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體格檢查是每位康複師必備掌握的技能,是對人體神經系統的檢查,神經系統體格檢查包括一般檢查、顱神經、運動系統、感覺系統、反射系統、植物神經系統等幾個方面。今天,小康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神經系統評估的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檢 查 工 具
叩診錘、棉簽、大頭針、音叉、雙規儀、電筒、壓舌闆、眼底鏡、近視力表、試管。
一 般 檢 查
一、意識狀态
1、嗜睡:睡眠狀态,輕微刺激可喚醒。
2、昏睡:熟睡狀态,較強刺激可喚醒簡單答題。
3、昏迷:不能喚醒。
1)淺昏迷:對疼痛刺激有反應,生理反射存在,生命體征多無改變;
2)中昏迷:重刺激可有反射,生理反射減弱,生命體征輕度改變;
3)深昏迷:對各種刺激無反應,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體征改變。
二、精神狀态
✦理解力
✦計算力:100-7
✦定向力:時間、空間定向
✦判斷力
✦注意力
三、腦膜刺激征
1、屈頸試驗:仰卧,一手扶其後頭部向上,注意頸部有無抵抗,需排除頸椎病。
2、克匿格征征:是腦膜刺激征中的一種,其陽性為腦膜及神經根受激惹的表現,可見于顱内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神經根炎、椎間盤突出以及椎管内藥物注射等。
3、布魯津斯基征:凡蛛網膜下腔感染(腦膜炎、腦炎等);出血等均可出現陽性,但深昏迷時可陰性。
1)頸征:患者仰卧位,屈頸時引起雙側髋、膝部屈曲;
2)下肢征:患者仰卧位,一側下肢膝關節屈曲位,檢查者使該側下肢向腹部屈曲,對側下肢亦發生屈曲。
腦 神 經 檢 查
一嗅二視三動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聽九舌咽
迷走副神舌下含
一、嗅神經
1、先詢問患者有無主觀感覺障礙;
2、囑患者閉目,檢查者用手按壓患者一側鼻孔,用如香皂、香煙等置于另一側鼻孔,囑患者說出嗅到的氣味。
二、視神經
1、視力:國際标準視力表;
2、視野:手試對比檢查法粗略測定視野,必要時作視野計測定。
3、眼底檢查:眼底鏡。
眼底注意點:視神經乳頭的形狀、大小、邊緣、顔色、血管和有無出血點等。
正常眼底的視神經乳頭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緣清楚,色淡紅,生理凹陷清晰。動脈色紅,靜脈色暗,其比例為2:3。
三、動眼、滑車和外展神經
共同支配眼球運動。
1、外觀
觀察雙側眼裂大小、是否對稱,有無眼睑下垂、眼球凸陷、斜視。
2、眼球運動
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個方向運動,最後檢查輻軸動作,觀察有無眼球運動受限、複視、眼球震顫。
3、反射
瞳孔及反射:瞳孔正常3-4mm;
光反射:直接/間接;
調節反射:兩眼平視遠處時,再突然注視近處,出現兩眼會聚,瞳孔縮小。
四、三叉神經
混合神經,主要支配面部感覺和咀嚼肌運動。
1、運動
1)咀嚼肌運動:觀察有無颞肌、咬肌萎縮;
2)囑患者張口,以上下門齒中縫為标準,判定下颌有無偏斜,如下颌偏斜提示該側翼肌癱瘓。
2、感覺
檢查三叉神經分布區痛覺、觸覺及溫度覺三種感覺,兩側及内外對比,觀察有無過敏、減退或消失。
3、反射
1)角膜反射:用棉絮輕觸角膜外緣,雙眼瞬目動作。直接/間接;
2)下颌反射:患者微張口,輕叩置于患者下颌中央檢查者拇指,觀察下颌有無上提。
五、面神經:混合神經
1、面肌運動
1)觀察患者額紋、鼻唇溝是否變淺、對稱,口角有無低垂;
2)囑患者做睜閉眼、蹙額、示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觀察有無癱瘓及是否對稱。
2、味覺(舌前2/3)
酸、甜、苦、鹹。
六、位聽神經
分為蝸神經和前庭神經。
1、蝸神經
1)Rinne試驗:比較氣導和骨導;
2)Weber試驗:将振動音叉置于患者額頂正中,比較兩側骨導。
2、前庭神經
冷熱水試驗、轉椅試驗。
七、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
1、運動
有無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咽困難;
雙側腭弓是否對稱、懸雍垂是否居中;
囑患者發“啊”音,觀察雙側軟腭擡舉是否一緻,懸雍垂是否偏斜。
2、味覺(舌後1/3)
檢查法同面神經。
3、感覺
棉簽輕觸軟腭和咽後壁。
4、反射
1)咽反射:作嘔反應;
2)眼心反射:中指與食指壓眼球20-30秒,脈搏減少10-12次/分;
