起覺得「很無聊」
· 你不自覺的幻想跟别人在一起
· 你的情緒波動相當快速、情緒化
人際關系就像一座花園,需要不斷的培育,或許你們在交往的過程中,你改變了,他也改變了,但是并不代表這段感情就要以失敗收場。
我們需要愛情可以不是轟轟烈烈,但一定得是細水長流的。
03.
我很愛很愛你,隻是不再喜歡你了.
在《One Day》裡安妮.海瑟薇抱着男主說:我愛你,很深很深,我隻是不再喜歡你了。(I love you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實際上這句話還有另一個翻譯:“我無法控制對你的難以忘懷,隻是,我對你的一切已經不再抱有期望。”
正如在文章最開始提到的一樣,愛情在大多數時間是簡單的,但那些紛亂的情感也許會蒙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不能與對方走下去了。
是的,這種情況便是假性分手。
對所有并不是真的想分手,而提出分手的情況,都可以歸納為假性分手。
比如,兩個人都對彼此失望透頂,肯定不會發生數次争吵了,不可能面對彼此的感情糾葛發出憤怒咆哮。
如果發生吵架,恰恰是因為足夠在乎對方,這是兩個人在這段感情中做無盡的拉扯,内心還希望維系住愛情的表現。
如果你們處于這種階段,那麼大概率是假性分手,隻不過是溝通方式出現問題罷了。
假性分手常見的結局就是假戲真做,一開始是覺得自己要分手,慢慢的,就真的分手了。
所以,原因很簡單,你們有了隔閡,不是不愛,而是互相的不理解。你不明白我的顧慮,我也不懂你的付出。你看不出我缺乏安全感,我也看不出你的心累。 明明都在為這段感情努力,但始終覺得好像隻有自己在努力。于是就不停争吵抱怨,拉黑、删除最後走到了分手這祥的結局。
最後假戲真做,演變成了真性分手,兩個明明深愛的人,最終拉不下臉面或者盲目去糾纏,變成了兩個形同陌路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