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順義種稻曆史

順義種稻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3:56:02

10月20日,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東樊各莊村附近的農田中,60畝旱稻剛剛收獲完畢,農民們整理土地,等待來年三月播種豌豆。

種植旱稻的地方,是平谷區2022年打造的“博士農場”之一,今年春季,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朱作峰,和這裡的合作社一起,共同嘗試種植旱稻,第一年種了十多個旱稻品種,在其中選擇适合當地種植的品種。

順義種稻曆史(重現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1

農場裡第一年種了十多個旱稻品種。受訪者供圖

旱稻,《齊民要術》就曾記載

旱稻,是水稻的一種生态型,也叫陸稻,簡單來說,它是可以在旱地種植的水稻。朱作峰介紹,“旱稻是人們通過選育,在水稻中選擇出來的一些可以适應旱地生長的品種。一般來說,旱稻也分為不同的類型,有水旱兩用的品種,可以在水田種植,也可以在旱地種植,也有專門種植在旱地的品種。”

旱稻通常種植在旱地,但并非不需要水,朱作峰介紹,“旱稻可以看作是水稻進化的路徑之一,即相對耐旱,而且節水,在沒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也能種。但還有一個條件,是降水相對豐沛。也就是說,不是所有旱地都适合旱稻,需要降水條件較好。”

我國有悠久的旱稻種植曆史和經驗,大約1500年前成書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旱稻種植的技術。

在過去,我國南北方都有旱稻種植。朱作峰介紹,“以前北京也有種旱稻的曆史,但相比水稻,旱稻産量較低,慢慢種的就少了,已經很多年沒有規模化種植了,隻有個别農民偶爾零星種一點兒。”

順義種稻曆史(重現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2

朱作峰(左一)的團隊是我國研究旱稻育種較早、時間也較長的團隊。受訪者供圖

朱作峰和他的團隊,是我國研究旱稻育種較早、時間也較長的團隊。朱作峰告訴記者,他們團隊育成的旱稻,通過國家審定的品種,目前已有9個,在全國範圍内,國家審定的旱稻品種也有20餘個。

近年來,氣候的劇烈變化、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使得旱稻再一次被社會關注。朱作峰說,“比如今年南方旱情,使得人們意識到,旱稻在未來或許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同時,由于降水線的北移,北方一些地方降水增多,也有了種植旱稻的條件。”

古老,卻又新鮮的經驗

60畝旱稻種植的地方,是中橋村的一家合作社,合作社在當地有近3000畝耕地,主要用于豌豆繁種。合作社負責人張濤告訴記者,她在這裡種了20多年地,一直都種豌豆。每年兩季,上半年種豌豆,由合作社統一供種、提供管理技術、統一回收,回收的豌豆作為種子出售。

順義種稻曆史(重現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3

合作社負責人張濤(右一)。受訪者供圖

“豌豆在3月初頂淩播種,那時候土地剛化,還有冰淩,最适合播種,到6月初收獲,生長期90天,收獲之後,就要面對輪茬的問題。”張濤說。

在以前,下半年的一茬主要是農民自行種植,主要種玉米。張濤一直在尋找更适合輪作的作物,“博士農場”的設立,給了她新的選擇。

“博士農場”設點以後,通過錢前院士介紹,張濤認識了中國農大教授朱作峰,也了解到中國農大團隊育成的旱稻。她覺得,旱稻是一個更好的輪作物。

張濤聽說過北京種旱稻的故事,但她20多年的種植生涯中,卻從未見過,對她、對合作社的農民們來說,種植旱稻是曆史中的故事,也是新鮮的經驗。

通過“博士農場”,朱作峰和合作社達成合作,在農場試種60畝左右的旱稻。旱稻包括十多個品種,“第一年種植,主要是選出一些适合本地環境的品種。”

和水稻需要育秧插秧不同,旱稻采用直播的方式,更節省時間。由于不同品種的生長期不同,有些品種需要套種,“在豌豆成熟前半個月左右,澆最後一次灌漿水的時候,把稻種直接撒在地裡。半個月後豌豆收獲,水稻苗10厘米左右,很軟,不影響豌豆機收。另一部分生長期較短的稻種,在豌豆收獲後直接用播種機播種。”

千斤,四個月後的收獲

5月到6月播種,生長期不同的旱稻,收獲時間也不一樣。從10月初,農場中就開始逐漸收獲,到10月20日左右,十多個旱稻品種收獲完畢。

“從目前看,種植的情況不錯。”朱作峰告訴記者,十多個品種中,有四五個表現很好,比較好的品種,畝産估計能達到1000斤左右。

順義種稻曆史(重現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4

農場裡的旱稻豐收。受訪者供圖

“相比水稻,旱稻的産量低一點兒。比如水旱兩用的品種,在水田和旱地種植,一般情況下,畝産相差200到300斤。所以在北方,旱稻畝産能達到千斤,算是比較好的産量了。”朱作峰說。

在張濤看來,試種也是成功的,下一年,還會繼續進行選擇,在今年選出的品種中,進一步選出産量更高、更穩定的品種,繼而進行推廣。

張濤告訴記者,由于第一年試種,所以她和合作社的成員達成協議,以玉米畝收益為基礎,議定每畝地産出的旱稻,以1500元的價格回收,“當時也不知道能産多少,所以就沒有定具體價格,不管多少,都是1畝1500元,哪怕一粒也沒長成,也是這個價格。等真正選出合适的品種,推廣的時候,會簽訂新的協議。按照豌豆的模式,統一供種、提供管理技術、統一收購。”

張濤計劃,未來旱稻推廣後,同樣主要種植繁種的旱稻,“我們做了很多年種子的生意,有渠道,也有制種的設備,未來也想把旱稻繁種制種發展起來。”

未來,旱稻應用前景廣闊

相比水稻,旱稻産量較低,但同時,旱稻也有諸多特有的優勢。

耐旱節水是旱稻主要的優勢之一,“這些年來,氣候變化劇烈,耐旱作物的需求也在逐漸凸顯。有些地方降水豐沛,但沒有灌溉條件,不能種水稻,卻可以種植旱稻,保障糧食生産。”

旱稻還是和豆類輪作的優秀作物,“旱稻的生長期,和豆類普遍有較好的銜接,茬口比較合适,有些生長期短的,基本不沖突。即便有些生長期長的稍有沖突,也可以通過套種解決。”朱作峰說,“豆類有很好的固氮作用,是肥田作物,豆類和旱稻輪作,旱稻的産量相對較高,而且比較穩定。”

甲烷排放較少,也是旱稻的優勢之一,朱作峰說,“水稻田因為長期泡在水中,會釋放較多的甲烷,旱稻基本沒有這個問題。”

順義種稻曆史(重現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5

朱作峰在旱稻田裡查看。受訪者供圖

此外,由于旱稻采取直播的方式,省去了育秧、插秧,也更适合勞動力缺乏的鄉村種植,“很多地方,種地的都是留守老人,人工插秧非常辛苦。機器插秧也有成本,如果用機器直播,就可以節省不少成本和人工,有比較好的推廣價值。”

糧食安全,事關14億人吃飯問題,而在氣候劇烈變化的今天,耐旱節水的旱稻,或許會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朱作峰說,“當前推廣旱稻有一定的優勢,一方面我們有悠久的旱稻種植曆史,另一方面,旱稻對我們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糧食安全,也有很好的幫助。”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