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8點16分,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号”隕落在太平洋中部海域,完成了其曆史使命。
在隕落前,這件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功勳卓著的航天器卻備受國際輿論關注。尤其是英國《衛報》網站的一篇文章:
“天宮一号”将撞上地球,歐洲、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均在危險區域内……墜地後會造成大規模緻癌污染。”
△ 某外媒渲染的“天宮一号”可能墜落區
然而真相卻是,早在一年前,我國就向聯合國大會主動彙報過“天宮一号”的實時動态。
我們還用“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對其返回模拟計算了20天,“天宮一号”墜入大氣層後就會被燒毀,剩餘殘害将落入指定的無人海域,根本不會危害地面。
然而,有的西方媒體卻不相信中國的預測。
實際上,從 20 世紀 60 年代到現在,共計約有 15000 噸以上的航天器殘骸墜落回地球,從未傷害到人口密集地區的居民。
我們的“天宮一号”重量隻有區區的8噸。
歐洲曾經的ATV貨運飛船返回重量達10噸,沒有這麼多質疑。
△ 歐空局ATV貨運飛船進入大氣層解體
日本有6艘返回重量10噸的HTV貨運飛船,也沒有這麼多質疑。
到了中國反而被各種質疑包圍。
當然,在“天宮一号”所取得的成就面前,所有的質疑都是浮雲。
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号”與神舟八号首次交會對接,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太空對接技術的國家。
2012年6月18日,中國首位女航天員進駐“天宮一号”。
2012年6月24日,“天宮一号”與神舟九号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
2013年6月20日,中國首堂“太空課”在“天宮一号”開課
事實證明,“天宮一号”留下的隻有偉大。
△ “天宮一号”留下的飛行軌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