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丁逸峰,ND Award影賽建築類銀獎,澳洲年度旅行攝影師大賽第三名,國際建築影賽内景類單項獎。
在之前的教程中,我曾經系統介紹了不同類型噪點的特點和産生原理,以及如何在前期拍攝的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噪點。
但是後期降噪的操作依然非常重要,無論前期如何操作都會有無可避免的噪點産生,隻能通過修圖軟件去處理。自從我15年開始接觸攝影,就從最基礎的Photoshop自帶降噪功能開始學起,直到如今更多的專業工具被開發出來、算法更加優化。
今天主要集中講解一些常用的後期降噪操作,并且對比各自的優點和适用場景。
Photoshop自帶降噪随着軟件版本的更新,如今Photoshop自帶的基本降噪功能主要是指Camera Raw界面對raw格式照片進行“輸入降噪”。
将raw格式原圖導入Photoshop,首先進入的就是Camera Raw界面。打開“細節”闆塊,“減少雜色”和“雜色程度降低”滑塊都是用于降噪的作用。作為示範,我将拍攝于雅哈垭口的銀河作品導入、進行降噪前後對比。
“細節”闆塊
将滑塊的參數輕微提升到20~30左右的數值,放大檢查原圖和效果圖的噪點強度,可以明顯看到經過輸入降噪之後的照片有了大幅的噪點減少。
輸入降噪前後對比
“輸入降噪”的環節最為簡單和通用,可以說是減少噪點的第一道防線。“少量多步”原則是降噪過程中盡可能避免細節損失的核心要點,在Camera Raw界面打好基礎,才能方便其他後續降噪工具的處理。
Nik Collection——Dfine2Nik Collection是Photoshop在處理風光類題材的最佳輔助插件,其中Dfine2工具專注于“傻瓜式”降噪:操作方法簡單且效果遠勝于傳統手動調整。
将照片導入PS界面之後,依次選擇“濾鏡—Nik Collection—Dfine2”,即可進入操作窗口界面。
Dfine2工具打開路徑
進入窗口之後,算法會自動識别噪點和預處理降噪效果,可能會運算數十秒的時間,直到右邊文字出現綠色的提示表示完成。此時對比左側的原圖和右邊的降噪效果圖,可以看到噪點得到了進一步的減少。直接點擊“确定”即可完成此步驟,回到PS界面。
Dfine2降噪效果對比
一般來說,Camera Raw環節的“輸入降噪”和Photoshop環節的Dfine2降噪的兩者組合,是處理絕大多數圖片噪點的标準流程。
關于Topaz Denoise AI顧名思義,這是Topaz團隊做的一個基于AI人工智能算法的降噪軟件,最近被多位攝影師做了效果和操作的内容分享。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經常被學員問到其與其他降噪工具的對比。
在Topaz官方網站即可下載Win或者Mac系統的Denoise AI安裝文件,之後按照指定流程進行安裝和付款。同樣的,也可以在其官方平台看到多張樣圖的降噪前後效果對比。
安裝文件的下載界面
降噪前後的效果對比
在完成安裝之後,将原素材拖入Topaz Denoise自身界面或者其位于PS的窗口,即可開始降噪的操作:右方是參數設置,中間是降噪前後的效果對比。
Topaz Denoise AI的窗口
這裡主觀闡述下自己的使用體驗:
1、對于絕大多數風光類題材,Topaz Denoise的降噪效果沒有表現出比Dfine2存在明顯的優勢;
2、Topaz Denoise的安裝文件更大,運行時對于電腦配置的要求更高,這也是其目前主要的短闆所在;
3、術業有專攻,據拍攝野生動物的前輩反映,Topaz Denoise在處理高ISO抓拍動物的照片時,的确比Dfine2好用很多。
特定題材的堆棧降噪受制于前期拍攝的器材和環境,有些題材容易産生大量的噪點,因此必須要額外增加堆棧降噪的操作才能保證畫質。
比如拍攝銀河類題材,經常要同時用到較高的ISO和長曝光,所以為了大幅降噪,也會在前期用相同的角度連續拍攝多張素材,交給後期做堆棧降噪。
例如剛才示範的雅哈垭口銀河照片,我總計連拍了12張原圖。其中地景保持不變,銀河是有規律的位移,那麼每張照片中随機分布的就是噪點。此時做平均值堆棧,就可以把噪點的強度“除”到原來的1/12。
銀河照片的原始素材
因此,前面介紹的降噪工具都是做“減法”,隻有堆棧降噪是做“除法”。組合使用的邏輯是:可以先用除法來大幅降低噪點強度,再用減法把低強度的噪點徹底消滅。
再比如在日出日落前後、弱光環境之下,進行無人機航拍。受制于其較小的CMOS容易出現較多噪點,一般我們會選擇在前期設置5張連拍的模式,得到參數和構圖幾乎一緻的原素材。
5張連拍素材所得的上海日出
具體堆棧降噪的操作方法,此處推薦一個小軟件:Kandao Raw 。相比于Photoshop中複雜的導入、轉換智能對象、對齊和降噪,這個隻有幾十MB大小的軟件能夠傻瓜式完成,最終導出一個大幅降噪後的dng格的成片,方便進行後續的其他修圖處理。
Kandao Raw 的界面
本文總結在本篇教程中,我介紹了多種後期降噪工具,各自具有優勢和适用的情況。關鍵在于根據拍攝題材和實際的噪點強度,把不同工具之間進行組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噪點和保護畫質細節。
推薦下我的線上課這是我精心制作的風光攝影課程,完整介紹了前期拍攝的器材、參數、規劃、構圖,和後期的修圖技巧,以及航拍、銀河、海景、建築等專題知識。
靠分享攝影技巧、賺一些課程費用,來完成自己環球旅拍的夢想。感謝各位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