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意義的經典電視劇或電影?近期,一部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通過四個家庭如何應對幼升小的關口,把大家對孩子教育的關切拉到幼兒園的環節這部電視劇與幾乎同時播出的另一部關注小升初的電視劇《小舍得》都引發廣泛讨論,這兩部電視劇一起為中國家長勾畫了一次從幼兒園到小學乃至初中關鍵節點的心路曆程,因而引起的反響也特别強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有教育意義的經典電視劇或電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近期,一部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通過四個家庭如何應對幼升小的關口,把大家對孩子教育的關切拉到幼兒園的環節。這部電視劇與幾乎同時播出的另一部關注小升初的電視劇《小舍得》都引發廣泛讨論,這兩部電視劇一起為中國家長勾畫了一次從幼兒園到小學乃至初中關鍵節點的心路曆程,因而引起的反響也特别強烈。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有重視教育的傳統,在如今競争日趨激烈的社會中,教育問題也成為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重要議題,很多家庭都經曆過教育焦慮感的沖擊,甚至很多家長花大價錢讓一兩歲的孩子上早教班,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就是在反思家長經常說的這句話。在《陪你一起長大》的專家研讨會上,該劇導演陳昆晖談到自己的教育觀時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對另外一個靈魂的喚醒”。他說,販賣焦慮肯定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故事是要找到焦慮的源頭,劇集呈現的是家長被動引發的集體焦慮、盲目競争,到主動和解、相互觸動、溫馨成長。對于成長的定義,他希望是“開場是競争的奔跑,結束是自由的奔跑”。
編劇劉覓滢說,《陪你一起長大》中的四組家庭是身邊很多朋友的縮影,她自己也曾被身邊很多聲音裹挾着做一些決定,現在回頭看看,對一些不完美甚至做錯的地方有了很多反思和反省:“我現在知道陪孩子一起長大這個概念,真的是手拉手,這個過程中,不在于你要為孩子驕傲,而是他也會為父母驕傲。”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俞虹很認同劉覓滢的觀點。她也認為,家長不僅是施教者,孩子其實也在教育家長,哪怕隻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作為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深有感觸。他認為這部劇的熱度,恰恰是現實中廣泛存在于城鄉之間的現實命題激發的,這是影視作品回應時代、書寫時代、展現時代的重要使命擔當。《陪你一起長大》整個故事重心是在父母身上,換言之,這部作品在拷問我們:在今天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下,我們如何做父母?我們真的善于做父母嗎?我們真的能做好父母嗎?這個靈魂的拷問實際上是每個人都逃脫不掉的。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整個社會對于孩子上什麼學校存在強烈的焦慮感。這個焦慮感怪孩子嗎?僅僅是教育孩子就能解決問題嗎?“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需要啟蒙,需要覺醒。”他強調。
“作品有很強的治愈功能。看到劇裡的家長經曆了一系列不知所措以後,終于成長了。”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淑欣說,劇中的台詞給人很大的啟發,“蘇醒說:‘人生的起跑線在哪兒都不重要,每一條路終究都要靠孩子自己的雙腳去丈量。在他們跑的過程當中,我們給的最好的禮物是陪伴和鼓勵。 ’幼兒園園長說:‘教育不是一場通關遊戲,而是一座遠方的燈塔。’”她認為“起跑線”是個僞命題,這部劇的四個家庭不由自主地陷入内卷化的社會焦慮,最終感悟了生命的哲理,孩子與家長互相陪伴、互相啟發,參透人生的意義,智慧地退出内卷化的困境,身心健康地踏上新的征程。“看到生命綻放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她說。
這部劇通過一場幼升小的考驗,突出的是父母在這道關口中與孩子的共同成長。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甚至認為,這部劇是一個女性題材電視劇,是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切入,輻射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聚焦的其實是女性的成長。透過幾個女性對孩子教育問題的不同态度,以及由于孩子教育問題引發的家庭和情感關系的變化,來寫現代女性的生活狀态和人生的價值追求,每個人最後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也認為,劇中父母的職場戲,帶出了中年人面臨的多重危機,他們對家庭的态度、夫妻和長輩之間的情感也都在影響着孩子的性格塑造、人格培養。
作者:吳月玲
來源: 中國文藝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