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石馬坪中學18屆優秀班主任

石馬坪中學18屆優秀班主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23:50:00

來源:鹹甯日報

全媒體記者 王恬

掌上鹹甯報道

教室、操場、辦公室,三點一線,組成了他的日常工作軌迹。他就是溫泉中學優秀班主任、體育老師楊恒。

擁有25年教齡的楊恒,緻力于體育教學工作,他始終堅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與學生平等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班級管理。“從事教學工作,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看到學生一點點地成長,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楊恒笑着對記者說。

石馬坪中學18屆優秀班主任(不用楊鞭自奮蹄)1

雷厲風行,是他

“老楊”其實不老,但學生們都願意這麼叫他。

在學生眼中,楊恒不隻是體育老師,更是在課餘時間與他們照面最頻繁的班主任。

但其實,楊恒一天的教學工作基本都是滿的,他解釋說:“體育課作業有一點好處,作業檢查落于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占據課餘時間,老師少了作業批改的環節,課後空餘時間還算比較多,所以我能有更多時間去處理班級事務。”

每次下課鈴響,楊恒就會小跑着出現在915班教室門口。今年46歲的老楊笑着說:“不跑不行啊,處理班級事務必須講時效性。”

爬樓梯,除了見學生,有時是為了去見其他學科的老師。1998年,楊恒剛從武漢體育學院畢業,到溫泉中學任體育老師。2005年開始接手班主任工作,他天天追着班裡幾位文化課老師跑,了解全班的學習進度、考試成績和提分方法。這麼多年過去,他的這個習慣依舊沒改變,上午第一節課之前,他會雷打不動跑到辦公室,向各科老師了解近況。現在,任課老師每次考試後,都會第一時間主動跟他反饋。

他像父親一樣關注每一名學生。雖然不教文化課,但他關注學生的每一門功課,每一步發展。他幫助英語、語文老師抓學生的“天天清”,背誦、默寫;幫助數理化老師一起批改測試卷,讓學生盡快得到檢測反饋;幫助地理、生物老師對學生進行中考前的複習。

翻開楊恒的工作筆記,裡面密密麻麻記錄了每個學生的薄弱環節,還會按不同學科進行區分,比如數學計算錯誤、語文閱讀薄弱、書寫不規範、知識點記背不清等。筆記内容,有些是來自學生自己的反思,有些是任課老師的反饋,還有他自己的觀察。

獎勤罰懶,是他

25年下來,楊恒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班裡學生的脾氣,我都摸透了,他們最喜歡聽故事,用比較放松的方式跟他們交流,明顯更能聽進去。”

比如,和學生們講糧食節約時,楊恒會結合自己的故事,講自己暑假到西部去旅遊,發現即使是五星級标準的酒店,飯菜也隻有饅頭配粥。

“這說明地區間存在差距,你們随手倒掉的飯菜,可能是其他人一天的食物。這之後引出糧食問題,學生們就記得很牢。”楊恒說。

當了多年班主任,楊恒也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初中和小學還是不同,每年新一輪帶七年級時,我每次都會把規矩做在前面,立下了班規和一系列量化評分标準。”楊恒說,除了量化評分,他還會實行獎勵機制。

楊恒解釋說,以往學生剛入學時,班裡的小家夥們還和小學生差不多,哪怕上課老師站在教室,也經常吵鬧。但進入八年級後,班規成了約定俗成的默契,同學們也逐漸進入青春期,更在乎面子了,所以他會增加獎勵機制,用雙軌道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楊恒還充分發揮自己作為體育教師的優勢,潛心設計一系列體育活動。

如針對班上學生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凝聚力不強的情況。他設計了“金箍棒”的遊戲,把全班分成十人一組,把左、右手的食指伸直平放在棍子下,然後設法讓棍子從肩膀的高度下降至地面 ,過程當中,不能用手指勾棍子,也不能夠讓手離開棍子 ,違反規定則重新開始。

一開始學生們覺得很簡單,可實際操作時總有人手指離開棍子,同學之間互相指責,吵成一片,在規定的時間内沒有一個小組完成任務,這時楊恒讓他們停下來,引導完成任務的關鍵是組員的溝通和動作的協同,讓他們讨論行動方案。

重新開始後,有的小組把高個子放在兩邊,有的将組員分成面對站立的兩隊,同學之間用語言互相鼓勵,最後隻有一個小組未能完成任務。通過這個活動,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團隊運作技巧,促進了班級的團結。

訪家問長,是他

每年家訪中,都會有家長對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表達過擔憂。

慢慢地,家長們驚喜地發現,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有明顯的優勢。軍訓時,對學生的隊列站姿等要求更高,還能輔助教官,培養學生堅韌的品質;體育節運動會,可以更好地組織班級活動;時間富裕,可以花更多心思在班級管理上……

“體育老師班主任可以全盤關注學生,還可以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楊恒說,現在和家長溝通,他主要會聊孩子的學習狀态,“家長配合也很好,不再有質疑擔憂的聲音,除了我向他們反饋近況,家長也經常跟我溝通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這麼多年下來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楊恒說。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其實真的挺合适,我覺得以後會是大勢所趨。除了相對文化課老師空餘時間多一些,體育老師這個身份,也讓學生和班主任少了距離感。”楊恒說,他班上學生就很願意和他交流。

“學生如果成績不好,或者某門課比較薄弱,就不太敢和這個學科老師溝通,怕老師拿成績或排名說事。”楊恒分析說,“我和他們聊天,首先關心學生本身,先聊近況,問問為什麼會出現問題,不會一上來就問‘怎麼退步了’‘為什麼不專心’。”

剛接班的時候,楊恒發現班級在運動會排名差不多倒數,“我會調侃說,你們一點也不像體育老師教出來的。”我們班學生也打趣說:“老師,我們班有你就夠了呀,你強我們弱,這是一個互補。”

被逗樂的同時,楊恒也覺得學生們的回答有些道理,“我覺得,‘班主任效應’可能的确有影響,但不代表某個學科老師帶班,這個學科就一定好。每個班學生的能力特點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班主任的工作重心還是在于班級管理,主要看老師對學生上不上心。”

雖然已經收獲班級家長的認可,但楊恒不得不承認,對于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的偏見,還是存在。“大家常說‘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是反映了一種現象。”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學科,但這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需要我們體育老師做出成績,也需要家長慢慢‘消化’,一起破除刻闆印象。”楊恒說。

責編:丁婉瑩

本文來自【鹹甯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