3)頸動脈窦反射:中指與食指壓一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引起心率減慢。
八、副神經
純運動神經,囑患者對抗阻力向兩側轉頸和聳肩,檢查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功能。
九、舌下神經
純運動神經,觀察有無伸舌偏斜、舌肌萎縮和肌束顫動。
運 動 系 統 檢 查
一、肌容積和營養
觀察、觸摸、兩側對稱肢體、軀幹及顔面的肌肉外形及體積,有無肌萎縮、假性肥大及其分布範圍。
二、肌張力
是肌肉靜止松弛狀态的緊張度和關節被動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1、肌張力增高;
2、肌張力減低。
三、肌力
是指患者主動運動時肌肉的收縮力,一般以關節為中心檢查肌群的伸、屈、内收、外展、旋前和旋後等功能。
1、肌力(0-5級):六級記錄法
0級:完全癱瘓;
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産生動作;
2級:肢體能在床面上移動,不能擡起,即不能抵抗自身重力;
3級:肢體能抵抗重力離開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級:肢體能作抗阻力動作但不完全;
5級:正常肌力。
注意點:檢查時須排除因疼痛、關節強直或肌張力過高所緻的活動受限。
2、輕癱檢查法 輕度癱瘓上肢:
上肢:
平舉試驗:雙上肢平舉,手心向下,輕癱側上肢逐漸下垂和旋前(掌心向外)。
下肢:
1)Jackson征:仰卧位雙腿伸直,輕癱側下肢常呈外旋位;
2)膝下垂試驗(Magazini試驗):仰卧位,雙膝、髋關節均屈曲成直角,輕癱側小腿逐漸下落。
四、共濟運動
1、指鼻試驗
囑患者将一側上肢外展,以伸直的示指尖觸碰自己的鼻尖,用不同方向、速度、睜眼與閉眼反複進行,兩側比較。
2、快複輪替試驗
囑患者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後,或一手用手掌、手背連續交替拍打對側手掌。
3、跟膝胫試驗
患者取仰卧位,擡起一側下肢至一定高度,用足跟置于對側膝蓋上,再沿胫骨前緣下移。
4、閉目難立征
囑患者雙足并攏站立雙手向前平伸同時閉目。
1)後索病變: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睜眼站立穩,閉眼時不穩,稱為Romberg征( );
2)小腦病變:睜眼閉眼均不穩,閉眼更明顯。
五、不自主運動
六、姿勢步态改變
觀察患者坐位、平卧、站立和行走有無異常。
注意點:共濟運動除與小腦有關外,尚有視覺和深感覺參與,故檢查時應睜眼、閉眼各做一次;肌力減退、肌張力異常和不自主運動者,此項檢查意義不大。
感 覺 系 統 檢 查
檢查時患者閉目,進行左右、近遠端對比,自感覺缺失部位查向正常部位檢查,自肢體遠端查向近端。
一、淺感覺
1、痛覺;
2、觸覺;
3、溫度覺。
二、深感覺
1、運動覺:患者閉目,檢查者用手指輕輕夾住患者手指或足趾兩側,上下移動5°左右,囑其說出移動的方向;
2、位置覺:患者閉目,檢查者将一側肢體擺成某一姿勢,請患者描述該姿勢或用對側肢體模仿;
3、振動覺;
4、壓覺。
三、複合(皮質)感覺
1、定位覺:囑患者閉目,以手指或棉簽輕觸患者皮膚後,讓其指出碰觸的部位;
2、兩點辨别覺:囑患者閉目,用鈍的兩腳規,分開一定距離接觸皮膚,如患者能感覺為兩點,則再縮小兩腳規間距,直至感覺為一點為止。正常:指尖2-4mm 指背4-6mm 手背2-3cm 軀幹6-7cm。
3、圖形覺;
4、實體覺;
5、重量覺。
反 射 檢 查
一、深反射
刺激肌腱和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縮的一種反應。
1、肱二頭肌反射(C5-6)
2、肱三頭肌反射(C6-7)
3、桡反射(C5-6)
4、膝反射(L2-4)
5、踝反射(S1-2)
強弱描述:消失(-)、減弱( )、正常( )、亢進( )、陣攣( )。
6、陣攣
1)髌陣攣;
2)踝陣攣。
7、霍夫曼(Hoffmann)征(C7-T1)
8、羅索裡莫(Rossolimo)征
二、淺反射
1、腹壁反射(T7-12)
2、提睾反射(L1-2)
3、跖反射( L1-2)
4、肛門反射(S4-5)
三、病理反射
1、巴賓斯基(Babinski)征
2、Babinski等位征
1)Chaddock 征;
2) Oppenheim 征;
3) Gordon征;
4)Gonda 征;
5) pussep征。
3、口輪匝肌反射
4、強握反射
自主神經功能檢查
一、一般檢查
1、皮膚粘膜;
2、毛發和指甲;
3、出汗。
二、内髒及括約肌功能
三、自主神經反射
1、豎毛試驗;
2、皮膚劃紋試驗;
3、卧立位試驗;
4、發汗試驗;
5、眼心反射及頸動脈窦反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