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
此句出自南宋理學家、教育家張栻的《論語解·序》,大緻意思是說,“知”與“行”相互生發、相互促進,越是深入實踐,認識越能精進;有了越發深刻的認識,實踐越能通達透徹,“知”與“行”自始至終相互随行。
“知”與“行”是人的兩類基本活動,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兩個重要概念。《說文通訓定聲》說“知”字的造字之意是“識也,憭于心,故疾于口”,即心中明了清楚,就可以很快地表達出來。“知”指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所覺。“行”在甲骨文裡的寫法像個十字路口,本指道路,引申為行走,再表示行為。與知相對的行,指人有意識的動作,泛指各種實踐活動。
在“知”與“行”的關系問題上,古人有許多深入探讨。《古文尚書·說命中》記載了傅說對商王武丁說過“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話,反映了先秦已有“知易行難”之說。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須”“知先行重”的觀點,認為“知行常相須”,“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則對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持批評态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對後世有着重要的影響,它啟示我們:知行隻是一個功夫,不能割裂。所謂“功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知行關系是辯證的統一,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動的;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知行功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于至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念與道德修養的密切結合,其目的是把“知”即意念也當作最初的“行”,使人們對“不善的念”不掉以輕心,在其内心萌動之時,就要把它“克倒”。
“知之真切實定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每個人都需要修養知行合一的品質,磨砺知行合一的素質,在知與行的統一中,不斷開辟事業和人生的新境界。
2、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此句出自《荀子·儒效篇》,意思是說把土堆積起來可以成山,把水積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就可以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古人把自然界的現象上升為哲學的高度,對積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認識。諸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勸學》中也有類似的表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些精辟的論述,均貫穿一種從小做起、積小為大、久久為功的自強不息精神。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點滴積累、不懈努力,積跬步至千裡。王允著《論衡》八十五篇反複修改,用了三十年;左思在屋内庭中到處置放紙筆,想到一句,随時記下,反複推敲,如是十年,寫成令“洛陽紙貴”的《三都賦》;張衡的《二京賦》隻有五六千字,從搜集到定稿,用了十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曆時二十七年,大規模修改三次,每次都幾乎推翻原稿,從頭再來……這些絕不是幹巴巴、概念化的數字,它包含着耕耘的艱辛、積累的苦樂,其中所付出的心血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古人留給我們的不隻是這些赫赫成果,更有苦讀的拼搏、積累的毅力、沉潛的耐心。沒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砺,沒有“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積澱,是不可能采撷到任何成功果實的。
3、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
此句出自西漢楊雄的《法言·君子》。意思是,人一定要自愛,才會獲得别人之愛;人一定要自敬,才會獲得别人的尊敬。自愛和自敬,是獲得别人愛及尊敬的前提和條件。
這句話體現了儒家“修己以達人”思想的精義,指明了臻于理想人格的目标和路徑。古往今來,中國人最看重做人的格調,講究自愛自敬。人格的偉岸與渺小,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與身份無關。即便是普通人,人微言輕,隻要自愛自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樣能夠得到别人的敬重。即使是達官貴人,家财萬貫,顯赫一時,如果做人沒有格調,不自敬自愛,也會被戳脊梁骨,為人所不齒。自愛自敬者美名傳後世,自取其辱者青史留罵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偉大的人格、高尚的品格,并非一日鑄就,而須經曆一個積少成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真正意義的自愛自敬,必然蘊含着道德修養的提升,“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必然經曆一個将修養寓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的過程。古人修身講求“吾日三省吾身”,提倡“閉門思過”。據載,司馬光每天就寝時,都會反省這一天的所作所為,如果無差錯,就能睡個安穩覺;稍有不及,則“終夕不自安”。明代何良俊對此評價說:“今之士大夫每日飽饫肥甘,不知臨卧時亦曾打算一遭否?”有了這份自省,才有“無愧我心”的自安。隻有讓自律如影随形,讓自省成為自覺,并在其中獲得最高的快樂,才是一個人自強不息的内在動力。
4、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此句出自《後漢書·郭陳列傳》,意思是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針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氣洩掉。這句話提醒人們,做人做事都要在禍患出現萌芽的時候着手處理,防患于未然;如果小事不注意,很可能前功盡棄,頃刻之間颠覆所有累積起來的“成就”。
我們通常注重“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事業也好,人格品德也好,都是由長期量變努力積累起來的,往往經曆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而同樣應該引起更高程度重視的是,人格修養的“堤壩”築起來了,其中的“水”也很沣溢充實,事業就像“氣球”一樣那麼大,顯得五彩缤紛,輝煌、耀眼、奪目。但為什麼有時候“翻盤”卻在一夜之間?
