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嗟來之食[jiē lái zhī shí]
這個故事出自于《禮記· 檀弓下》。
嗟:不客氣的招呼聲,相當于“喂”。
經典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很嚴重的饑荒。一個叫做黔敖的富人,為了表示他所謂的“仁愛”,便在路上擺出了一些食物,向餓者施舍。一天,有一個人已經餓得十分厲害,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臉,搖搖晃晃地拖着一雙破鞋走過來。于是,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端着湯,向那個餓者吆喝道:“嗟,來食”!意思是說:“喂,來吃吧。”那個餓者聽到這種無禮的吆喝聲,便瞪着雙眼,輕蔑的回答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那種嗟來之食,才落得這個樣子。”後來這個人始終不食“嗟來之食”,結果就餓死了。
後來人們就用“嗟來之食 ”來指帶侮辱性的施舍。
感謝閱讀。
每天可以學習成語,請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