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于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科學統計與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
SCI收錄大量學術期刊論文,并運用引文數據和同行評估相結合方法,綜合評價期刊的學術價值,其收錄的科技論文數量的多少,常被看作是一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實力的指标之一。
當前,國内許多高校都已明确規定:研究生必須在SCI收錄期刊中發表相關的論文後方可畢業,甚至對雜志的影響因子也有嚴格的要求。
然而,對于許多研究生來說,普遍感到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相當困難。有時即使對自已前期的科研工作信心滿滿,但論文卻總是屢次被拒,尤其是臨近畢業還未發表時,壓力倍增。
其實,要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除了關注研究内容本身的創新性及實驗設計的周密性外,還應對論文發表的套路有充分的了解。
隻有這樣,研究生才能在發表論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從而能較快地完成論文的發表。
01 一篇“好”論文必須具備兩個前提
這兩個前提條件分别是:創新性和表述性。
創新是論文的靈魂,這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然而,這又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人家SCI需要收錄的是創新性強的論文,而不是那些過時老調的内容。
而創新性,主要體現在研究題材的創新上。隻有具備較好的創新題材的論文,才更能吸引編輯的注意,從而從成千上萬的論文中脫穎而出,最終被自已心怡的雜志接收。
如果說創新性是針對主要内容的話,表述性則是針對論文的表現方法,二者構成内容與形式的關系。
我們知道,即使論文内容的創新性再強,如果未經過周密的行文設計,觀點表述不正确,或者由于文筆功夫不到位,完全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樣也無法打動編輯。
所以說,創新性是敲門磚,表述性是壓艙石,它們是能否投中SCI雜志的前提。
02 謹慎選擇目标雜志
選擇目标雜志,就是要求我們對自已的論文有客觀的認識,既不能好高骛遠,也不能妄自菲薄。
曾經聽說,有的研究生喜歡一種“投機”的方法:從影響因子10分以上的雜志投起,遭拒後再選擇影響因子低一點的雜志。直到最後,甚至被影響因子為1分的雜志所拒。既打擊了信心,又耗費了大量寶貴時間。
究其原因,作者除了欠缺投稿技巧之外,對自已文章水平的認知存在偏差,可能是造成這一結果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我們在投稿前,可以和所有參研人員溝通,共同确定合适的目标雜志,切忌盲目,以免浪費時間。
在選擇目标雜志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緻讀者”(Guidance for Authors),以明确該雜志對論文的要求。
以醫學類雜志為例,要明确該雜志是偏重基礎還是臨床,是否針對特定類型腫瘤,以及是否約稿,等等。
一些腫瘤專業的研究生,大多會寫meta分析(荟萃分析)等綜述類的文章,投出卻很快被退稿。仔細一看期刊的“緻讀者”才發現,綜述是需要提前約稿的,盲目地投出肯定容易被拒。
03 按雜志要求細緻準備論文
我們要仔細閱讀每個雜志的主頁上的“緻讀者”(Guidance for Authors),這裡面對論文的各個方面,如題目、字數、參考文獻,以及圖表的格式等都有嚴格的要求。
如果你要想向某雜志投稿,就必須嚴格按照該雜志的要求,細緻準備論文的各個部分。
此外,尤其要注意所選的雜志對語言的要求。搞清楚是英語類的還是其他語言的;而英語到底是美式英語還是英式英語,這些都是在投稿前需要特别注意的。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功”,我們在論文準備過程中,切勿忽視對諸如參考文獻、圖表格式等這些細節的準備。
細節決定成敗。如果把參考文獻以及圖表的格式做得一塌糊塗、丢三落四,期刊編輯會覺得你缺少嚴謹的科研态度,甚至對該研究的真實性産生懷疑。
所以,在準備論文時一定要細心、專心、耐心。某些時候寫論文可能比做研究花的時間還要長、更繁瑣,不要因準備論文不當而被拒稿。
04 按照雜志指引完成網上投稿
目前,投稿主要有網絡和書信兩種途徑。絕大部分雜志都可以通過因特網完成投稿,後者也是普遍采取的方法。
首先,進入所選雜志的主頁,注冊賬号,請注意,大部分雜志要求以通訊作者的名義注冊。注冊完成後,就可以開始網上投搞的具體操作。
一般來說,投稿過程包括以下8個步驟:
①選擇題材類型(Choose Article Type:original article,review,letter to editor,casereport);
②加載作者信息及順序(Enter the title of your manuscript),一般最多可允許有三個共同第一作者;
③上傳摘要(Submitting an Abstract),要注意對字數的要求;
④填入關鍵詞(Entering one or more Key words),關鍵詞有字數和字符數的限制,要看清楚;
⑤選擇文章所屬類别(Select Document Classifications);
⑥填入你想對編輯說的話(Enterany comments you would like to send to the editorial office),這部分内容不會出現在文章中;
⑦推薦審稿人(Please suggest potential reviewers for this submission)。注意不要随便寫審稿人,有些雜志會按作者所填選擇審稿人。
另外,有些雜志還會有附加要求,如作者承諾該研究無任何争議及附上倫理證明,甚至要求上傳簽字證明,按要求做即可;
⑧最後一步,就是上傳論文各部分。
網上投稿的過程并不複雜,但是有些繁瑣,一定要有耐心,最後生成PDF文檔後,一定要再細細檢查一遍,确認無誤後才能投出。
05 認真學習修回意見,全面細緻修改稿件
投稿确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對大部分人來講,都會遇到修回甚至拒稿的情況,這個時候要按照不同情況進行相應處理。
文章投出後,首先雜志确認收到,分配好編輯,該狀态即所謂的with editor。
不同雜志的審稿周期不盡相同,如果因為種種原因編輯認為論文不符合要求,會在兩周左右甚至更短的時間内給予回複拒稿。
如果認為論文适合其雜志,除個别會直接接收外,絕大部分的論文會送外審,這時的狀态會變成under review。這個時間長短不一,隻能耐心等待,切忌不可一稿兩投甚至多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得到回複,一定要嚴格按修回意見,進行認認真真修改。要以非常謙卑的心态做到100%讓審稿人滿意,即使有些缺陷,也要盡可能讓其覺得不好意思拒稿。
相反,如果你随便作回複,或者不太嚴謹,那麼等待你的将可能是編輯拒稿,甚至還會找出其他簡直是吹毛求疵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初審拒稿,覺得審稿人說的不對,或者沒有領會他真正的意思,或者在論文中錯誤地表達原來的意思,可以回信申訴,實事求是地說明立場。
隻要能說清楚、有理有據,并上傳證明實驗結果的一些文件或圖片,以及一些帶有圖章等證明的材料,再加上足夠謙虛的态度,有時編輯也會接受。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重點是有理、有據、有禮、有節。如果不接收,可根據修改意見,補充實驗,或再投他刊,直至成功。
學位期間發表SCI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常被作為培養質量和學位授予質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有些雜志雖然影響因子較低,但在其專業領域卻是最具創新性進展的權威載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絕不能簡單、一味地将期刊的影響因子,作為論文影響力和評價個人工作的唯一指标。
總之,隻要目前的研究生評價體系沒有改變,SCI論文投稿就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道現實難題。
當然,這确實也是一件勞心、費神甚至傷心的事情,但論文刊發時的那份欣喜與滿足,是對我們付出的最好肯定與回報。
最後,引用屈原的名句,在投稿的艱辛路上你我共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