由于突然的、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造成了“潰壩”“粉碎”——自然界有這種情況,對人自身也應該借鑒。“人非聖賢”皆有過,有些無關乎“大節”的小毛病、小失誤偶然犯一次兩次,可能不至于一瀉千裡,然而很可能導緻最終的失敗;如果在這些“小事小節”上不加注意,不以為然,小節累成了大節、小事攢成了大事,終會一發不可收拾。
古人雲: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我們要時刻謹記,不能以“一次不要緊”來開脫自己,不能以“一點小事無所謂”來放縱自己,時時慎始,事事慎微,處處慎獨,如此事事方能長久。
5、“行百裡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行百裡者半九十”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其中的《秦策》記載秦國成功實行“遠交近攻”的“連橫”政策,六國或被攻破,或被削弱,天下一統大業就要完成,于是秦王逐漸松懈下來。此時,有人告誡秦王:“詩雲,‘行百裡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秦王幡然警醒,堅持不懈,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行百裡者半九十”表示,百裡路程走九十裡隻能算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難,因此越要堅持到最後去争取勝利。“末路之難”形容最後一段路程的艱難,激勵人們做事時要一鼓作氣,以免功敗垂成。“行百裡者半九十”是對成功者的勸勉與贊賞,有時也是對失敗者的感慨與歎息。
在日常生活中,中華民族先哲們深深體會到事業成就之艱難,越到最後階段,往往越艱難,越容易失敗。《尚書》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篑”,要堆一座九仞高的山,就算隻剩最後一筐土石沒倒上去,山的高度也達不到,仍然意味着失敗。孟子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想有所作為就好比挖井,就算挖得很深,隻要見不到泉水,仍是一口廢井。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老子很深刻地指出:“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詩經》中有一句話常被引用:“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人們多有善始,卻少有善終,做人做事有好的起步并不難,但很少有能堅持到底的。一般說來,事情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往往容易失敗,如果是這樣,則殊為可惜。事情快要完成時,人們經過此前的種種努力,往往容易産生懈怠情緒,而成功在望,驕傲情緒也往往容易滋生。事情進行到最後時,往往積聚了更多的矛盾與困難,“末路之難”是必然的。細細品味《詩經》此言,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與警示。
“行百裡者半九十”也是一種砥砺,人們要突破“末路之難”的瓶頸,取得事業的成功,就要如老子所說“慎終如始”。隻有不不忘起始時的明确目标,以堅強的意志做後盾,百折不撓、越戰越勇,才能在最後階段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艱苦奮鬥的實力,從而取得最終勝利。據《論語》記載,孔子弟子子夏說:“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這與老子所說“慎終如始”、莊子倡導的“善始善終”一樣,都是強調始終如一。隻要持恒堅守、不屈不撓,就能破除“末路之難”。
6、據滄海而觀衆水,則江河之會歸可見也;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
此句語出王勃的《八卦大演論》,闡述了一種廣闊的視野、大氣的格局、高遠的境界,意謂依托海洋觀察江水河流,就能将海納百川盡收眼底;登上泰山頂峰俯視群山,就能将山脈起伏盡皆了然。
王勃出身儒學世家,世人多知曉他是大文學家,卻罕知他還是著有《周易發揮》諸論的易學家。《八卦大演論》所述易學大義是:宇宙變化盡管至為複雜,然而不外乎由太極而生陰陽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表征萬有,各有其理,但終究歸宗于太極。這就是《周易》《春秋》開篇所謂“元”,亦即貫徹始末的“本”,本立而道生。
由上可見,“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旨在說明,雖萬象紛雜,但統之有宗、會之有元,抓住根本,即可駕馭全局。這涉及中國哲學的基本範疇——本末體用,即執一本而知萬末,知一體而明萬用。登高通覽全觀,方可執本禦末,承體起用。執本是登高的目标,登高是執本的過程。隻有登高望遠、全局在胸、溯本求源、一以貫之,才能在更高、更自覺的層面上實現整體把握。
中國文化注重提升意識層級,開闊思想境界。重陽節登高眺遠的風俗就體現了這種智慧。隻在此山中,難識真面目,登峰造極才能洞察事物的本末終始,把握發展規律。覽群山,要上東嶽之巅;謀發展,要處思想頂端。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高瞻遠矚、統籌全局,就能看清不足,永做革新先鋒。
當形容“站得高,看得遠”時,人們往往把制高點選在“五嶽獨尊”的泰山。因為泰山不僅高峻磅礴,還是一種文化隐喻。伫立東嶽巅峰,俯瞰山河大勢,縱覽來龍去脈,故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望嶽》詩中,杜甫感慨“蕩胸生層雲”的壯志和“一覽衆山小”的豪情,這既是指泰山巍峨雄壯帶來的視角之高,也是指泰山文化内涵賦予的心境之高。此與“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異曲同工,都表明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境界。
“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告訴我們要有大局觀和全局觀,必須提高見識和境界,如此才會自如地應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當好管理者須有戰略家的眼光,分清事務的本末源流、先後主次、輕重緩急、為所當為,方能提綱挈領、繁而不亂、多而不惑,以科學方法把各項事業穩步推向前進。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越多,越需要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以登高望遠、高屋建瓴的思維穿透驚濤駭浪、撥開眼前“浮雲”、洞察峰巒“本末”,既立足于現實,又能超越現實,進而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